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亲情友情、人格修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等。  相似文献   

2.
文化乃社会历史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人类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合整体。文化转型是指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所谓精神文化是人类物质生  相似文献   

3.
论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教学与管理》2009,(11):103-104
提到文化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社会科学才有文化所讲,而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讲文化,是没有什么好讲的.这种观点是很错误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现象之所以成为文化,必有其特殊和稳定的创造群体、特殊的语言符号、相应物质和精神的产品、社会组织以及广泛的人类共享群体等,并且能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此意义上看,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模拟话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 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学认为,文化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文化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称,包括宗教信仰、行为方式、语言、礼仪、艺术、技术、服装、烹饪方法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6.
任风 《成才之路》2010,(33):I0002-I0002
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个充裕的物质世界,更需要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追求和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作为人类灵魂的家园和人类心灵的港湾,对社会和历史具有能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基础上,我们应关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就体现在人类对其所面临的两大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改造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之中。人类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即物质文明,对精神世界进行改革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物质尺度,精神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精神尺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是人类社会文明在不同方面的体现,其本质规定性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限自然状态相区别并且反作用于自然界的社会状态。这种状态表明人对周围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能动关系,表明人把自己跟周围环境区别开来的…  相似文献   

9.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文化、思想和社会风尚发展情况的反映。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神文明则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进步和提高。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内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批评所倡导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类应该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求。人类的自我拯救之路是"勇敢的承担起人类的生态责任或使命,追求尽可能简单化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重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谐"。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士兵之家》(《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中刻画了主人公克莱勃斯战后回乡的生活。因为残酷的战争不仅造成了自然生态危机,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世界对克莱勃斯不断摧残,使他逐渐陷入孤独、苦闷、恐惧中,丧失了信仰,最终走向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三教鼎立,相辅相成,争奇斗艳,从而造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民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思想史和文明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它们已经、而且还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人类在自身的进化中,逐渐形成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社会支柱;就整个人类的实践来看,精神文明则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宗教和信仰的诞生,便是精神文明高度成熟的标志。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实现,精神世界又是物质世界的升华;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和信仰也在发生着革命和剧变。  相似文献   

13.
张建芳 《考试周刊》2009,(30):176-176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生命活动伴随着化学反应:化学科学的发展给这个世界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物质.使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多姿多彩。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包括其周围的社会生产中),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新课程要求的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4.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何谓文化?《辞海》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据此可以把校园文化概括为在整个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屡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增长,由此而引起的审美要求更加强烈。于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也迎合着这一要求而变化。小至钢笔、钮扣,大至汽车、楼房,都随着人类审美心理的发展而不断地出现新的样式。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动态结构,技术美是这一结构的重要支柱。拿  相似文献   

16.
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奋斗目标中,富强、民主又是同文明紧密相连的,可见研究现代文明问题的现实意义之巨大.为此,本文拟对教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以及教育自身的文明问题作一些初浅的思考.教育与现代物质文明文明是个历史概念,与蒙昧、野蛮相对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表现了文化进步的程度.人类文明首先反映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但时下流行着一种误解,认为物质财富的富裕就是物质文明.其实二者不能等同.物质匮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然无以言文明;但仅仅拥有物质财富,也难说是有了物质文明.就文化的本性而论,文化是人的创造品,它一方面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人的本质在对象化过程中的改造,即人自身的文明化.因此,是否有物质文明,就不仅仅以物质财富的富裕程度来衡量,而且应该用人是否文明地创造和享用物质财富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文明的实质不在于富裕本身,而是富裕背后所隐含着的发达的人类科学、智力以及人的价值选择.所以,物质文明是凝结着这些精神成果的物质财富通过人们合理地创造和享用而充分、生动地得以展现的.  相似文献   

17.
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他的这句话肯定了数学理性精神的价值,因为理性精神本身就是数学的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还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18.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即人类劳动创造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 ,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 ,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 ,而且变化节奏较快 ,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快的特点 ,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等意识形态文化 ,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 ,它与自…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物质财富积累程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等。农村成人教育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必将为农村物质生活最终达到小康水平作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化乃社会历史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人类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合整体。文化转型是指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所谓精神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直接产物,如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组织机构,都是精神文化的内容。文化的最深层结构是价值观念系统,它广泛地渗透于文化诸要素中,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类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