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管察 《钓鱼》2010,(15):12-13
关于浮标的争论已经很多了,不管是援引《现代汉语词典》称鱼漂,还是按钓鱼人习惯称"浮漂",都不能涵盖目前已形成的浮标概念—由连接钓线的标脚,平衡坠、钩、饵重量的标身和显示鱼咬钩以及提示钓饵重量变化的标尖三部分组成,并连为一体的新颖鱼漂。然而,一是词典对浮标有专门解释,二是钓鱼所指的浮标说白了就是鱼漂的一种,只是区别于浮子的小和形状不规则才借用浮标一词,其词义限于“设置在水面上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英语诗歌的翻译不仅要求在意义上尽量的向原作靠拢,做到“信”和“达”,还要尊重原文的形式美和意境关,重在译“味”,即译出原诗的内在韵味(内在节奏)和外在韵律(外在节奏),做到尽量忠实于原作的“雅”。英语古诗中国古诗译法译出了白话翻译无法满足的诗歌风味,即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律美,又符合汉语的阅读美感,便于朗读和背诵,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诗歌的一条快捷而有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外语时,记忆词汇是较困难的,其原因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词的结构、词义的揭示以及词汇的习得等考虑不足。因此,了解词的结构、掌握词的意义和积累词汇是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每至年关,浓缩着一年大事要闻、国泰民生的流行语便逐渐浮出水面,近年来常以一种称之为关键词的提法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这种传播形式的流行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在林林繁杂的芸芸众事中高度概括出几个字词,让广大受众在这个信息爆炸得几近泛滥的时代,通过浓缩的少量信息来记住,乃至感悟、怀念,实在是有些道理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日两国为例,通过对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变迁的梳理,阐释这一领域上位概念的变迁存在不同形式,从而弄清了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论证了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6.
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之解说立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概念的属性是人的肢体活动,其种差是强化体能和非生产性。体育一词本身就是最具涵盖性且最适宜的专用术语,而身体教育一词则是蹩脚的汉语。体育的定义应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7.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概念和新的术语。通过对某些运动生化术语含义的研究,发现有些术语的翻译不恰当。以英文的supercompensation、depletion、performance、capacity和中文的运动(性)疲劳、全民健身、运动员选材和减肥等术语为例,指出在翻译专门术语时,既要了解该术语的词义,又要理解其专业概念及理论实质,更要符合英文的用语习惯,切不可根据字面意思而直译。  相似文献   

8.
英语动词的时态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结合多年教学体会,总结出学习英语动词时态的方法,供教练员参考。1时态的概念所谓时态是指不同的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要用不同的动词形式来表示,这种不同的动词形式就叫作时态。时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汉语所没有的。汉语中“工作”这一动作,运动“工作”,现在“工作”,将来“工作”,其写法和读音不会变化,而英语则需分别变成三种不同的形式,即运用英语动词的三种不同时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在运用英语语言时,随时注意考虑动词形式的变化。例如:Shelikes地讪吧h吵sh…  相似文献   

9.
隐喻概念"上"的英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英汉语中与“上”有关的隐喻概念的结果表明:隐喻概念“上”主要用来表达积极概念;此种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且差异尤为明显。这主要归因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理解与体验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词义时要首先考虑其文化背景,然后根据其上下文联系和搭配来确定词义。翻译工作如果忽略了文化背景的作用,就难以准确、充分反映出原文的意思,.甚至词不达意。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听课以及阅读一些报刊和教案时常发现有许多的老师用"心理障碍"一词来形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表现,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心理障碍"概念的不了解。以下就相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区分几种心理状态1.正常心理与异常(不正常)心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种形式。从句子结构上看,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但较兼语式更为精炼。具有这种用法的动词也称为“使动词”。使动词就是动词里暗含一个“使”的概念。凡是含有“使”的概念的动词就是“使动词”。判断一个词是否是使动词,就看能不能加进“使”的概念,与所谓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般将句子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话人通常都会使用长句表达。而通常情况下长句一般都有信息巨大、句型复杂的特点,因此汉语长句的翻译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故而口译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汉语长句,尤其是它的一些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口译能力,改善口译质量。根据汉语字典:“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而“长句指由许多单词和复杂的结构组成,表达多重语义的句子。”通常长句分为下三大类,既:简单长句、复杂长句和多重复杂长句。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一词作为外来词,其外延和内涵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其仍是学术界争议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11工程"重点院校中体育院系的称谓和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名中涉及的"体育"一词进行调查,并与其相应的英文翻译进行对比,进而分析被国内统一翻译为"体育"一词英译背后的不同内涵。调查分析显示,无论是在高校还是期刊中其名称的叫法上显得过于单一,并且大量使用"体育"一词,其对应的英文名称也仅局限于"Sport"和"Physical Education"两个词,且用法不尽相同。从中文名称的单一化表达到英文名称差异中显现的统一,这样的结论值得我们思考,随着"体育"一词外延的无限扩大,它已经承载了过多的重量,我国"体育"应该寻找更为宏大的词语承担起日益广义的"体育"概念。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斯泡特(SPORT)语源和早期词义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6,27(1):36-38,51
对sport这个英语词或概念的含义,我国体育运动界多有误解或曲解,这对体育教学、学术研究和体育运动政策法规的制订均有甚大影响,实在需要加以分辨清理。这里对sport的语源,中世纪的词义(通过对英文《TheBookofSport》的分析)进行了探讨,以期弄清sport词或概念的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的外语教学法 ,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对比法等几种主要流派流行甚广。翻译法作为教学手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 :以母语来教授外语 ,即在教学过程中母语与外语经常并用。例如 :说出一个英文单词 ,马上译成汉语。说出一个英语句子 ,马上译成汉语 ;逐句读一篇课文 ,然后逐句译成汉语。这样 ,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和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打交道。法国语言学家马尚说 :翻译教授法就是拿本国语去译外国语。翻译法把母语作为教学手段 ,着重笔头语言和阅读 ,重视原文学习 ,强调…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6):F0002-F0002
1.题名:要求简明、准确,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2.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或职位,学历或学位,研究方向等(请在首页页脚注明)。3.摘要:应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篇幅一般以200-300字为宜。4.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每篇可选取3-8个,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相似文献   

18.
概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元问题。着重运用文献比较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探讨。从词义比较出发分析素质、修养、涵养、素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推导出体育素质、体育修养、体育涵养与体育素养在词义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借助形式逻辑学的相关理论推导出体育素养的内涵是"以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为基础,个体在运用身体运动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素养。"为进一步从外延上明确体育素养概念,采取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的方法对体育素养概念的外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高尔夫术语中,“dog—kg”通常翻译为“狗腿球道”。经过对英汉词汇中“狗”所包含的文化差异的分析后认为,西方人用隐喻的形式将“dog-1eg”一词引入高尔夫运动术语中,映射的是他们对狗的喜爱,而通常中国人对狗都有一种厌恶的心理。因此建议“dog-leg”一词不宜直译,而提议首选用英汉词典中“弯曲球道”的译法,或者使用“勾型球道”、“弓形球道”来替代。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四字结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是人们喜欢用的一种精粹的语言材料.无论是汉译英中的四字结构的英译,还是英译汉中对四字结构的使用,都应遵循“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