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从建队开始要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教练在建队之初,从选拔阶段开始,就应与班主任沟通,对家长和学生做好宣传与沟通。明确告知家长和学生,某项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运动队在不同年级的不同训练和教育目标。并通过充分沟通,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到学校运动队在每个年龄段的训练时间、假期集训时间,需要掌握怎样的运动技能,参加什么级别的比赛,进行怎样的考核,在不同年龄段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其哪些方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每个职业人几乎人手一台电脑,正事之外,它还有个派生的结果,就是QQ、MSN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迅速在办公室蔓延。方便是方便了,不过,这种即时沟通方式,也有不少弊端,它们究竟是我们的职场助手还是职场杀手?  相似文献   

3.
沟通是教学的一种行为表现,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合适的语言抓住学生、用有效的肢体语言暗示学生,是实现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五个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那么,体育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有哪些好处呢? 一、与学生一起活动,有利于师生思想感情的沟通。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跟其它学科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而且要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沟通的互动过程,无论离开教师和学生中任一方的积极参与,结果都会失败。贯彻人本教学原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思维方式。本文就教师如何才能通过坚持教学中的人本原则以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了适当阐述,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提出教师应该树立的观念和应该具备的相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既是沟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又是沟通的艺术。现以引导学生进行耐久跑健身为例,用具体的案例来诠释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三步"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拉丁方设计是一种多因素、多水平的科研实验设计。在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应用并受益。农业科学实验,医学实验较为常用,国外甚至用于市场实验,以研究货币流通规律。拉丁方设计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尚未见报导。但据我们在科研实践中的体会,认为拉丁方设计完全可以用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运动医学等体育科研中。例如,我们在运动训练中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几种训练手段,哪一种对提高某种素质有效呢?在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中,哪种训练强度对他们最合适呢?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不同体质的学生,做哪些不同练习对提高体质的效果最好呢?等等。所有这  相似文献   

8.
球博士     
改11分制以后,单打决胜局中一方打到多少分时应交换场地?如果要实行轮换发球法,一局比赛进行到多少分钟时方可实行?实行轮换发球法后,接发球方进行了多少次合法还击得一分?  相似文献   

9.
<正>一、沟通前用心准备案例描述:双胞胎小罗兄弟俩身体素质好,学习也比较优秀,体育教师A选他俩进入校篮球队训练,可是他俩常常迟到、早退。体育教师通过了解,发现问题出在家长方面:家长希望他俩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不支持孩子去训练,怕耽误学习。A老师决定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请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篮球训练。怎样沟通呢?同事给他支招:1.夸孩子。从学习、纪律、习惯、品德等方面(最好从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那里全面了解)夸学生,表明体育教师关注其孩子成长,为进一步沟通做铺垫。2.灌输好理念。除了学习外还应让学生多会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前奏好前奏曲,制订安全预案案例:体育课遇上大雨天,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下午,体育课改在室内上,下面我们进行掰手腕比赛好不好?看谁是今天的‘腕力王’!"听到教师说要组织掰手腕比赛,学生顿时欢呼起来,尤其是男生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比赛过程中,有组学生因为一方用力过大,导致另一名学生的手  相似文献   

11.
128.守门员在球门区外拍运球时,攻方队员可以做合理冲撞吗? 答:只要攻方队员的动作合理,符合规则是可以的。 129.开赛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挑边”或开球权,有一方队长未到怎么办? 答:比赛应按时进行,缺队长的一方可让其他队员代表来“挑边”或开球权。 130.裁判员以鸣哨示意甲队开球进行比赛,而开球队的前锋因为还有一个同伴未到而不愿开球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体育课中的两个主体。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二者之间的沟通与呼应极为重要。因此可以说,一个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及进捕捉到学生心理变化,搭建起合理的沟通桥梁,并在沟通过程中始终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不同对象及不同的教学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随时掌握并纠正沟通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成为衡量体育教师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合格胜任的体育教师,教学中沟通技巧与能力的自我提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及其类型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有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师生的双向沟通表现为教师多倾向于使用教学语言、体态表情等交往手段向学生讲解知识、技术能力和灌输观念,同时也注意学生对教学的反映或要求。这种沟通虽然传递的信息大、速度快,但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沟通,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实施交往型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交往型学习的重要价值交往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认知与交往是共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经历集体智力活动的阶段。同时交往对于学生的发展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主体意识的形成,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合作精神等等。因此,交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二、实施交往型学习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的发展必须以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交往学习必须让学生主体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经历不同的心理感受,达到促进交往之目的。2.自主性原则交往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5.
张祝平 《精武》2012,(15):51-52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以教学改革为挫心,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则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它集中反映了时代和社套对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知识站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构成教学的两个要素,能满足学生“学”的需要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被专家定义为是“教师通过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氛固,主动积极地引起、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教师用探究的方式展现、铸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为特征。”而合作、交流、沟通以及对知识的体验与运用同样也是连到理想教学效果,优化和完善教学质量的有效方珐与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读陆生宁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这些事也曾发生在我身边。记得有一次上级抽测,校长让我去给学生传递答案,当时我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弄得校长很没面子,以至于以后校长总看我不顺眼。但是无论他怎么对我,我的心里始终是坦然的。正直的人有时候是不太受领导喜欢的。当然这是教师和领导之间的事,但这件事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试想如果答案传递成功,学生的成绩是"提高"了,但是学生们怎么看我们呢?对他们的心灵又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学校本来应是一片净土,不应该被污秽侵蚀的。结果是我没有传递答案,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守住了我们教师的尊严,学生也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并接受自己的成绩,然后再去努力,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陆老师在给学生改成绩这件事上,及时与家长沟通,体现出了巧妙的大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是鲜活、生动而富有个性的,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思维,不同年龄、学段、性别的学生对教师都有不同的期盼,这些期盼是学生与教师取得沟通的纽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能没有关注到学生对期盼的渴望,因此,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并不像心中预想的那样,发现与学生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调查稿件,让体育教师更多地了解一下学生内心对我们体育教师的期盼,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适应学生的心理及个性的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引领学生,驾驭课堂,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并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以缓解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愉悦人的身心。不良的沟通则会使人产生误会,对话气氛抑郁沉闷,严重时双方沟通不畅,形成隔阂,老死不相往来。正是由于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施教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应做到"六宜六忌",充分发挥语言的育人功效,调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3):76-7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分解为与人交流能力、团队合作分工能力、团队执行协调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通过体育拓展项目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群英拉票战     
小茼 《体育博览》2008,(12):76-76
《体育博览》杂志与雅虎体育频道联合主办,北京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08健身教练"群英会"已于2008年10月正式拉开帷幕。旨在充分挖掘精英教练,促进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健身消费人群三方的互动与沟通,树立科学合理的健身消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