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因学业压力较大而忽视了体能锻炼,因缺乏锻炼意识而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导致体能素质较差等。基于此,提出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发展大学生体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根据现代跆拳道运动的专项体能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专项学生的体能加以调查分析,为大学生跆拳道教学训练提供数据参考.以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专项学生的体能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评估,分析当代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专项学生的体能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现状不容乐观,这与该专业的学生训练不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大学生体能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改革教学模式,合理搭配教材;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完善体能评价制度;增加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等.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并为高校加强大学生体能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韩景军 《精武》2013,(19):6-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教学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能弱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影响大学生体能弱势的主要因素是饭炼习惯.意志品质,体育认知,教师素质,体育课程和学习环境。提出体育教学干预措施:加强体育认知教育;制定运动处方教学;实施差异化教学,体验成功教学;设定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此从浙江省九城区联盟初中组研讨活动中的三节课看学生体能发展的情况。一、预设体能是前提教学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发展体能的练习设计到教案的流程中。体能可以分为显性体能、隐性体能、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体能(见图1)。显性体能是指通过专项练习直接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例如:专项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有痕设计、课课练或专项素质练习。隐性体能是指通过一些  相似文献   

6.
1985至2000年广东省学生体能素质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美好 《体育学刊》2002,9(6):106-108
根据广东省2000年、1995年、1991年、1985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研究资料,对广东省城乡学生体能素质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15年来全省学生体能素质总体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影响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有:一些地区和学校未能摆正体育的位置;学校体育的法规未能建立和健全;独生子女的学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缺乏刻苦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未能建立。建议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建设;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制度;改革学生体能测试办法,把参加测试学生的表现与学生的操行评价结合在一起。另一种是建立学生体质、体能测试站,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测试,然后每年从测试的所有学生中按要求抽样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校96级学生在校4年的体育素质,包括体质基础、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沁怡 《健与美》2023,(1):135-13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体能提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体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心肺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体能素质的培养,也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文章将探讨体能素质提升对于初中生的影响,探讨现阶段初中体育体能教学的现状,并联系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新课标为指引促进初中生体能素质提升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于晓东 《体育科研》2007,28(4):88-9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应当充分发挥不同体育课程形态的作用,遵循体能发展的规律与原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运动身体自我对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心理需要感知和体育内在动机等问卷的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和体型管理等变量对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产生直接效应,并且体能素质、技能素质、身体健康、运动效能、体型管理和负面修饰等变量分别通过能力感、自主感和归属感等心理需要变量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1.
动用可比性原则,将2000年福建师大学生与同期的福建省大学生就身体素质进行横向对比,并与1995年的福建省大学生及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师大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水平呈显著下降状态,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及健康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以文献资料、实验设计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浙江省高职院校1905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基础上,从生理机能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心肺机能水平要低于全省普通大学生平均水平。研究建议加强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加强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教育;整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将体能训练"回归"体育课堂;建立和健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机制,营造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健全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有力保障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对鄂西北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评,结果表明:在学生体质健康三项指标的测试中,身体形态指数正常体重等级的比例为38.07%,男生的比例比女生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数不及格比例较高,特别是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不及格率达到34.6%;2003级学生两个学年各项成绩的“检验比较,除身高和立定跳远外,其他各项成绩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凌云 《体育科技》2014,(1):134-13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考体育加试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高中毕业学校训练等状况等进行调研,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为安徽省大运会训练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依据教育部等有关文件,对浙江省29所独立、民办院校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体育工作的发展方略:注重各项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发挥后发优势,办出特色,与公办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关注体育经费投入和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拓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浙西地区2所高校03级28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3年的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主要结论: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体质达标率熏特别是大三取消体育课后,大学生体质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和体质下降等明显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模式和大学生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等熏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体育院(系)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真考察社会对高职体育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高职体育院(系)体育类专业存在招生规模偏小;专任教师高职称比例偏低;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市场、学生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相似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观念的影响等,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建议,以期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78所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体育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普通初中、小学体育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有思想认识不足、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体育设施匮乏、体育新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实施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大学生连续4年体质健康测试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大学生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先升后降,上肢肌肉力量素质较好,而超重和肥胖学生呈上升趋势。通过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长期变化趋势,提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措施,并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供指导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武汉工业学院1997、1998、1999、2000级学生的体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分值变化结果表明,在实施综合管理以后,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当今大学生体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