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脚和膝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于近身撞击,脚法宜于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结合成诸多连环腿法。北派武术在临阵对敌时,注重膝、脚的有机组合,连续进攻,突出发挥了腿技的强大威力。膝、脚连击具有动作简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散打运动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现代散打运动中普遍存在:防守反击多,主动进攻少;中小级别运动员以腿法和组合技术动作为主,大级别运动员以拳法和摔法技术动作为主;"贯拳"和"鞭腿"在所有的技术动作中使用频率最高;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步法单一;高分技术动作、新技术动作使用少;比赛中缠抱过多,运动员普遍体能不足.  相似文献   

3.
采用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操普修课采用动作分类组合技术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体操同类结构动作中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为主线,以强化断面基础动作为突破口,采用动作分类组合模块进行体操普修课的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数量和技能评定成绩,并能提高学生的保护与帮助等能力.  相似文献   

4.
邓许庚 《武当》2011,(6):35-36
真正的武技应当是在实战中能取胜的技法。要想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时就应加强实战能力的训练。而实战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步骤和方法的。一、提高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是指训练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它包括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多用性和组合性。(一)连贯性技术动作的连贯性,是指具有把单个动作连接使用的性能。例如,拳法、腿法、摔法的连接使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运用以单招技术为主,以组合技术为辅,单招拳法技术对比赛的胜负有着决定性作用;组合技术以2组合为主体,其中,拳法组合注重上下结合,拳腿组合较为全面,但存在着运用能力不强、特长技术不突出的缺点,摔法组合成功率较高,是组合技术的一个“亮点”;女子组手运动员在犯规方面存在“过度接触”过频、技术使用不当较多等问题;对空手道组手规则与武术散打规则进行了比较,两者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对技术动作的“控制”上,前者要求“寸止”而后者注重“重击”,从而导致不同项目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特征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薛强  陈辉  刘涛 《中华武术》2006,(10):52-53
我们曾经介绍了泰拳肘法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肘有“肘过如刀,犀利无比”的说法,而膝法在近身、中远距离中应用得也甚广,对膝便有“通天膝,火箭冲天之势”的说法。本期将介绍实战中如何运用膝法应对常见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周凯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7):612-615
目的通过竞技健美操技术规则及项目技术发展特点,来探析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2013~2016版与2017~2020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竞技健美操发展更加注重自身项目表现的难和美的技术特点;对体能要求调低的同时更加强调提升技术组合的多样性;修改了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编排,强调操化动作的重要性;降低难度组选择要求,使竞技健美操适应更多人群的同时更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其不同技术动作组合预见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显示:散打运动员在不同的预见能力条件下,实施接腿摔技术成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接后鞭腿成绩高于接前侧踹腿成绩;鞭腿作为主动进攻的技术使用应变为防守反击使用,鞭腿的使用尽量结合组合动作技术来运用,鞭腿、侧踹腿在进攻时要注意打击高度上的变化;不同高度腿法动作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认为: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摔法的运用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业余武术训练进行研究,武术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其武术兴趣,加强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注重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处理好组合技术练习和成套练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0.
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 ,是一项重要的、非常实用的攻击性很强的篮球基本技术。此项技术动作主要由蹬跨、转体、探肩、推放球和加速几个环节组成。在教学中普通学生往往不能较好的掌握此技术 ,尤其是组合运用情况不好。在教学中 ,往往存在着走过场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一、应注重持球突破前的身体姿势及动作持球突破前的身体姿势及动作 ,对加强学生突破意识培养 ,以及掌握突破的时机至关重要 ,所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接球后“三威胁”姿势的形成。所谓“三威胁”姿势 ,是指学生在准备突破位置接球后 ,立…  相似文献   

11.
散手运动中摔法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手运动员由踢、打、摔三种技术组成的。摔法是散手实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地使用摔法动作,对散手比赛的胜负有着关键作用,笔者提出在进行训练时必须根据摔法技术动作的快速性,没有固定把位的特点来进行身体训练、基本技术训练、摔法组合与技术心理训练,方能将摔法练好。  相似文献   

12.
防守反击技术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实用性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比赛防守反击技术的实战性表现形式以及影响防守反击技术的发挥因素,如何更好地使散打防守反击技术在比赛中得以运用,使之更具实战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心理素质、实战经验对散打防守反击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和实战训练;注重战术思想的培养;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牟狄 《新体育》2023,(2):41-4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前八名队伍成套中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并分析成套中旋转类动作在成套中的动作数量、类型、动作结构以及编排对比等数据。结果表明:一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占成套动作比重较大,并且组合的运用以及完成的情况对竞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唯一决定成绩的因素;二是旋转类动作的类型相对单一,衔接动作也较为单一,需要更加的多元化,多增加衔接动作以及创新动作;三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的完成大多数为集体完成,各队需要在编排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提高成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第21届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参赛技术动作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冬  王猛 《冰雪运动》2009,31(5):54-56
为备战2010年冬奥会,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7~20届冬奥会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决赛技术动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获取奖牌需要掌握主流难度系数的动作组合,获取金牌需要掌握最高难度系数的动作组合,动作完成质量应达到90%以上。指出第21届冬奥会女子决赛动作组合难度系数均数还将上升,波动范围降低,为冬奥会备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称为角力、角抵、相扑等,有着丰富的摔跤手段和技巧,对运动员瞬间近身的反应及技术动作要求较高。当前英式七人制橄榄球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橄榄球运动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技术动作尚未形成专业体系。橄榄球运动员技术动作方面一直处于模仿学习欧美国家阶段。本研究将英式橄榄球这一舶来运动与中国传统项目——中国式摔跤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据其结果建议:发挥中国式摔跤优势,针对中国橄榄球运动员特点,努力提高比赛中的扑搂成功率,以此夯实竞技能力水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12年以来的有关武术方面的论文、论著,观察、统计全国散打锦标赛,特别是200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录像资料,并聘请专家、教练进行效度检验调查问卷,对武术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界定了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明晰了各类组合动作中的高频和高分组合的发展趋势,为散打技术、理论体系构建完善和科学有效地进行散打组合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曾黎 《体育师友》2006,(2):62-64
1前言动作组合的多样性是排球技术运用的基本特征。组合技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个技术动作有机衔接、巧妙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殊技术群的总和。在排球比赛中,“四攻”战术系统的形成,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动作组合而成,每个比赛回合中都不是单一技术的运用,而是一种组合技术的综  相似文献   

18.
马健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6):105-106
采用录像观察分析法,对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得分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摔法是散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靠身抢摔、换位抢点摔、顺势借力摔等是主要的得分技术;在运用摔法技术时要做到快、准、巧.建议:摔法技术训练要从实战出发,才能提高摔法的技术;摔法应与拳法、腿法等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9.
抓举是举重比赛中的第一个竞赛项目,又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项目。抓举技术掌握得好,对增强运动员的比赛信心和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一些基层体校的举重教练员,越来越不注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训练,特别是抓举中关键技术——“发力”动作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膝上拉抓组合动作的训练研究,探讨改进抓举发力技术动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2009-2012年体操新规则执行后,第41、42和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中选手所使用动作的难度、类型以及完成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至少一个6.3分以上的高难动作的基础上,保证动作完成质量和提高落地稳定性是取胜的关键.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的主流动作类型是踺子后手翻类、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和前手翻类;踺子后手翻类结合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是绝大多数优秀选手的两跳动作的最佳组合,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两跳动作组合方式也呈现多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