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行为涉及到被授予特定社会权威的言说者与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这一权威的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暴力”标语口号是言语权力关系的典型表现。对“暴力”标语口号进行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语言功能三个层面的评价,发现语言功能是其赖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即与标语口号发布者的说服方式、权力意识以及语言环境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涉及到被授予特定社会权威的言说者与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这一权威的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暴力”标语口号是言语权力关系的典型表现。对“暴力”标语口号进行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语言功能三个层面的评价,发现语言功能是其赖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即与标语口号发布者的说服方式、权力意识以及语言环境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用字不规范的招牌、广告,严重污染了社会语言环境,干扰了青少年对规范语言的学习。捍卫汉语的纯洁,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为祖国语言的纯洁而斗争”,这是中国的语文工作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着的。这个口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是不科学的,不利于语言规范化工作和语言研究工作。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语言纯洁性概念,这样做同样是有害的。正确对待语言的纯洁问题,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来看,网络用语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从言语事实和语言规则的关系来看,现在的语法规则不应也不能强行制约网络用语的发展。用环境污染的概念来类比网络用语的发展方法上存在问题。网络用语违背了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而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污染”,其实质是以一种静态的思维来看待语言。事实上,语言具有动态性、社会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网络用语的命运并不是由已有的语法规则或人为的规范决定的,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否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而言语的规范化则受交际对象心理和所处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言语规范化是以语言规范化为基础的 ,语言规范又从言语规范中吸取固定表达以成规范 ,但二者绝不等同。其次 ,语言规范化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人们言语交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言语的规范化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 ,与特定的时代、社会以及交际环境密切相关 ,言语交际中的简明、得体有时是要突破言语规范的要求。甚至违反语言规范的规定。比如 :“我请您给我买一张去西门的票”和“我请您拿出您的票”这两个句子都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定 ,是…  相似文献   

7.
所谓纯洁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语言的使用者,人本身是多元的,使用语言的心态也是多元的;语言符号的形成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会习惯,习非成是的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语言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使之难以保持一成不变的纯洁;语言各种语体的存在也决定了语言不能纯净划一。因此,我们的语言规范工作不能再坚持纯洁语言的观点,而应该顺应语言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使语言规范化工作更贴近语言实际。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搞好语言文明建设,因为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窗口.语言文明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语言洁净,合乎规范,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不说粗话脏话;其二,是指思想洁净,实事求是,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搞崇洋媚外,不要低级趣味.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语言文明中包含着对文字的要求.文字的规范是政府规定的,要求更严.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指出:“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上的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并且正确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叫做净化,或者叫做语言的纯洁化,也叫做排除语言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不纯洁的,语言规范化需要科学的规范观,前瞻跟踪观是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语言的规范问题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对正确地运用语言就十分重视。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相似文献   

11.
认识语言污染的危害 ,清除语言污染 ,净化语言环境不可忽视 ,具体查找原因 ,端正态度 ,落实措施。语言美关键是心灵美 ;要有高深的文学素养 ;不把垃圾当瑰宝 ;纯洁发展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2.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借鉴了涂尔干的符号类型、社会联系及经验建构等理论发展而成,是指有意义地、多样地但又不脱离言语背景地对社会语言实现方式进行建构。该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视到了教育公平及不同社会阶层教育的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启示主要在于:教师应丰富自身的阅历去了解各种语言编码,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语言编码形成的环境,在教学中做到兼顾不同层次的语言编码;尽快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精密性的语言编码,形成规范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言语行为的发展是在多元语境中进行的,这一过程是语言不断规范的过程。建国以来,语言规范一直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表现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规范的落实,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对语言规范的认真执行。在多元语境的前提下,为促进语言规范,语文教学应该把握以下几点:熟悉并执行语言政策及其相关要求,教师的语言知识讲解和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言规范的需要,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保持健康包容的语言心态等。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换言之,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无一不与社会大系统的诸要素发生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纵横交错,此渗彼透,全方位的联系。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大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即语言也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15.
角色语言的规范化,不仅是关系到语言文明、交际行为文明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人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客观赋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语言行为的规范,是个人进入角色的基本保证。言语行为是角色行为最重要、最经常的行为。角色语言不规范,就是角色语言失误,它将给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并研究角色语言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语言定型体现着操不同语言人的文化背景和世界观。但是语言定型并不是长期不变的,它会随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选取《俄语联想词典》中100个俄语言语交际中最为常见的联想词汇,就其变化来分析语言定型的历时性。语言定型在时间层面上的历时性探究可以挖掘社会环境、时代发展等诸多因素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微语言用语规范对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环境有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微语言用语在语音、词汇和语义以及语法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微语言用语规范的原则,即正确性原则、纯洁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适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有助于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从哲学的意义上阐述语言作为社会事实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强调语言的语义性,认为语义对于句法来说不是内在的.  相似文献   

19.
变异语言体现人文精神,它是合目的性的特殊言语形式。规范语言体现科学精神,它是合规律性的普通言语形式。变异语言的人文精神与规范语言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互渗,统一构建了语言的自然形态。变异语言与规范语言的矛盾统一性具体表现为:艺术性与科学性、感性与理性、临时性与稳定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反映了两种言语形式存在的现实性和丰富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反映了语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原理,从法律规范、道德伦理、技术技能和艺术创新四个层面剖析教师的言语/语言专业化问题,指出教师言语/语言专业化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