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先轸曰:“……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以上文字摘引自中学课文《殽之战》。我们知道,引号和引文点号连用时,点号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还是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前者,引文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内,后者放在引号外。例如:①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书籍、报刊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引文末尾标点不规范的现象:该点的没有点;不该点的却点了;该点在引号内的却点在了引号外。所以,正确处理引文末尾的标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引文末尾的标点时,应该考虑三点:一是引文末尾需要不需要加标点。如确定为不需要加标点,则下面两点可以不再考虑;二是引文  相似文献   

3.
引号是用来标明引文或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的 ,而引文末尾点号的使用的确是初中生容易疏忽又不好掌握的。其实 ,早在 1 990年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定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对此就作了说明———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 ,末尾标点放在引号里边 ;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 ,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马克思曾经说过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2、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石拱桥 ,“不但形式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例 1“说过”后面用上了冒号 ,…  相似文献   

4.
在引用对话中正确使用引号和冒号一直是小学生的一个难点,也是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在作文或给已知(需加引号、冒号)句子加标点时,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漏加引号或冒号。如:妈妈对我说你可要努力学习呀!二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第二册课本第 62页 :“他画的人物……人们称赞说 :‘吴带当风’。”第 1 3 7页 :“陆游从小好学 ,他写诗回忆说 :‘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中国历史》第三册课本第 2 9页 :“数十年后 ,不仅‘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课本第 1 3 2页 :“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按规范的标点符号用法 ,上引前两例属直接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 ;后两例属部分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引文的标点问题@徐敏$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语时要加引号,这是显而易见也是容易掌握的,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往往很难把握相关的标点符号的运用。一、“说”的位置不同导致标点产生相应的变化老师在教授引号的用法时,一开始举的例子往往是某人说,后面说的话上要加引号,说的后面加冒号,这是很简单的。但是在见多了以后,渐渐地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例1:“你们今天到哪儿去了?”妈妈说,“到现在作业还没有完成。”例2:“我们已经把作业都做好了。”小明和小刚说。在这两句话中,前一个说后加逗号,后一个说后加句号都与平时所认为的后加冒号的用法不同,是…  相似文献   

7.
毛会珍 《辅导员》2014,(14):27-28
正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的一般方法是: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一般要把冒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引号中的第二人称"你"改为  相似文献   

8.
引号和引文点号连用的时候,点号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录人家的话,还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而定。前者,引文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之内;后者,放在引号之外。”一般的语法书都沿用这个提法。但笔者认为,这个解决办法是有问题的。首先,这个提法是矛盾的。完整照录人家的话,引文未了的点号就应放在引号之内,但  相似文献   

9.
检阅2004年各地语文高考标点符号试题,再回顾考前关于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总觉得有点牛刀杀鸡,小题大做。不就是那个不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了书名号,不就是选择问、连续问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问号,不就是与反引号相邻的那个标点是放在引号里边还是放在外边的事:有什么价值值得劳师动众做那么多模拟题?你看,就是反引号与句末标点位置关系,我们的教学把乱七八糟的标点现象,拿来反复训练了多少!一种标点规范、复杂的使用现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弄得复杂得不得了,考题一打开,方知这些伟大的苦心都是白费。老实说,在这样的过程中,“教”是对…  相似文献   

10.
每次在给同学们批改作文时 ,经常发现同学们在给“说”字打标点时 ,错处很多。现将如何给“说”字打标点 ,举几个典型例子 ,略加评析。1、不打标点作文时并不是一遇到“说”字都要给它打上标点符号 ,要看引没引用原话 ,引用了原话就打 ,没有引用就不打。例如 :只有我急得要哭 ,母亲却竭力地嘱咐我 ,说万不能装模装样 ,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 ,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2、用冒号如果引用了原话话 ,而“说”字写在原话语的前面 ,要用冒号。句型为 :××说 :“……”例如 :我说 :“……从王春林家来。”文章开头就说 :“我对荠菜 ,…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好!我是引号,你们认识我,了解我吗?我可不像我的兄弟逗号、句号那样形单影只呀,我可是由前后两个小双胞胎兄弟组成的噢。瞧!“”这就是我———引号。别看我小,我的作用可不少。不相信?好,听我给你一一道来。一、在人物说话时要用到我例如: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二、引用别人的话或俗语、方言时要用到我比如: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三、我还用在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上例如:⒈那个“人”字形的草棚,就是列宁的卧室。⒉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你们看,我引号的作用不小吧。对了!我还会变身呢!如果引号…  相似文献   

12.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标点使用不准确,就会影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下面就同学们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标点错误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例1“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句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在引用别人话语的时候,把“某某说”插在说话者所说的话中间,“叫起来”的后边就不能再使用冒号,而只能改用逗号。例2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高兴时就哭,悲伤时就笑,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句末的句号位置错了。如果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语,句末的符号应放在引号之内。凡是引用的话已经成为作者…  相似文献   

13.
引号     
我们引号家族兄弟两人,老大叫双引号,写成(“”);老二叫单引号,写成(‘’)。引号又有前引号和后引号之分,引号的前一半叫前引号(“或‘),用于引用部分开头的左上方;后一半叫后引号(”或’),用于引用部分结尾的右上方。当大家在使用引号的时候,必须记住双引号哥哥是两个(“”),单引号弟弟是一个(‘’)。而且要特别提醒小朋友们的是:你们在使用引号的时候,千万记住前引号不能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引号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你知道吗,我们引号兄弟俩还是非常团结的呢!凡事我们都讲求效率,讲求分工合作。如果在一句话中,引号里面还需要引号时,外…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编辑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号与标点连用时,引文末尾的标点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是在编辑学术论文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引号与标点正确搭配,对进一步促进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号本身的用法并不难,“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难就难在前引号前用什么标点符号,后引号下标点符号的有无及位置——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谈。一、对话中引号前后的标点符号对话中前引号前的标点符号,根据提示语(对话中提示说话的人及说话人的动作、表情、  相似文献   

16.
鲁迅《故乡》中的“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我这时很兴奋,怛不如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种际点符号。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一种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标点  相似文献   

17.
陈继民 《语文知识》2005,(10):23-24
一般来说,前引号与后引号总是成对出现。如果引文中的段落不是连续的,要在每个段落的开头用前引号,末尾用后引号。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编辑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号与标点连用时,引文末尾的标点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的问题,是在编辑学术论文时经常遇到的。正确使用引号与标点的搭配,显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持:聂在富) 转述和人称 问:第九册《基础训练1》有一道练习题,要求把引用改为转述,《教师教学用书》解释说,完成这类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二是要把“我”改为“他”。按照这两点可以顺利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可是后来遇到一些引用说法的句子,再按这两点去改就行不通了,这是为什么?例如: ①领导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你要树立信心,为国争光。” ②阿姨对我说:“这玉米棒子是两个农村孩子托我带给你的,还要我亲自交给你。” ③老师对小明说:“你要好好学习。” 信阳县洋湖乡中心小学史春国, 答:…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中的人物对话时,在“说”字后总会千篇一律地用上冒号和引号,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对话情境和内容,在“说”后活用标点。例如:1“.说”前直接引用人物原话的,在“说”字后面加句号。如,“国家困难时,提倡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老师告诉我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