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为当前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有着某种天然的耦合性,较高的产业关联度构成两者多维度融合的基础。基于"全价值链"的内涵认知,分析了价值链演化视角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全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现状、融合问题和融合方式,从多个视角论述两者的有效融合,并提出现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存斌  董佳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4):204-209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落实和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工作的推进,研究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创新孵化网络之间作用机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突出,双网的有效融合将推进双网协同发展,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打造"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首先界定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创新孵化网络的内涵,分析两者的关系模式,确定两者的耦合域;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并提出推动双网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以国网浙江电力"双创"基地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共轭是特性、双驱动是运行机理,共轭双驱动是对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本文从共轭关系分析入手,研究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确定两者间的共轭关系;揭示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高额增值资本的内在驱动机理,以及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融合、共轭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外在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共轭双驱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共轭是特性、双驱动是运行机理,共轭双驱动是对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本文从共轭关系分析入手,研究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确定两者间的共轭关系;揭示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高额增值资本的内在驱动机理,以及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融合、共轭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外在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6.
就溜砂坡的防治工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注浆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固砂机理及两者的关系,并进行了优劣对比,以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现有师资队伍两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资源浪费等问题,根据对影响两者融合的待遇差异性矛盾、学术权威的互斥性等障碍性因素的理性分析,并在借鉴人力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新和创业日益成为全球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创新与创业有着各自明确的边界与内涵,但也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者的交集表现为创新与创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与集成融合机理,对于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千百万创新创业型人才、构建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两大产业高度相关、深度互补,互动发展成为两者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理展开系统研究,从社会分工、价值链和生态群落等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从分立、互动、融合3个层次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从互动基础因素、互动条件因素和互动环境因素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影响因素,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两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政府政策、产品研发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四个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清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规律,将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通常内嵌于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内资企业如何将所转移知识进行整合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由于员工流动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垂直整合机制、水平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垂直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水平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整合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关系的关键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合控制机制理论和整合阶段模型分析了跨国并购后整合的不同阶段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机制的选择,进而通过对北京四维—约翰逊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三个命题。第一,在并购后动荡阶段,以稳定员工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文化控制;第二,在运营变革阶段,以整合资源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行为控制;第三,在稳定发展阶段,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倾向于结果控制。  相似文献   

14.
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而言,协同创新从一个新的视角较好地阐释了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动态能力演化并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文基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等理论,通过对SGMW公司实际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探究了公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的企业动态能力的演进以及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本文旨在对中外合资企业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和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4PL模式下的供应链资源整合决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第四方物流(4PL)整合供应链资源的运作实践,论述了建立4PL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决策机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而以挖掘和分析该资源整合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为研究重点,提出了建立4PL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决策机制的基本框架及其实施方案,探讨了该决策机制的实践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已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但该领域研究却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状态。为了系统地分析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脉络、进展及空缺,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首先,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厘清了不同阶段的情境特征及其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其次,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识别出长三角一体化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和主题。最后,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阶段现状,从动力体系、赋能机制、协同与演化、治理体系4个方面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展望,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方式比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芳芳  韩全惜 《现代情报》2007,27(12):94-98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概念和方式,对常见的资源整合方式跨库检索、信息导航、基于OPAC的整合和基于网格的整合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国内排名前20位的大学图书馆进行调查,分析其整合的状况。并对国内外常见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功能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它们的功能和特色等。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对资源整合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产业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融合路径上具有个性特征,而影响不同产业实现两链融合背后机制又具有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从两链融合路径及机制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融合路径主要包括3种,即创新链向产业链端延伸、产业链端向创新链端延伸、搭建两链融合桥梁;融合机制则主要包括创新资源分配机制、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基于这个理论框架,以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链融合发展情况为例,提出促进两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由外资企业的技术或管理类员工离职创业而衍生内资企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企业衍生导致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和知识转移将成为内资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衍生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整合机制、个体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团队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个体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要提高员工流动途径下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果,就必须特别注重多种知识整合机制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视角的知识整合过程机理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网络视角结合知识地图、知识网络理论剖析知识整合过程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知识整合的核心关键技术,获得了知识整合规则知识,为不同知识情境下的知识整合提供参考。通过知识整合过程仿真,明晰了网络视角下的知识整合过程,进而提高知识整合效率,加速组织创造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