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更是十分突出。如何杜绝这种同质化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何为“同质“?《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急切需要各种缓解压力的精神活动。娱乐节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娱乐节目本应是电视荧屏中一个充满新生力量的阵地.但仔细观察这些娱乐节目。大都在互相“克隆与模仿”。这种同质化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媒体的长远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的泛滥.对媒体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是指电视节目模式及其内容相近,甚至是相同。当下,电视节目的高度同质化是我国电视行业一个不争的事实。同质化现象的存在有各种弊端,但这些同质化节目依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可见,同质化的节目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对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降低运营风险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跟随大众潮流,模仿火爆节目,已成为诸多卫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同质  相似文献   

4.
程依 《新闻世界》2012,(9):70-71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电视媒介的广泛传播,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为例分析当下电视节目娱乐化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议程设置理论解析电视娱乐节目的内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娱乐节目因能在短期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快速提高收视率,逐渐成为各电视台抢占市场的法宝。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在中国电视界引领了"电视娱乐节目热"现象,而异军突起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娱乐节目,使娱乐节目热播的现象达到高潮。如今娱乐节目虽有综艺类、益智类、速配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样式,但节目鱼龙混杂。拿来主义的克隆抄袭、走低俗媚俗路线、同质化节目一哄而上围抢收视  相似文献   

6.
刘枫 《新闻爱好者》2010,(10):78-79
电视节目内容高度同质化已是我国电视行业一个不争的现实,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但大体以贬为主。我们从学者所写论文即可看出这一点。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关键词“电视节日同质化”.符合要求的共有46篇.其中以同质化为题的达十余篇,分别为《突破电视新闻栏目的同质化瓶颈》、《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中国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化竞争现状与思考——以“南京电视新闻现象”为例》、《凸显思想提升主题——试论民生新闻避免同质化竞争的策略》、《理念创新应对电视节目同质化的有效措施》、《解决电视综合新闻同质化的两条思路》、《斛密电视同质化现象》等。  相似文献   

7.
正调查显示,电视观众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反感和负面意见更多地指向缺乏创新的同质化现象。《中国好声音》成功之后,中国电视节目如何深入创新、突出个性的问题,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选取四档中外真人秀综艺节目并做内在分析,旨在透视"本土化"创新与再造的趋势。《Running Man》:老牌综艺节目情节设置的瓶颈时长90分钟的游戏类综艺娱乐节目《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栏目《星期天真好》的一个板块,自2010年7月11日起韩国时间星期日17:  相似文献   

8.
赵尚 《声屏世界》2007,(4):18-19
对于过去的2006年,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视选秀年。这一年,全国各地省级电视台推出了数十台选秀类娱乐节目,如《我型我秀》《超级女声》《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第一次心动》等,它们在激烈争夺收视份额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尽管如此,许多人都已经认识到,由于节目缺乏创新、负面新闻不断、商业气息过浓等原因,电视选秀类节目总体上已经开始黯淡。“目前电视内容的同质化只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海外电视节目的学习,可以缩短与国际电视产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陆浩 《视听纵横》2009,(3):83-84
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后遇到了瓶颈。基于这一现实,电视节目模式创新,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受众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信息时代,依靠一个点子、一个技巧所制作的电视节目,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于是,研究世界电视发达地区电视节目制作规律,借鉴电视发达国家电视节目模式,并由借鉴步入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近年来,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凸现,娱乐节目在当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和水平,成为近年来成长速度最快、质量稳步上升和品牌建设走在最前列的一个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卫视的综艺节目大概200档左右,但是文化内涵的缺失,传播模式的单一,抄袭成风,缺乏创新,甚至不少娱乐节目出现低俗的倾向,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令人堪忧。笔者将对中国娱乐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展开论述。二、中国娱乐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节目形态同质化,节目内容低谷化,传播内容“审丑化”与“弱智化”、传播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普遍的诟病。  相似文献   

12.
在两大王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遭遇大肆仿制,吸引力衰退的压力下,湖南卫视为了巩固其国内娱乐节目的领先地位,催生、炒作出了时下最有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在全国电视节目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这种另辟蹊径、敢于吃螃蟹的举动,不仅与湖南卫视的频道定位相符,也适应了当前电视栏目的制作观念。然而从节目的运作和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看,目前的《超级女声》只是法律注册的商标,作为品牌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媒体观念的转变——《超级女声》诞生的前提过去,媒体一直简单地充当党的喉舌,传达…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是伴随着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出来的.同时作为媒体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同质化现象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在孕育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相似文献   

14.
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品种,电视研究人员曾将电视节目分为娱乐类、信息类、教育类、艺术类、少儿类等几种类型。在国内,对娱乐节目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认识,但该类节目却日益受到媒介人员的重视。1998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高潮,而且广告效果极好,而今,就是在《快乐大本营》的发源地湖南,一个省里参与娱乐大战的电视节目竟有十几个之多。由此,深入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轰动效应及其面临的竞争环境,对娱乐节目今后的发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电视娱乐…  相似文献   

15.
王昇 《今传媒》2012,(8):121-122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多人主持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正大综艺》。时至今日,多人主持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名为"主持群"的特定的主持人配置形式,且这种群体主持形式在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普遍存在。本文将对主持群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且梳理出主持群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优势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李岩 《记者摇篮》2012,(10):35-36
纵观当下电视节目收视率,除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非娱乐节目莫属。无论从收视率来讲还是从节目形态的多样性趣味性来讲,娱乐节目都是最被受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对一家电视台甚至是整个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俨然已成为卫视之战中的核心竞争力。一、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与现状1.电视娱乐节目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1990年3月14日的《综艺大观》为开端的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观众以纯欣赏的角度看节目;以1996年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和1999年开播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观众可以参与到其中进行游戏、竞技、表演、搞笑等等;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它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快地了解社会的转变,同时人们也在寻求电视在其他方面的功能,由此电视娱乐节目产生了。娱乐节目的产生,让电视的功能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与此同时,我国的娱乐节目开始出现同质化的发展倾向。本文主要对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娱乐节目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杨 《今传媒》2015,(3):98-100
近几年,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深陷"引进+模仿"之模式。"同质化"的节目让观众进入了审美疲劳期,急需创新性的节目来打破这一现状。2014年8月23日,东方卫视力推的新娱乐节目《女神的新衣》首播并取得了在CSM34城市中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三,网络24小时点击率第一的好成绩。本文将通过研究《女神的新衣》在模式、内容、技术、互动方式方面的创新,进而分析其给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DV作为一种简便、低成本的影像记录方式,它的流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我们已经能强烈的感受到,DV创作活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力,一个新的影像创作的时代的已经到来。对于DV这个概念的解读,除了Digital video这种记录方式和记录设备之外,还有DV创作活动和DV创作风格两层含义。如果用时下在电视节目中的现象来来注解这两个含义的话:DV创作  相似文献   

20.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是以情感故事、调解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纪实性电视节目。高鑫在《电视纪实作品创作》一书中指出,这种电视节目"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的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内容。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