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日,天高,云白,春风和煦。携夫带子回娘家。母亲乐,找吃的,给我的儿子。找喝的,给我的夫。阳光下,她的手不停,脚不停,笑意盈满脸庞。我们和父亲聊天,说着大千世界的纷纷扰扰,母亲已悄悄钻进厨房,她要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吃的饭。我进厨房帮忙,她一把将我推出来:"妈一人能行,快去歇着,平时上班怪累的,去陪你爸说说话。"  相似文献   

2.
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我的父亲不是,在我面前,父亲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神色。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小的时候,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整日不停地呕吐。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除了每天哄着我吞下大量毫不见效的药片,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日渐消瘦。终于,我开始慢慢好起来,父亲放心了,一大早就推着一车白菜到县城去卖。可没多久,我就又吐起来,慌乱的母亲只能叫人去找父亲。等父亲跑了10公里路赶回家时,我已平静下来,沉沉睡去。父亲小心翼翼地抱着我,泪流满面。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等待     
新月 《家长》2009,(7):43-43
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身难忘。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走上去吱呀呀地响个不停,像一支很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头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脸。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凌乱地飞舞着,眼望路口时的目光专注而急切。直到远处闪现出父亲的身影,母亲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绽开放心的笑容,轻声对父亲说:“你回来了?”然后和父亲并肩回家,那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几分感动。  相似文献   

4.
为母亲护脚     
我正看电视,母亲突然喊父亲:“脚上生了个茧子,帮我剪一下。”父亲在隔壁应了声:“等一会儿,我正在画图呢。”退休后父亲被另一家企业聘去,仍做机械设计,却要改用电脑,五十多岁又要从头学起,为难得他天天一回家就占着我的电脑学软件操作,忙得要命。母亲“哦”了一声,继续看电视,只是用手不停地抚揉那块硬得生疼的地  相似文献   

5.
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接到了市里一所财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天,当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一路狂奔着赶回到家中的时候,却见到我的老父亲用板车拉着我心脏病复发的老母亲,一路蹒跚地走了出来,当时,我一下傻了,赶紧和父亲一起去了医院。父亲为了母亲的那一笔住院费,变卖了家里所有可以卖掉的东西,本已是捉襟见肘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那样的环境,我没敢将我的那张录取通知书给父亲看,望着他  相似文献   

6.
高中毕业那年,我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狂奔到家的时候,却见到父亲用板车拉着心脏病复发的母亲,蹒跚着走了出来。我一下子傻了,赶紧和父亲一起去了医院,之后便是父亲为了母亲的住院费,变卖了家里几乎所有可以卖掉的东西,本已是捉襟见肘的家里更是雪上加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是更沉默寡言一点。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小船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  相似文献   

8.
儿时,最爱的是给田间劳作的父亲送饭。母亲在灶前忙碌着,我便守在一旁。饭菜开锅了,我便着急着说:"我去送饭!"生怕被哥哥抢了去。其实哥哥才懒得跑腿呢。母亲便笑眯眯地问我:"不先吃吗?""不了,爸爸肚子饿了!"说着,我接过饭盒就开跑了,母亲很满意我的孝顺。其实,我醉翁之意不在送饭,在乎的是……小跑到了溪边,父亲就在对岸,欢腾的  相似文献   

9.
一盒假饭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了一只手。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土地抚养我长大的。这突来的横祸让我们父女俩悲痛不已,但父亲没有放弃我的学业,他卖了不足40公斤的猪,又卖了部分粮食,四处找村人求借,很艰难地拼凑着我的学费。一直到10月份,我才提着陈旧不堪的行李跨进市里学校的大门。而那时已开学一月有余,新生军训也过了。坐在教室里,我流着泪暗暗发誓,一定要节约,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尽可能减少父亲的负担。因为学校正试行封闭式管理,我不可能在课余去谋点兼…  相似文献   

10.
我渴望父爱     
从我记事起,身边只有母亲。在家里的相册中,也总找不到父亲的身影……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当上学或放学,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接送。看着他们拉着父亲粗大的手,或靠在父亲宽厚的背上时,我是多么羡慕啊,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但是现实总让我不解,父亲,你在哪里啊?回到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而我却并不显得快乐,原因自然是餐桌旁总是少一个“人”。用餐时,我几乎都不说话。母亲似乎也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只是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有时,母亲因工作忙常不能回家,而我则会习惯性地拿出母亲买好的方便面来煮。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  相似文献   

11.
与父母离婚     
十二岁那年,素宁父母和平分手,起因是父亲的外遇。母亲没哭没闹,签字那天还淡淡地化了妆,庄重得如见大使。离婚后,父亲还是一星期过来两次看孩子,与母亲客气地点头寒暄,恍若老同事。总在父亲走后,母亲闲闲地表示着鄙夷:"现在来装了,找小三的时候呢?"正擦地板的手加把劲,务必擦掉这男人的所有痕迹。爱洁、节俭、好面子的母亲,几乎永远在做家务,手不停口也不停:出身寒微的父亲,如何依仗母亲娘家度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我的母亲已近花甲之年。我的父亲在3年前就已去世了。去世时,母亲没掉过一滴泪。相反,还满不在乎地将哭哭啼啼的我们几个儿女骂了一通,接着坚强地"领导"我们几个继续往前过日子。我记事时,母亲才30多岁,穿一件带小花的衣服,梳两条大辫子,眉清目秀。除了围着锅台转,她手里总拿着一只鞋底儿纳着、纳着。尤其让我佩服的,就是母亲练就的在父亲打骂的死不还口的忍耐。而父亲除了发脾气骂母亲之外,就是晚间成夜的咳嗽。后来,我渐渐大了,发现母亲不再像先前那样死不还口了,开始与父亲相理力争;再后来,唠唠叨叨地说父亲,而父亲被气…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去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你爸爸下岗了。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他骑着一辆  相似文献   

14.
给父亲洗脚     
<正>我还从未给父亲洗过脚。父亲已经八十一岁了,腰已经弯得将近九十度,走起路来不停地喘息。我曾开玩笑地说:"爸,腰弯成这样,你怎么睡觉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笑过后不免被泪水模糊了双眼。深冬的一天,在和母亲闲聊时得知近来大姐经常回家给父亲洗脚,我才猛然想到母亲曾告诉我,父亲穿鞋子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我的心一阵紧缩,决定今天为父亲洗一次脚。  相似文献   

15.
一盒假餐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了一只手。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村落抚养我长大的。这突来的横祸让我们父女俩悲痛不已,但父亲没有放弃我的学业,他卖了不足40公斤的猪,又卖了部分粮食,四处求借,艰难地拼凑出我的学费。因为是封闭式学校,我不能在课余时间打工,想要节约的唯一途径是从牙缝里省。于是,我不吃早点,正餐就买二两米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树     
父亲的树倒下,母亲的树站起,而我的树,将会变得愈加坚强 六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步地往医院走。那时我对父亲而言已经有一点重量,父亲停下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我说,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说着,我就要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地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地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地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  相似文献   

18.
李洪敏 《家庭教育》2013,(11):41-41
我不知道是因为父亲太过于心细而显得母爱粗粝,还是母亲一向木讷的缘故,反正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给我一种距离感。赶集回来,我们会争着掏父亲的包,而从不去翻母亲的包,记忆中,母亲是很少给我们买零嘴吃的。  相似文献   

19.
我六岁那年的一天中午,我们全家正在吃午饭,乡里的邮递员送来了一封电报。妈妈看完后,失声痛哭起来,不停地捶打着自己的脑门和胸口,我和奶奶都吓住了。哭了好久,妈妈搂着我挤出了几个字:“你爸……他……去了……”“我的儿啊!”奶奶也大声地哭叫起来,身子不停地抖着,年幼的我也跟着哇一声哭了,整个小屋,只有一片凄惨的哭叫。在父亲死后几个月,经别人介绍,母亲带着我来到了一个新的家庭。母亲依然勤劳、贤慧,继父也对我们很好,可是新的爷爷、奶奶却对我们另眼相看,他们常常骂我妈妈,对我妈妈拳打脚踢。那天,我从山上摘黄豆回来,村里的伙伴对…  相似文献   

20.
我14岁那年的秋天,父亲投资办厂失败,每天东躲西藏地逃避着债主,最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新学期开始了,我的同学都欢天喜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我和母亲却为5元钱的学费发愁。母亲一连出去几天,各家各户都借遍了,却一分钱也没借到——父亲欠债不还的阴霾一直笼罩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