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题的分值一般在25%~40%之间,是决定考生语文分数高低的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摸索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分析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阅读题是“三种文体”并重,课内课外兼顾,取材范围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课内则是基本课文中相对独立的“核心语段”;课外材料多为文艺读物、浅近的科普作品等。其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变化明显,从原来的以课内选材为主,发展到课内外结合,到目前的以课外选材为主。现代文阅读取材范围的变化是中考语文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重点分析课内课外的选材问题,试图通过对收集到的1999~2004年156份中考语文试卷的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具体探究近几年课内选材的概况、课内选材的主要方式以及课内选材测试点命题的主要做法;课外选材的内容特点、热点内容以及课外材料的“撞车”问题。一、课内选材问题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内选材概况。通过对156份中考语文试题的统计,来考查1999年~2004年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理念和背景下,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开始悄悄变脸。如浙江省宁波市的语文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语段全部来自课外的文章。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在宁波市语文教师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叫好者有之,不满者有之。究其原因是现代文阅读的语段不考课内文章后,一些教师长期赖以生存的以考试为指导、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一瞬间轰然倒塌,于是陷入了教学迷惘之中,产生了现代文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想法。上课开始走过场,转而研究答题技巧。殊不知这正是本末倒置,我们不否认答题技巧的重要性,但那只是应试的需要。应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原来由于现代文考试语段来自课文,教师不敢放手课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革新,选择题中删除了课内阅读语段,取而代之的是课外应用文体,并将课外阅读中的一道笔答题替换为综合选择题,以及对名著阅读的重视无不意味着,考试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这一趋势,并提出了课外现代文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题的分值一般占 30 %~ 4 0 % ,且呈上升趋势。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摸索其解题思路 ,探究其解题方法。分析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我们可以看到 :现代文阅读题的内容是“三种文体”并重、课内课外兼顾 ,取材范围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课内是基本课文中的“核心语段” ,课外材料多为文艺读物、浅近的科普作品等。就其题型而言 ,有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等 ,且目前有偏重于主观题的趋势。解答现代文阅读题 ,可以按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一、通读全文 ,把握大意先要认真阅读材料 ,读懂正文。阅读时 …  相似文献   

6.
李瑞 《成才之路》2014,(17):32-32
正一、阅读识记中考重视阅读,一是基础知识比重进一步缩小,而且涉及的多为背诵及文学常识;二是课文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目前考课外篇目,就是考阅读知识;三是由客观性试题转向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主观性试题,而且答案并不唯一,只需言之成理。因此,现代文课外阅读实际上已成为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以考试为例,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阅读试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考查的项目多,运用的方法灵活,是考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考生往往在这方面失分较多,不少教师对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复习工作也感到棘手,对如何才能提高应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速度与效率也就成了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就中考阅读题的走向及备考措施略陈管见,以引高见。纵观近三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有以下几个走向。 1、课内与课外结合从90年起,全国31个省市,就有20个省市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开始向课外延伸。一般是以课外同等程度  相似文献   

8.
白凌志 《学语文》2005,(3):27-27
中考现代文的阅读走过了一段很长的历程,为了突出和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现已呈现出由部分课内到完全课外的趋势,因此研究现代文阅读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那么,现代文阅读空间考查什么?如何指导学生备考?笔者试以2003年、2004年安徽省及其他部分省市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为依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相似文献   

9.
在中考复习阶段,特别是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要重视对课文的复习。毋庸讳言,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现代文阅读考查这一块,课外文段攻城掠地,课内文段几无藏身之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课内文段已从1999年的44%下降到2004年的只占6.9%,2005年则不到2%。结果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到浩如烟海的课外文段中进行无休无止的训练,由此出现“课文无用论”,并波及初一初二师生。时下,毕业班基本上已进入复习阶段,笔者在此大声呼吁: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要重视课内文段或篇章的复习。一、课文复习的必要性课文,是教材编写者依据《大纲》或《课标》在众多文章中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测试的一个重点部分,一般选取三大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分成三段独立阅读。纵观近年各地、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一选文课外多于课内近一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文,大多选自课外,课内选段越来越少,几乎不到1/3,像去年河北、南京等地有三段选文都来自课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文阅读命题的材料看,尽管近年来呈现出偏向课外的趋势,但由于义务教育的特殊性,选用课内语段作为阅读材料的试题仍屡见不鲜。这样,一方面促使教师能更好地依纲据本,重视课文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暑假,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校全面展开。面对全新的教材、全新的教学理念,许多同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中考语文阅读材料均选自课外的改革,给课内现代文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疑惑。因而该如何对待课程改革后教材中的现代文,用什么方法上好现代文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正>《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语文》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在150分卷中占约30%,分值约45分,可见现代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再加上阅读考试课内外材料比例逐渐由30:70改为20:80,很多教师不得不改变复习策略,尤其是在如何增加课外阅读上颇费工夫。我认为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把握好现代文各类文体的特点,在教学中多从情感教育入手,启迪学生多做思考和体验,就可以达到有效的阅读效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教学理念提出后,我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相继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学生读文章,自己谈读后感,自己找疑点,互动讨论,共同品析文章“美”点等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课外现代文的阅读,也与近些年的中考题型相吻合。中考试题中现代文阅读来源于课外的导向,使中学语文教师敢于放开手作出改革教学的尝试。然而让我们不敢放手去改革教学的是文言文。许多省市中考文言文阅…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阅读题是考题中的重头戏。随着语文中考改革力度的加强,有若干地区已出现只考阅读和作文的中考语文考试方法,更加突出了现代文阅读的地位。为了高效率地组织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我们先要注意明确重点、分析难点。有如下内容是重点:1.从篇目看,基本篇目课文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语义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阅读教学已不再局限于课内的几篇文章了.遵照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中关于中考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的精神,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课外文字材料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7.
朱玲娟 《教学月刊》2006,(12):53-5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中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的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来自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考查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阅读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中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历来被同学们视为难点,因为它题型灵活多样,考点繁多,加上考课外语段比课内的要多,同学们对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现代文的复习篇目多,知识点繁多,而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仅有14分左右,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现代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现代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现代文有它自身的知…  相似文献   

19.
高考指挥棒指挥着高中教师对课内阅读的处理,我不止一次地听到高中学生谈到他们高中的语文学习,在对课内阅读这一块的处理上让我有些吃惊。他们说他们的语文教师在对语文课本上那些精读课文分析时,往往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一学期的课文讲完,到最后也不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说实话,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他们就跟着老师在“题海”中遨游,真是有些索然无味,一学期下来,真的有些茫然。因为课内的阅读内容不作为考试的内容,谁还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讲析呢。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影响,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也纷纷效仿,对课内阅读板块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这两年各地中考的现代文阅读呈现出了可喜的变化,成为中考试卷上的亮丽风景。其突出表现是,很多地区的阅读材料由课内一统天下而变为以课外为主,甚至全部取自课外。下面,我们主要就中考记叙文阅读的有关方面作些阐释,以期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一、选材导向。就这两年各地中考命题看,许多省市选取的记叙文阅读材料,都注重营造人文气氛,注重材料本身蕴含的教育意义,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谢谢老师》能唤起考生对老师的深深敬意,《悠悠寸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