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柔道与中国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日本柔术的起源 在弓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柔道等日本武道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柔道了。柔道作为日本传统武术与剑道齐名,今天日本把柔道推广到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其实,柔道源于柔术,柔术又源于相扑。 何谓柔术?英国著名的日本通小八云解释为“柔术是古代打仗时不用兵器的武道”。柔道源于日本古代柔术,日本柔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柔术在日本兴起较早。日本从平安朝末年起,  相似文献   

2.
巴西柔术     
柔术历史追根溯源,巴西柔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手搏。后来这种武技传遍亚洲各地,并被融入日本武士的古武道中。柔术和柔道后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徒手格斗武道。在19世纪末期,日本的一位名叫前田光世的柔术大师(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得意弟子之一),到欧洲和美洲旅行,同各种挑战者决斗并打败了他们。前田光世1910年在巴西同一位名叫卡斯托·格雷西的政要成了好朋友,后者帮助他在巴西建立日本移民社区。作为回报,前田光世把柔术的格斗技巧传授给卡斯托  相似文献   

3.
我们好以日本的柔道是中国柔术的“变种”来自诩,似乎老祖宗把武术传到日本以及日本柔道列入奥运会项目也有我们的一份荣誉。但当我们参加国际柔道联盟时,也必须承认章程中关于柔道是日本嘉纳治五郎先生创立的这条原则,哪里有中国的什么事?1882年,嘉纳治五郎改造了日趋衰落的柔术,将  相似文献   

4.
陈元赟对日本体育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道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日本人民对世界体育的贡献。日本的柔道是从柔术发展过来的。在柔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陈元赟把中国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丰富了日本柔道的内容。陈元赟在日本流寓期间的功德行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柔道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男女老少都爱参加的一项体育运动。1951年,以日本为首的倡导成立的国际柔道联盟走上了世界体坛。体育家和学者发表了不少有关柔道运动的文章,对柔道的历史,柔道的体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关于柔术的起源,诸说不一。去年,日本《近代柔道》月刊上有位柔道家连续发表文章,认为“柔术日本自古有之,日本柔  相似文献   

6.
柔道是由日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柔术发展而来的,纵观柔道转变过程,嘉纳治五郎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教育理念植入柔道当中,使柔道从道场进入学校,为柔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他为柔道注入现代理性观念,吸引了社会诸多精英人物的广泛参与;他用现代体育模式改造柔道传统技法,使其成为一项全世界流行的体育运动;他对道服、仪式、段位制的修正与改造,又使得柔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品牌标志.  相似文献   

7.
由苏州人徐卓呆(名傅霖,号筑岩)翻译的《日本柔术》是我国最早的柔道译书,该书译成于1916年10月,1917年由上海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译书内容丰富、生动具体,附有大量绘图解释,包括:柔术之起源、柔能制刚之理由、学柔道之形式等等。 柔道源于日本,是重竞技项目之一。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席子上进行。以把对手摔倒,或使对手的背着地达三十秒钟者为  相似文献   

8.
柔道这项体育活动,目前在我国还是比较少见。就拿体育界来说,恐怕有许多人对它也还比较生疏。但是它在国际上却是颇为流行,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自从一九五一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国际柔道联合会以来,它的成员已经发展到一百零四个。三十年来,在这个联合会的主持下,先后举行了已达十一次之多的世界柔道比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一九五六年起把柔道列为奥运会的一个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柔道联合会也已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属下的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那么,柔道究竟是怎样一项体育活动,它起源何地,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柔道原是日本武术中特有的一科,是由它的前身柔术演化发展而来的。柔术据传说诞生在公元纪年以前,在日本已有很久的历史。“明治维新”后,日本著名体育家嘉纳治五郎经  相似文献   

9.
柔道运动的发展柔道是日本独特的武道之一,具有传统的文化。其特征是对于对方的进攻力量不施反抗,而是利用其力,将其摔倒,使用绞技、关节技、固技等招数进攻、防守;同时亦以锻炼身体和精神修养为目的。柔道的母体是柔术。柔术的流派有以下七种:竹内流、极心流、扬心流、关口流、起倒流、涉川流和天神真扬流。以后,  相似文献   

10.
柔道运动起源于我国的柔术。柔术则是一种打、踢、摔、拿的拳术,是我国民族武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六三八年,我国明朝末年的少林寺拳术高师陈元赘将柔术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人福野七郎、三浦与次郎、矶见次郎等拜陈为师,后成高徒,成名当世。从此,柔术便在日本盛行起来,并在辗转相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流派。  相似文献   

11.
柔道运动(Judo)起源于日本,由一种古代武士空手格斗的柔术演变发展而来,提倡“灵活就是力量”。1877年,嘉纳冶五郎博采众长,始创了一套适合青少年锻炼身体,便于防身自卫的技术体系,成为现代柔道运动,并从日本推向世界。柔道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1962年东道主日本为这届奥运会发行的系列邮票中率先出现柔道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戴德齐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6):100-100,101
柔道起源于中国唐朝,它在唐朝作为一种祭神的仪式,类似于摔跤。后传至日本。最早传至日本的柔道也是用于祭神,后来慢慢演变为一种武术,脱离唐朝后而自成一体。而随着中国唐朝的衰败,柔道在中国也随之衰败。但传到日本的柔道却发展得极其广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但实际上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柔道是现代奥运会的正式角逐项目:历史悠久,源流传说甚多.据日本讲道馆八段山本秀雄、川村祯三编写的《柔道入门》《柔道》等书阐述,将柔道说法的起源归纳成三种.其一,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二十九年,垂仁天皇时期,习武成风,搏斗狂热.著名力士野见宿弥和麻蹴速曾用搏击法和角力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格斗,他俩超人的臂力,灵活的技术,引起了武坛的注目后来有人吸取其角力技术先发展成独具一格的民间体育——相扑运动有人总结其搏击技术后发展成柔术,进而演变成为柔道.其二,在我国明末,武师陈元赟东渡日本.当时岛国各地柔术盛极,成为武士必须掌握的武道之一,陈元赘在江户城南国正寺将他学过的少  相似文献   

14.
柔道通常被译作"一种文雅的方式",这个术语实际上来自两个日本字汇--ju,它意味着文雅、温柔、柔顺或灵活;而do,意味着方式、道路、途径或教导。柔术是一种古老的日本攻防技术,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建立一个新战争技术门派的环境,这种"文雅是强大的"军事技术是由一位日本体育教师JigoroKano发明的,被称为KodokanJudo。柔道是利用对手的体重和动作,使他围绕着自己旋转起来,将他投掷出去并控制他。很快,这一技术获得了很多追随者。1886年,它成为了日本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而且从那里传播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1951年,国际柔道联合会成立了。…  相似文献   

15.
柔道是日本的国技,现已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日本从平安朝末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军阀混战,武士们逐步研究出一套手格斗的武术,称为柔术。1523年已有了竹内九盛创始的竹内派柔术,后来众多流派办起了各自的道馆,柔术很快就在武士层中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16.
柔道走向世界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柔道由日本传统的格斗技艺柔术发展而成。然而有趣的是,首次国际柔道联合会代表大会却是在英国召开的 (1951年 ),日本仅作为观察员出席。 1964年柔道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后发展很快,第 27届奥运会上,参加该项比赛的国家有 150多个。我国正致力于将中国武术推向奥林匹克竞赛场,分析柔道发展历程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   嘉纳治五郎 (1860- 1939)生于日本兵库县的御影町。从现代运动训练选材的角度,嘉纳绝非柔道好苗, 1.65米身高的他是日本东京大学文学系的学生。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初期,武术作为…  相似文献   

17.
柔道     
柔道亦称柔术,原是我国古代一些喇嘛僧侣用以防身的一种武术,后传入日本,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现在不仪已成为日本举国流行的一种运动项目,而且在国际上开展得很广泛。柔道主要有“投技”、“固技”两大部分。“投技”由站立摔和主功倒地摔技术组成,与中国式摔跤相似;“固技”(也称寝技)由垫上的抱压、勒颈和反关节技术组成,有点类似自由式摔跤。柔道按运动员的体重分为八个级别,双方运动员赤脚穿柔道服在一块10×10米  相似文献   

18.
北京安迪柔术馆始创于1998年,馆长安迪是一位美籍华人,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练习巴西柔术和无限制格斗有8年时间。他当时想在北京这个多种武术云集的地方寻找可以一同练习柔术的伙伴,但是没有发现,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第一家柔术馆。如今,安迪已经定居北京,悉心经营他的柔术俱乐部,目前,俱乐部现有会员20多人,培训1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现场体验法,分析了日本柔道的现代化改革的主要脉络。认为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用改造传统柔术格斗形式为对抗性运动的形式,来达到培养育少年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其方法有技术的精炼化、“自由乱取”的对抗性形式、“受身”动作的保护方法、柔道衣的道具化等、以及段位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国民生涯学习和进行人品管理。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革应借鉴日本柔道关于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俊 《武当》2009,(8):4-4
武搏运动会是由世界体育总会创办,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一项新式的综合性体育比赛。比赛项目由世界体育总会认定的武术和格斗类体育项目组成,具体设有武术、合气道、拳击、柔道、柔术、空手道、剑道、搏击、泰拳、桑搏、相扑、跆拳道、摔跤等,共计13个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