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几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水稻具有较高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Mg~(2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高产品种的Fv/Fm和Fv/Fo的比值,并对高产品种叶绿体的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也较高,这可能与高产品种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外加Mg~(2 )更充分发挥提高它们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调节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作用有关。 Ch1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技术,有可能运用于早期检测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分胁迫下,茶树叶片及叶绿体的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而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降低越明显。三个茶树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它们的抗旱性不同,其中福鼎大白茶和黔湄809抗旱性较强。黔湄303较差。  相似文献   

3.
杉木幼苗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8-31
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材料,测定杉木不同叶位的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杉木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P<0.05),但各叶位间的叶绿素a/b的值差异不大。Fo、Fm和Fv的值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减小,Fv/Fm、Fv/Fo、Qp各叶位间差异不显著。ΦPSⅡ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升高,NPQ的值则是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与中部叶的Fv'/Fm'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绿素与Fo、Fm呈显著负相关,但与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1年生的杉木幼苗的功能叶为植株中部的叶片,底部的叶片虽已趋于衰老,但对杉木的光合作用仍有一定的贡献,初展的上部叶虽然叶绿素含量最低,却已具有较高的转化光能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4.
用0.3mmol.L-1NO供体硝普钠(Sod ium n itroprusside,SNP)预先处理梨叶片,3d后接种纶纹病菌(Physalospora P iricola Nose),8d后开始测定各种指标.结果表明,浓度为0.3mmo1.L-1的SNP处理,能提高梨病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值.能抑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的值.可初步确定,较低浓度的SNP可缓解轮纹病菌对梨叶片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林业废弃物山核桃果皮中提取的胡桃醌0.06mg/L喷洒牡丹叶面为处理,探讨7-8月份胡桃醌对改善夏季大田生长的牡丹叶片光合性能和减轻光合抑制的效应.结果显示:处理后的牡丹叶片与对照相比,光合速率的Pn最高值分别提高10.5%和12.8%,8月份的Pn最高值比对照推迟1h在10∶00出现,光合午休大大减轻;叶片的气孔导度变化不大、但Ci明显下降;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20%和26%;ΦPSⅡ下降18.1%和19.9%;在10∶00-13∶00点光照最强阶段,叶绿素qP分别下降10%和11.6%,NPQ分别上升17.3%和14.3%.结果表明,胡桃醌减轻了夏季强光对牡丹叶片叶绿体光合机构的伤害,提高了牡丹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以中乐油2号和蓉油11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渍害胁迫及恢复进程中油菜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两品种油菜叶片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断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断下降,说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PSⅡ部分反应中心受到破坏,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发生明显光抑制;从第13d起进行恢复处理,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可见,当渍害胁迫超出了油菜机体自我调节的阈值时,油菜叶片的部分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锌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在处理浓度为2.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10.17%,荧光动力学参数NPQ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34.31%,ETR的值在处理浓度为3.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26.18%,qP和φPSⅡ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分别降低24.17%和27.47%.但锌处理对小麦幼苗荧光动力学参数中Fv/Fm和Fv’/Fm’的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2种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 sativus)为材料,研究光合菌(PSB)的喷施对植物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叶片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抗氧化同工酶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SB均能诱导2种基因型黄瓜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并伴随Pn的显著提高.但是,2种基因型黄瓜的Fv/Fm并不受PSB喷施的影响:PSB能使总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提高,并使它们的多数同工酶的活性上调,这些同工酶活性的增加在叶绿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如Cu/Zn-SOD、Fe-SOD和SAPX).研究结果表明,PSB能通过增强黄瓜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改善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在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移栽的天全岩白菜(Bergenia tianquanensis J.T.Pan)和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Engl.)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两种岩白菜属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天全岩白菜与岩白菜的PSⅡ潜在活性分别为0.815和0.806,差异极显著(P<0.01),均没有发生光抑制现象;(2)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及PSⅡ的潜在活性大于岩白菜,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天全岩白菜的光化学淬灭显著小于岩白菜,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也小于岩白菜,且差异显著(P<0.05);(3)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与光存在时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在天全岩白菜和岩白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天全岩白菜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的值均大于岩白菜,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岩白菜(P<0.01).结论:天全岩白菜的捕光能力和在较强光照下的热耗散能力较岩白菜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天全岩白菜的光合能力较岩白菜高.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寄生对喜旱莲子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寄生致使喜旱莲子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Fm值、Fv/Fm值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和Fo值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南方菟丝子的寄生减弱了喜旱莲子草的光合作用,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Y_2O_3:Eu~(3+)荧光粉,甘氨酸与硝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0.3,氧化铕与氧化钇的比例在0.9%~15%范围荧光性能都很好,并对发光性能、颗粒粒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邻苯二胺、吡啶甲酸为原料,多聚磷酸为催化剂和溶剂,经微波辐射合成了2-(3-吡啶基)苯并咪唑、2-(2-吡啶基)苯并咪唑。通过熔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其纯度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的工艺条件及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 Eu3 :Y2 SiO5crystalisusedasanewluminescencematerial.Becausethenuclearmomentsofthecom positeelementsaresmallinthiscrystal,thespin spininteractionbetweenguestandhostionsisminimized .Theguest hostinteractiondoesnotcauselargeaddi tionallinebroade…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平衡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4CdCl2.CeCl3.12H2O,对该化合物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以260nm波长光进行激发时,在波长340 nm和655 nm处具有荧光光谱;以860 nm和570 nm波长光激发时,在波长335nm处具有上转换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Zn2+的荧光化学传感器([E)-2-(((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imino)methyl)phenol-HA]。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关于Zn2+的识别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与Zn2+形成了1:1的配合物,导致HA的荧光光谱发生蓝移,从454 nm位移到403 nm。  相似文献   

16.
用溶剂热法、150℃反应12h成功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LaP04:Ce^3+/Tb^3+荧光晶体.XRD数据表明,合成了六方晶系的LaP04:Ce^3+/Tb^3+晶体(PDF 84-0600).pH为9.0时,合成晶体的离子最佳摩尔比为nLa^3+∶nCe^3+∶nTb^3+=6∶3∶1.根据荧光光谱可知,LaP04:Ce^3+/Tb^3+在270nm处有最强激发峰,在545nm处有最强发射峰,对应于Tb^3+的5 D4→7F5跃迁.  相似文献   

17.
标题化合物是由2-(4-甲基-2-噻吩亚甲基)-3,5-二羟基苯甲酰腙(MTDH)和乙酸镍在乙醇相中合成,利用紫外与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EI)TA滴定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并对配合物的荧光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对铜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中,当加入Cu2+后,探针显桃红色,随Cu2+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发射荧光波长红移。并在2.8×10-7~2.8×10-5mol/L范围内,Cu2+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常见离子引起很小的荧光光谱变化,合成的试剂可用于高选择性的检测铜。  相似文献   

19.
Ceria-yttria co-doped zirconia-based multi-compo-nents ceramics,with superfine alumina dispersed inthe matrix,possess excellent fracture toughness,strength and thermal stability.However,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fabrication proce-dure,especially the composition of zirconia containingmulti-component ceramics.Therefore,precise phasediagrams of zirconia-based multi-components systemscan be considered as the“map”for the devel…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型Fe2O3-TiO2-SiO2光催化荆利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Fe“掺入量、催化荆用量、光催化降解时间及催化剂吸附实验、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探讨了光催化剂降解头孢氨苄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该催化荆对试液中头孢氨苄的吸附率达48%。120min紫外光照射可使头孢氨苄降解率达90%,降解率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加。Fe^3+掺杂量为2.5%的催化荆催化活性最好。头孢氨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速率常数(K)与头孢氨苄的初始浓度Cod呈0.40级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