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9年国家皮划艇队冬训期暨高原训练阶段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重点发展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能力,发展专项力量耐力,完善划桨技术。运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发现长期系统地监测Hb、BU、体重和血乳酸有助于了解机体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适应状况和机体的恢复状况,探索高原训练规律,提高训练效率。科学地组织和安排高原训练,能使运动员在平原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皮划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即为皮划艇运动员在完成划桨技术动作过程中,神经肌肉克服内外阻力的活动能力,是皮划艇在水中行进时的动力源。只有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才能产生最快的速度。本文结合了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对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作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皮划艇队备战2009年十一运会的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文献研究、数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与总结250 m递增乳酸阈测试在广东省皮划艇队十一运会训练周期中的训练诊断与修正作用.结果表明,广东队年轻运动员在以此方法为检查控制手段的周期训练体系中专项成绩提高明显,并在2009年十一运会赛场取得1 000 m双人划艇、500 m双人划艇和1 000 m双人皮艇金牌的优异成绩.在广东省皮划艇队的训练过程中,250 m递增乳酸阈测试在整个训练周期中对训练强度的监控和训练计划的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1999—2001年对我省男子皮划艇运动员科研服务期间,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机能跟踪监控,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测试分析寻找出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负荷前、后,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训练比赛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通过科研数据对复杂的皮划艇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特征及其训练规律进行再认识。三年来大量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HB、HR、∑T/R等指标与本项目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比赛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得出HB、HR、∑T/R是我省皮划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和训练效果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水上训练监控系统通过利用GPRS网络传输、桨频计算、嵌入式系统、GPS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不影响运动员正常水上训练的前提下,能即时采集运动信息,并生成运动训练参数的监控过程图,便于教练员现场监控运动员训练时的船速、桨频、加速度、心率等运动学指标和生理指标。该系统已经应用于国家皮划艇队和武汉体育学院赛艇队的日常训练中,为教练员实时诊断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队备战第30届奥运会的重点队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国家皮划艇队在备战伦敦奥运会周期的训练过程中如何应用4×1 000m测试对训练计划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和调整。结果表明运动员专项成绩提高明显,并在2012年奥运会上取得成绩。所以,在皮划艇训练中,4×1 000m测试对训练强度的监控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皮划艇激流项目力量训练的设备仍是杠铃一类的器械,杠铃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器械,但在训练学界被认为是不符合专项力量训练要求的训练器材。研究表明,只要有有效的测试监控手段,教练员同样能够正确地评价力量训练效果,提高力量训练效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通过自行研制简单实用的训练测试设备及其力量训练效果评价体系,对皮划艇激流国家队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促进皮划艇成绩的提高,体能训练至关重要。以武汉体院皮划艇队15~18岁的9名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查阅与皮划艇训练相关的文献,通过跟队训练,分析运动结构,在实践中寻找项目体能训练的训练短板,找到适合提高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发展的肌肉部位及动作,以及所产生的功能,讲解动作的原理设计。分析了该项目的运动体能特征,为皮划艇运动员设计体能训练的活动,包括准备活动、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协调性训练、核心区力量训练。经过2个月的综合性体能训练,运动员的VO2max平均提高(10±8)%,个人力量重量提高(5±8)kg,确保了专项机能的储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酸阈在皮划艇项目有氧能力监控中的应用方法。方法:以13名国家皮划艇队1000m组男子皮艇(7人)和划艇运动员(6人)为研究对象,在皮划艇航道水面上分别完成4级递增负荷的1000m划船测试,记录成绩、心率、乳酸、风速和水温,以4mmol/L乳酸对应的船速(m/s)为乳酸阈速度,同时测试晨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上述方法对国家皮划艇队伦敦奥运年训练周期进行了6次系统监控。结果:乳酸阈速度与皮划艇专项成绩密切相关(男子皮艇r=-0.889,P=0.018;男子划艇r=-0.951,P=0.004),在对不同测试日风速、水温进行校正及机能状态的比较后,发现不同训练周期,皮划艇运动员乳酸阈速度呈现明显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训练敏感性。结论:乳酸阈速度适于监控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变化,但需要对测试条件和实验对象的机能状态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因子分析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竞技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训练因子、教练员执教水平因子、学习与研究因子、社会保障因子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挖掘出影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因素,提出提高有关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继而为我国皮划艇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在花样游泳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项训练负荷、运动能力和训练方法入手,探讨训练监控常用方法与手段在花样游泳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对象为2006年11月—2010年6月进入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年龄22.6±2.7岁。采用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和训练学手段,建立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负荷、运动能力和训练方法的监控指标体系并应用于训练实践。1)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负荷监控包括一组/成套动作、一日训练课、短/长周期训练负荷监控。其中,一组/成套动作训练负荷监控是训练量化的基础,利用心率、血乳酸、血氨和次日晨血清CK、尿液指标监控训练负荷强度;一堂训练课负荷监控主要利用血清CK、BU、晨脉、体重、尿液指标、Omega Wave等指标综合分析训练负荷强度、训练量和疲劳消除情况;短/长周期训练负荷监控主要利用血清CK、BU、T、C,WBC、RBC、Hb、Hct、晨脉、体重、体成分、尿液指标、Omega Wave、最大耗氧量、无氧功、肌力等指标,考察周期训练效果。2)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运动能力监控包括基础体能、专项体能和专项技术监控,以训练学指标为主,辅以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其中,基础体能主要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进行监控;专项体能则结合花样游泳项目特点,对高强度有氧、憋气、踩水、耐乳酸、专项游等能力监控;专项技术监控则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花样游泳专项技术进行解析,分析动作的高度、速度、角度等以评价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3)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方法监控采用训练学指标、辅以运动生理生化指标,考察专心训练方法是否符合训练目的,是否有利于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四)、蛙泳运动员的陆上专项力量训练。近年来,游泳运动员成绩迅速提高,是和运动员陆上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分不开的,尤其和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陆上力量训练由于使用的器材阻抗大于水中的力量训练,因而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亚洲第1个破50m自由泳22s大关的国际健将级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史润强,实施专项训练监控,探索科学有效的个体化训练监控模式。方法:以史润强为研究对象、同组其他运动员为比对对象,对专项训练中6种主要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和心率的监测,并在专项训练前、后进行主项成绩、有氧能力、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跟踪测试,评价阶段专项训练效果。结果:1)对史润强的监控揭示其能量代谢特点为:磷酸原供能能力、爆发力及短时间冲刺能力有待提高;无氧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糖酵解供能的能力与国际一流运动员相比存在差距。2)根据专项训练的监控结果,总结出运动员各专项能力的训练特点,并对各训练手段提出个体化的调整建议,以加强训练效果。结论:1)本研究提出了可用于游泳运动员专项训练监控的流程,并通过对史润强的阶段性专项训练监控,发现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建立系统的专项体能、专项训练方法和阶段训练效果评估流程,并科学安排测试计划,从而保障训练的科学性。2)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监控指标主要为专项成绩、测试成绩、血乳酸和心率,其中,成绩和血乳酸起主要监控作用,心率起辅助监控作用。3)专项能力评估及专项训练手段的监控主要应依据能量代谢系统理论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皮划艇运动包括皮艇和划艇项目,近十几年来,我国皮划艇运动在某些项目上得到较快发展,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蝉联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相比较而言,皮艇较为落后。目前国内对皮艇运动的科研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存在很多空白领域,满足不了我国皮艇运动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国外皮艇运动的开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了解和认识国外皮艇运动的科研前沿和热点领域,有助于提升国内皮艇运动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把握皮艇运动的特征和规律,为我国皮艇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育材提供指导。从这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出前中国皮划艇队科研组成员、曾获中国皮划艇协会颁发的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科技贡献个人荣誉称号的裘艺博士的专题文章,对国外皮艇运动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作系列介绍。皮艇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和健康特征一方面是训练导致的专项适应性改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依据。形态特征是皮艇运动员机能的重要载体,同时皮艇运动员长期的专项训练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的变化,对机能指标的监测和评定已成为训练监控及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另外健康特征对耐力项目运动员的竞...  相似文献   

15.
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是新兴运动,探索运动项目的训练特征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提高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正确训练理念的前提。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教练员对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训练特征的认知符合项目的运动特征和竞赛特征;近4成教练员对该项目训练理念的认知不够清晰;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运动员专项化训练水平较低。建议:加强项目供能结构等的基础研究;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程度,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的我国皮划艇训练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水上专项训练采取的间歇训练的比例高达70%,这反映了我国优秀皮划艇选手在专项有氧训练上的不足。从九运会皮划艇12个比赛项目的前后成绩的比较看,我们大部分项目的后程速度都显著下降,反映了目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9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最大摄氧量、心率、乳酸、卧推与卧拉的最大力量(1RM)及力量耐力(40% 1RM,120 s)、静水300 m直线速度、静水8 km长划等指标进行测试,采用SPSS25.0对测试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并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关体能指标进行比较,诊断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问题,并提出相应训练对策。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有氧能力、专项力量、基础速度与专项速度不同程度落后于国际优秀选手。为提升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水平,建议采用水上与陆上相结合的有氧训练方法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提高全年有氧训练比例,科学安排有氧训练的负荷量与强度;采用陆上基础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力量耐力与躯干稳定性力量,采用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划桨的峰值桨力与功率;既要重视运动员静水划船的基础速度,也要强化其高强度、高速度的激流专项竞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练员与运动员对专项训练的认知达成共识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省区市优秀运动队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于专项训练的认知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法人主要结论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无门直划技术训练、操桨技术训练、对抗技术训练、抢占最佳航线战术训练和选择过逆水门的预判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9.
沈志新 《健与美》2024,(1):127-129
文章从皮划艇运动的产生与发展、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训练需求出发,深入探讨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从核心力量训练到耐力训练,再到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全方位解析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以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测试和问卷调查,并与近3届奥运会皮划艇获奖牌选手的基本形态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身高与奥运优秀运动员无差距,且女子运动员优于奥运优秀选手;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肢体围度与奥运优秀选手有一定的差距,骨骼肌欠发达,力量和专项力量耐力素质需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