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反映英语教师对自身、英语教学及其社会地位的态度与期待,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为主要方法,对283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观主要包含五大核心观念: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学信念拓展观、自身语言能力提升观、英语教学改革观和教学科研进修观;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水平是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H市280名初中教师进行教学民主观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教师最认同的教学民主观是"教学民主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等";初中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对推进教学民主最重要;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备课环节对于教学民主的重要性认知差异显著,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对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的重要性认知上差异显著。为树立正确的教学民主观,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师年龄、任教科目差异的基础上,普及教学民主知识、丰富教师对教学民主的认识,多角度审视教学民主,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3.
身份认同变化: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份认同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叙事探究和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对初任教师的身份认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受社会文化珲论的影响在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职业观和生活观五方面的身份认同变化.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生差异、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指示器,也是基础教育实现质量提升和促进公平的改革增长点。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但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任务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以及学习评价设计等方面则很难照顾到学生差异。将差异教学落到实处的前提,是教师要更新认识,重塑学生差异观;关键在于全面而精准地识别差异;难点在于如何顺应差异,确保所有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教师视角看,教师普遍认同游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普遍采用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形式多样。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希望采用游戏教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同时也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花俏、游戏设计未能凸显数学对象的本质、教师游戏素材储备不够,形式单一、游戏参与度不够,优生是永恒的主演等现象。游戏教学应遵循的四原则是:正确的目的观原则;合理选择原则;全面参与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各种新的教学观、学习观也不断涌现。用技术优化教学的理念在教育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现代教学理念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善教学,学习的发生地点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利用网络使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教师能够共享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为主的学术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大学管理制度深入发展的现实面前,由于学术观的理念认同、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学术责任已存在各自内部结构、彼此关系定位失衡的弊端,为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厘清学术责任观、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自律、制度上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管理运行环境改革等解困措施,有力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协调与整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省内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272位教师的调查发现: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文化总体认同程度较高,但在行为认同与情感认同方面的平均分低于认知认同得分;不同性别教师在情感认同维度方面差异性明显;教龄大于20年、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教师对教学文化的总体认同明显低于中青年教师;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教学文化认同水平明显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文化认同中缺乏主动性与全面性,在教学文化情感认同中缺乏积极性。为此,还需从内部、外部影响因素入手,加强高校教师教学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我虽然已任教3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使我认识到,以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我特别认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放下“经验”的包袱,更新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为科研型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研究M市城乡村学校414名小学教师"教师教学观"发现:城乡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存在差异:在应付考试和单向灌输取向方面城乡教师差异显著;对比各教龄段小学教师教学观,城乡教师在应付考试、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单向灌输取向、互动发展取向方面差异显著.为此,要加大乡村教师培训,转变传统教学观;塑造学校文化,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吴薇 《高教探索》2012,(1):134-140
对教学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的调查与分析显示:教学型大学教师都认同教学与科研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师的个人背景因素中,职称变量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承"的教学科研关系观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和学科背景变量的交互作用则会影响教师"教学和科研有时存在相关性"的教学科研关系观。教学型大学教师总体上呈现"重教学"的倾向,但是并非所有教师都"重教学"。教师的工作偏好受到其实际工作类型的影响,但与其所在院校的晋升条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迅速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技术支持。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学校的广泛普及,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使现代学校教学在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贺菲瑾 《中国教师》2011,(19):59-61
<正>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师生关系比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在我国,新课程实施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  相似文献   

14.
对教学型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教学科研关系观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显示:教学型大学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教学与科研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在工作环境方面,教学型大学教师认为过大的科研压力与工作量对其教学有负面影响,而获取学生反馈和同行交流则具有正面影响;院系"重科研"时教师倾向认为教学与科研二者无关,而院系"重教学"时教师倾向认为教学与科研正相关;教学型大学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自身专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教学过程、对学生和自己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本质的理解。在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活动观等是最核心的内容。教学理念位于教师素质结构中的较高层次,对教师的决策、行为具有统率、引领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学习以及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什么样的学生属于好学生;教师应具有怎样的教学作用观,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释疑还是激疑,抑或是其他;教学过程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还是同时是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16.
马向坤 《考试周刊》2012,(71):74-75
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有大局观、全局观;其次,教师要有教学观、育人观;再次,教案设计体现理念观、思想观;最后,分组教学模式体现实用观、创新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冲击与变革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结合现场资料采集与分析,对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的冲击与变革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发现,新课程改革极大程度冲击着教师的教学观念。面对冲击,教师茫然,并在碰撞中认同、积极改变、找寻与扬弃。教师在学生主体、师生关系、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等认识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宇峰 《学周刊C版》2013,(12):108-109
备受瞩目的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也已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着眼点,它所体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也越来越受到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确认。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依托新课程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关键要看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  相似文献   

19.
观课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常态化的教师研修活动。从教师发展立场对深度观课的三个维度进行初步探究:一观课堂教学结构,要打破模式观察的僵化思维,探寻课堂结构的基本规律;二观教师教学细节,通过对课堂提问等细节观察,促进教师教学走向成熟;三观学生深层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等深层发展目标,观察"应答性""对话性"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和课堂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观是指教师思考数学教学问题所获得的理性结果。教师所持有的数学教学观由数学观、认知观和教学观三部分组成。在梳理教师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内涵以及类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完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观的两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