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8级三个年级16694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实施体质测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显著路径有四条:第一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二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三条为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四条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从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分析学生体质状况,指出我国中学生体质测试不足具体是:学生评价制度及体质测试不足;非准确化理解学生体质测试情况;体质测试结果缺失真实性,并且应从五个方面提出基于体质测试提升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05和2010年三次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中学生肺功能水平、力量素质、爆发力等素质的下降趋势有所改善.那么没被调研的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学生的体质状况目前究竟如何?笔者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及《体质学》中统一规定的《测试细则》要求,于2009-2011年对该校2009级新生进行了有关体质指标3年间的追踪测试研究,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研究分析,以揭示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新生入校时体质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探索江苏省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反映学生体质水平,面向全体或区域性学生群体的测试分析难以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如何深挖测试数据为提升学生个体体质健康水平服务,研究以880位初中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追踪样本,根据性别、年级、BMI指数等级指标进行不同类型群体横向与纵向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初中生三年体测项目成绩普遍呈倒“V”型变化,男女生体质特点异中有同;不同年级和不同BMI指数级别群体体质呈现显著差异;维持肥胖体重的学生三年各项成绩呈倒“V”型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标准》导向、群体差异、教学模式和联合力量提出建议。研究以追踪差异视角为解释与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开启新思路,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提升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学校于2014年9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查找差距和不足,以期为改进体育教学提供科学参考。一、测试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测试对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全体783名在校生,其中:2012级267人、2013级257人、2014级259人;男生594人,占总人数的  相似文献   

7.
鄂东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与国家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鄂东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可看出:鄂东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总体评价等级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低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优秀率高于国家体质乡村学生标准,低于国家体质城镇学生标准。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优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握力体重指数,立定跳远低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鄂东高校学生低于正常体重的学生的比例高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因此,鄂东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教育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对贫困学生要给予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体型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本文依照体质健康评分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对不同身高标准体重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各体重组体质测试成绩中,体重偏轻的成绩好于体重偏重的成绩,特别是发现营养不良反而有利于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这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院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的测试。通过问卷、访问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我院女大学生测试过程中的目的、接受程度以及体育锻炼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女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大多数学生对测试结果比较满意;对《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指标总体上可接受;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0.
省外视窗     
《河北教育》2014,(12):10-10
四川:实行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四川省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四川要求,从小学至高中、中职的每所学校都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将根据教育部要求设置、公布,并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质情况现状,找出和发现成都师范学院学生体质与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分析了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健康体质状况的干预措施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明晰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提高高校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规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过程,使得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有效开展、健康发展,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四年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追踪调研,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发展状况,其研究目的是为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养成了锻炼习惯,体质普遍增强,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大一、大二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以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方面较为普遍;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心肺功能也出现下降态势。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整体体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速度.文章对医学类职业学校学生体能指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探讨,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通过对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体能测试进行数据分析,存在体能指标普遍下降的趋势.对此结果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做计划,并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咨询访谈、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5所高校在校生(2010级、2011级)共2980名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河南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处于良好状态,男生优于女生;身高体重方面,除男生身高优于2010年同龄值,其余均偏低于2010年同龄值;肺活量女生优于男生;下肢爆发力和速度指标及耐力指标均处于全国水平之上但优势不大;台阶试验成绩相对较高;引体向上成绩不及仰卧起坐成绩。建议:增加健康知识讲座、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检测人员素质以及调整同一选测项中相关性小、兼容性差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教师体质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校教师的体制观念、行为模式、体制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共性的结果,同时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体质观念,体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体质发生了变化,针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对本校03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状况的测量与分析,以期通过这项工作,了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此为依据调整、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同时提出与此相适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先后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和《标准》实施工作的总结,探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形态美的作用体现在塑造女大学生形体美的核心和培养女大学生的高稚气质两方面。本文就设计形体课的内容、选择适合女大学生的音乐、采用语言艺术以及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女大学生的形体美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体育教师应教育学生将形体审美评价与审美取向统一起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形体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