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孔子应骋     
孔子老先生开办第一所私立学校后,步后尘者不计其数,但与孔子的理念却越来越远,孔子办私立学校,真是凭良心:要教育人,不图什么回报,根本没把赚钱放在心上,收费极低就是证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再看现在的私校,一年的学费何止是“十条干肉”,快十头水牛了吧。越是收费低,人家越是不信任,生源不好,孔子的学越来越不好办了。尽管还是在“杏坛”开课,说起杏坛,其实只是一座四面都没有围墙的茅草棚而已,真的没法与时兴的高大教学楼相比,要钱没钱,要楼没楼,关键是还没有一大批“名师”,孔子的学是办不下去了,只好关门。但凭借当年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孔子首创私学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曾经创办过规模很大的私立学校。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又说:“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可见孔子办的私立学校中有较固定的教材,学生众多,且设有学生居住的“弟子内”,规模相当可观。在这所私学里,孔子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通过私人讲学,把知识学问传授给新兴地主阶级、商人以至庶民阶级。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不受年龄和地区的限制,只  相似文献   

3.
鼓励、引导、服务─—我国管理私立学校的政策取向刘赞本文所指的“私立学校”即私人出资开办和管理的各类学校。我国的私立学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孔子举办私学以后,我国私学绵亘不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学校曾一度停办,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4.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但要提高质量、促进发展,又要面对民办学校的生源状况,从正确对待民办学校的生源入手,创造一种适合民办学校学生的特色教育。我国的私立学校(简称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  相似文献   

5.
中国私人办学的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办私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由于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道路,所有私立学校都收归国有,私立学校从此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6.
继1992年创建山东省第一所私立学校之后,青岛滨海学院先后在山东省民办院校中创立了十多个第一:最早获得接收留学生资格,最早成立党委,最早实行岗位管理,最早推行学分制,最早被评为"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高职高专骨干示范性学校"……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概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私立教育源远流长.远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等就开始兴办私学.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私学"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此以后,私立学校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国际     
《教育》2011,(16):15
英国:私校留学生大增引英教育组织担忧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私立学校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英国教育组织担忧此现象会威胁英国的"本土性"。针对私立学校所作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去年开始在英国私立学  相似文献   

9.
私立学校在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通过法律范畴的调整与规制,德国为私立学校的创设和运转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私立学校的设立经历了漫长的法律论争,其与公立学校的区分主要体现在法律地位层面.德国以与公立学校是否"等质"为标准,将私立学校划分为替代性学校和补充性学校两种典型模式.德国《基本法》中确立了私立学校的宪法性地位,并赋予其享有自主管理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同时,与私立学校设立及管理有关的一切事务均处于联邦与各州的法律调整中,并因此衍生出诸多法律判例.国家在私立学校的监督中扮演的是"守夜人"而非绝对控制者角色,重在对学校设立、教育和管理等事务进行宏观层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赵龙山 《师道》2007,(9):35-35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许多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虽然无人不知孔子这个名字,但他距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人们印象中他生来就是"圣人",高高在上,只能让人仰视。但其实不然,孔子也曾经被排挤、鄙视,也曾为理想苦苦追寻,也有着平凡人的爱欲。  相似文献   

12.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一位智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相似文献   

13.
家长“弃公入私”──德国私立学校人数上升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子女选择了私立学校,这种趋势可能会根本改变德国教育的前景。十多年来,德国私立学校蓬勃发展,在校生人数增长了50%以上,现私校学生占全国学生人数的6%。其中,汉堡地区8%以上的学生就读于私...  相似文献   

14.
《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好《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包括上下经和十翼两部分。经作于西周初年,十翼源于孔子。汉唐大儒已有定论,但自北宋欧阳修起至20世纪,疑古者竭力否认十翼源于孔子。但《论语》、《史记》、《汉书》等古籍都明确指出十翼源于孔子,特别是《帛书周易》的出土,更为“孔子晚而好《易》”、十翼源于孔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孔子等首创的民间或曰私人办学历史悠久。据统计,1947年全国有专科以上学校207所,其中私立学校79所,占38.16%。就中小学而言,1949年后的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统计,全国已解放地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非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定数量的私立教育机构,其接受全英国7%的学龄儿童入学,并以精英教育著称。据了解,英国的私立学校大多位于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其中英格兰有2415所私立中小学(1625所小学和790所中学),共58万名儿童在读。家长愿意将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英国私立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大多数声名卓著的老牌学校都是私立学校。但由于收费昂贵,被视为"上流社会"的学校或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这种"教育等级"的划分,引起一部分英国人的担忧,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英国私立学校的就读人数虽占比例不高,但培养出的学生在英国社会生活中却举足轻重,例如现  相似文献   

17.
胡轩逸 《上海教育》2012,(26):38-41
在英国,仅有7%的孩子有机会就读于收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而就是这7%包揽了50%的奥运奖牌。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英国选手成绩斐然,金牌数和总奖牌数位列奖牌榜第三,创下历史最佳纪录。在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同时,英国社会各界也从另一个视角对这场奥运热进行"冷思考":超过1/3的获奖运动员毕业于英国私立学校,其中更有超过1/4的金牌得主来自英国私立学校。这种现象并不是  相似文献   

18.
1981年1月,全世界化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今中国所倡导的"以儒为道,以人为本,守诚守信,达己达人"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孔子和他的学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英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都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如此跨领域、跨国界、跨越两千五百多年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圣人",他的思想就像一座永远也挖掘不完的宝藏一样,让我们永远也解读不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本文阐述了"仁"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丹 《高中生》2011,(16):18-19
孔子将其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强调出来。"十五志于学",孔子所提倡的是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每一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这一切要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  相似文献   

20.
私立学校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私立学校制度初探李守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私立学校在时隔数十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2年底,我国各类私立学校累计已达2万余所,其中包括幼儿园1.38万所,在园幼儿约53万;中小学1600余所,在校学生近2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