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社会体育专业社会需求及职业素养要求,促进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平滑对接,对社会体育专业社会需求及职业素养要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及开放式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与营销人员、竞技体育科技后勤服务人员与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等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社会需求,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及职业素养要求达不到社会要求,导致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提出利用体育系统优势资源,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进社会上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与体育系统单位、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及企业培训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以开放合作办学模式来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及行业职业素养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审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育社会工作方向暂不易作为职业方向培养;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依据说明,对运动技能关注不够;多方向和多头开设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继而影响学业修读和就业.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培养方案雷同,培养目标定位较高,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体现培养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失衡,实践内容狭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学时数不够等是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准确定位于市场,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依据把教学实践贯穿始终,在专业定位上要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各高校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从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体育教育专业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如何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高校体育教育要强化体育教学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指引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索职教体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一年的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以学校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模块的体育游戏、拓展训练及徒步的活动,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拓展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崔柯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7-138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注培养实用型人才,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很难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也要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专业制定体育项目,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工作作铺垫。目前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及时改进,制定合理的措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体育教学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研究认为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培养学生职业需求的特需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力等品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转变体育教育的职能,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宏观政策、社会需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经验、我国培养大中专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历史及我国体育院系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在我国现阶段体育院系中开设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均已具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使该专业的课程方案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不乐观。因此提出社会体育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以便更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出发,纵观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遵循“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走“优化”与“重塑”之路,即要体现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卓越性,体现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性,体现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以及体现地方差异的特色性,以实现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培养方案雷同现象相当严重;培养规格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职业教育缺乏。研究认为: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或地理区位优势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专业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兼顾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提出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别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方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不同教学模块,培养市场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培养人才时,以普修课程为平台,重点培养学生个体的不同多元智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开设"1+1+1"(多元智能教学+主修模块+辅修的模块)的模块教学实现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特定岗位所具备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分层培养,实施对学生通识能力、综合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位角度剖析了中国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现状及竞合的生态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竞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本科专业竞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旨在寻求中国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竞合的理论与模型支撑,以实现生态学与我国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竞合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学好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主要分析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构建非专业素质的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改革模式,被引入高职体育课堂,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活动可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对推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研究等方法对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指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和社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实际现状。建议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重新定位思考,打破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找准自己的培养特色和差异性,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开展社会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精神面貌,还能够提高参与人群的身体素质。本研究就是以山东社会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为对象,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线,结果显示:我省参与社会体育人群有明显的职业差异性;基础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求,老化现象严重;参与人群缺乏对健身常识的了解,专业社会指导员严重缺乏,体育组织和社团建设不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