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钦鸿 《出版史料》2009,(1):69-74
一、《范泉晚年书简》编后记 范泉先生是以一个卓越的文学编辑家闻名于世的。尽管他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都无法与他从事文学编辑所取得的成就相提并论。他一生主编过文学期刊、报纸副刊、文学丛书和套书十馀种,尤其是上世纪40年代的《文艺春秋》和80~90年代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编辑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周琴 《青年记者》2009,(18):89-90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王蒙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兴起于西方,发端于英国,上世纪20~4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盛行于西方各国。意识流概念从论及关于人的意识活动特点,即人的意识是一个流动不息的过程,发展到文学中的小说创作领域时,已是专指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流小说”。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学家族里最年轻的一个成员,报告文学是在1930年前后传人中国的。在短短的七八十年的历史中,它所产生的灿烂辉煌和重大影响,已经足以比肩历史久远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中国的报告文学有两个兴盛时期: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作:阿英编辑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茅盾编的《中国的一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  相似文献   

5.
<正>郁达夫(1896—1945),祖籍浙江富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从1911年开始旧体诗的创作直到1945年被日军杀害,郁达夫在34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为世人留下了《沉沦》、《过去》、《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等一部部佳作。上世纪3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期刊《密勒士评论》将郁达夫列为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在汪曾祺复出的过程中,《北京文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率先发表了汪曾祺别具一格的小说创作。《北京文学》通过组织评论文章、评奖、召开作品研讨会等方式,正面阐释汪曾祺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大力向社会、读者推荐这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加缪在中国的精神之旅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汉语本《鼠疫》(“外国文艺丛书”),由顾方济等人翻译,他的另一部小说杰作《局外人》,则在第二年现身于袁可嘉等人编译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此引发西方现代文  相似文献   

8.
张丽敏 《兰台世界》2012,(10):18-1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管锥编》等知名作品。作为一名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誉满天下,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早期的清华图书馆到后期的北平图书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12,(6):75-F0003
由解放军美术创作院主办的“仓小宝中国画作品展”于4月2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仓小宝是著名军旅画家.1979年到解放军报社美术组任编辑至今已30多年。他上世纪80年代以《操劳》《漓江小景》与《边防四季》等系列风格独到的版画享誉中国画坛。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插图、连环画、宣传画。  相似文献   

10.
王永 《视听界》2004,(1):39-41
江苏电视台的爱国化名人“人物传记电视剧”,从《徐悲鸿》、《秋白之死》、《朱自清》、《刘天华》到《戏梦人生》,在全国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我有幸担任了以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电影的先驱——洪深先生(1984—1955)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为背景,展示洪深先生在建国前二十多年独特人生经历的10集人物传记电视剧《戏梦人生》的导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社会正经临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新时期文学也在其自身的转型中展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景。我们虽然不能否认新时期文学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总体成就,但小说创作始终处在文学转型的领军位置。因此,对于刚刚过去的小说潮流予以深刻有力的反省自然进入批评家的视域中。有关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成果是不胜枚举的,单就我手头以“新时期小说”命名的研究著作就有庞成英《新时期小说文体论》、邓时忠《新时期小说与西方文学思潮》、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邝邦洪《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研究》等好几种。但立足于当下富有革新锐气的学术前沿,即使有如此丰厚的学  相似文献   

12.
章庭 《青年记者》2009,(15):47-49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我在大众日报社专职干新闻美术工作整整40年。若加上50年代前期我自上中学以来应聘做《新少年报》、《金华大众报》的通讯员,坚持业余创作投稿数年,专职与业余新闻美术工作总共干了有46年之久。这么漫长的新闻路,我是怎么起步的?有哪些难以忘怀、值得回忆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3.
《小说月报》的翻译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翻译小说反映了时人以小说救国、启迪民智的美好愿望,见证了翻译小说文学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迁,推动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梳理,探讨了其对现代中国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7):10-16
"现代女性"分析常常是一个社会面临现代化变迁中较为显著的讨论对象,各种眼光的凝视、欲望的焦点和社会化论述的建构都投射在现代女性身上。本文基于《妇人画报》的视觉史料考查,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沪上女性的现代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互动关系入手,探讨女性刊物如何建构现代女性的视觉形象,并系统论述时代氛围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想象及其在当时的都市情境中彰显的历史意义等。本文发现,现代女性的装扮,不乏有西方好莱坞明星的诠释,而其家庭生活,则是现代都市化的核心体现,此外,现代女性还将健美身体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俞平伯(1900-1990),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专家,对《红楼梦》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他在上世纪20年代就活跃于文坛,至80年代末仍耕耘不绝,成果丰硕。他在书评领域里,也有很大的成就。俞平伯评书的领域很宽广,长于对古典作品的评论,尤其是对小说、诗词、戏曲的评论最多。对现代作品也有不少评论。序跋、随笔、读后感是他书评的主要形式。他在《人间词话》序中说:  相似文献   

16.
陈辽 《档案与建设》2007,(7):45-46,51
20世纪,中国有三大农村调查:一是毛泽东于30年代在苏区的《农村调查》,它的价值和意义人所共知。二是费孝通30年代在江苏的农村调查《江村经济》,发表后名扬海内外,尤为社会学界所称道。三是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自30年代至40年代对东北、冀东和华东的农村调查,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去年以来躲掉了不少散文随笔的稿约,将主要精力放在一部长篇严肃作品的创作上,她认为“小说创作更能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整体感受”。新近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叫《赤彤丹珠》,这是体现老一辈知识分子从40年  相似文献   

18.
王小环 《编辑之友》2011,(9):105-108
《文艺复兴》是20世纪40十年代后期上海最重要的大型文艺期刊,创办于1946年1月,终止于1949年8月的《中国文学研究号》,由郑振铎和李健吾主编,共出版4卷23期。《文艺复兴》的巨大影响力,首先来自于它连载的钱钟书的《围城》、巴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20年代连环画之名出现伊始,中国的连环画事业发展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繁荣时期.上海是现代连环画的诞生地,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首次给了“小人书”以正式的学名和称谓.透过上海,足以洞见中国连环画业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连环画无论从创作内容到出版发行都与之前有了质的变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范生福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曾谈及:“上海的连环画遇到比较好的机遇就是社会主义的改造,从此把老的连环画改造成新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20.
贺晓宏 《新闻爱好者》2011,(16):132-133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