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职校的生源多来源于学困生,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相对而言素质低下,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尤为重要。如今,企业在用人方面有这么几句名言:"有德有才,提拔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说明现阶段,职校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所以在职校的教学中必须贯彻德育教育工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体会,实施德育教育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仅是人才,更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是社会最需要的,用人单位都奉行着一句有德有才一定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适当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就能看出德是多么的重要,因为素质教育就是德育,所以本文下面来谈论一下高职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德?德是一种思想,它催人奋进,导人向善。在教育中,放在首要地位的不是智,而是德,这是显而易见的,德在教育中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我们不需要那种有德无才或者有才无德的人,更不需要无德无才的人。素质教育的时代,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要科学贯穿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5.
严玉萍 《语文天地》2013,(12):61-6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为西藏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西藏内地班(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一、语文德育的内容以及表现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所反映的社会理想、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等诸多方面,无不体现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曾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这掷地有声的话道出了"德"对于人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普遍的存在."口号多实际少,号召多考核少,宣传多评价少,赞扬多引导少",成为许多地方司空见惯的现象,以致出现了马加爵事件等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德育缺陷案例.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些要求恰如其分地界定了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在二十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秉承"以教育德,以德促教"的教学原则.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心得,以资与广大同仁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7.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人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智育,还要注重德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重德轻才"为倾向的儒家女性才德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呈现出复杂面貌。班昭《女诫》首次将女性才德并论,虽轻才但却并不贬才抑才。王相之母刘氏《女范捷录》以有德之才和无德之才的利弊区分,驳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试图将女性才德关系再次恢复至早期儒家标准。薛绍微《训女诗》(十首)则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理性辨析晚清"女学"运动中的"重才轻德"思想,倡导"才德并举",女性才德建构也由"才女"上升至与儒家"君子"相接近的"巾帼儒生"。  相似文献   

9.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球一体化时代的人类要有更高的素质才能有所作为。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你必须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另一本则是道德护照。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度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这就是德才兼备,"德"是指道德,而"才"则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关于德与才的关系,有几句顺口溜说得挺确切: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要想在21世纪中站稳脚跟,有所成就,就必须  相似文献   

10.
"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弃之不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一份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在被企业辞退的中职学生中有50%以上不是因为技能原因,而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因素。面对中职生所出现的德育方面的问题,各中职类院校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积极的策略。研究学生德育方面问题,对各中职院校和工厂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24年以及担任班主任21年的经历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笔者始终坚持认为: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在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大学生的同时,培养出大批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教育,尤其是对中学生的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先。然而,我国中学教学的现状表明,加强德育,刻  相似文献   

12.
才智的高度     
人有四类:一无才无德,二有才无德,三有德无才,四有德有才。我们要做德才兼备的人。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且棋艺高超,很少碰到对手。一次西征途中微服出巡,他在兰州街上看到一个摆棋阵的老人,旁边招牌上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天下第一棋手"。他觉得老人实在太狂妄,于是上前挑战。没想到,老人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被列为各才之首,有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可见德之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德才兼备"是对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德"比"才"更重要,没有"德"作保障,教师的"才"很难传递给学生。教师的"德"从哪儿来?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即"修身"。由此可见,"修身"是教师成长的基础。而今,有一种普遍而又片面的观念,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定位在"修业"上,即专注本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我们把他们叫做职校生,多数人都认为职校生一般都是"差生"或是"双差生",不可救药。其实不然,通过教学时间,发现他们有较强的可塑性,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关于职校生管理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正品。作为教师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最终都会走向社会,任何人走向社会都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你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是人们对这种职责的一种强列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有言道:“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德,对己、对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可见一斑。但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我们惯用的一些德育方法,对“90后”“2000后”的孩子已是强弩之末,难见成效。于是乎,为师者发出了“如今的孩子真难懂、真难教”的感慨。  相似文献   

18.
孔子思想中对于君子的人格设计有两种,一是君子之德;二是君子之风。"德"是君子人格的内在底蕴;"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孔子主要以"德"为中心,从君子之德、之学、之才以及君子与人相处等方面阐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相似文献   

20.
"保送"凸显中职招生困境 <新民晚报>认为,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任何人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无权剥夺学生受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在这出闹剧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惠安县有3所公办职校、4所民办职校,长期以来学生招不满,为帮助职校解决生源难题,这一政令才得以出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