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光钍 《新教师》2023,(9):28-29
<正>《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由于农村小学对小幼衔接缺乏科学的认识,小幼衔接工作出现了割裂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进入一年级很久还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甚至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因此,积极探索小学生入学适应教育,帮助他们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种牵牛花     
气候开始变暖了,女儿接到了二姨从中国发来的伊妹儿:“春天到了,我们订个日子一起种牵牛花吧”这是女儿和二姨之间的特别约定。两年前,为了参加女儿的小学入学仪式,二姨来日本小住了一段时间。樱花开了又谢了,女儿的小学生活开始纳入正轨了。但最初的一段时间,新入学的小学生们  相似文献   

3.
嘱咐小华四件事小华的爸爸妈妈知道,虽然女儿对小学生活有了强烈的响往,求知欲望有所激发,对学习开始产生了兴趣,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将会发挥作用,但是,上小学,当一名小学生,毕竟和幼儿园有较大的差别。小学生活要求小学生独立性强,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生活内容、特点和规律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华入学前,还要准备好四件事。1.过马路从小华家到小学,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怎么办? 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从六月份开始,小华妈妈每个星期天必定抽空带女儿“预习”过马路,在实践  相似文献   

4.
小学是学生们入学的起步阶段,小学生们尤其有自身的特点,这是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们所不同的,由此看来小学班主任们的工作在相比之下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们负责,对他们的家长负责。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把我们的小学班级工作做好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小学班主任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和魄力,妥善解决好小学班集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促使小学生们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容和要求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2.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情况分析我班多数孩子向往当小学生,对自己即将上小学感到很高兴,但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却知之甚少。有少数孩子由于家长经常提醒上小学后学习的艰苦,心理上有点紧张,害怕上小学。另外家长对孩子的入学重在学校的挑选和物质方面的准备,对孩子入学前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注意的较少。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设计了本活动。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重点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知道一些写信的基本常识。 2.三用机三架,录像机、  相似文献   

6.
如何充分运用小学美术教材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美术素养,这是我多年来思考的问题。一、三个矛盾 1.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农村单一的生活实际相矛盾。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编者注重通过"玩、想、说、写、刻、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但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的圈子狭小,视野窄,对教材上的内容缺乏切身体验,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正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情况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入学前,可以让孩子先多接触一些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生活等情况,从而对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有足够  相似文献   

8.
何芸 《家教世界》2013,(2):25-26
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大班孩子们来说,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就要画上句号,而就在眼前的小学生活则充满了神秘和挑战。在这重要的过渡阶段,良好的"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将尝试建构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桥梁,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为幼儿地快乐入学开辟一个崭新、愉悦的天地。帮助幼儿激发他们入学的愿望,减少对入学的恐惧感,更好地做好迎接崭新学习生活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从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系统学习的小学生活,入学是儿童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最初入学适应会对儿童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态度及以后社会作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年级》讲述的是一群小学新生进入校园之后的生活故事,从学生、老师、学校、家长多方互动探讨一年级启蒙教育这个严肃又至关重要的命题,由此引发对小学新生进入小学的适应问题的思考,从家长、学校、老师三方面分析如何帮助小学新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杨梅  简华松 《时代教育》2012,(19):32+39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方面都较入学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在新的环境中,要学会学习、学会相对独立的面对生活、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与沟通等,这都成为小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会对小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或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类不同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儿童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诸方面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对幼儿进行入学准备方面的教育。 一、帮助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为了让幼儿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要使幼儿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一来可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一天活动,如让幼儿参观校园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0,(9):5-5
前不久,一则名为《"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该帖收集了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不仅是北京,在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幼升小"试题都成了令家长们头疼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九月,又将有许多小朋友背起书包走进小学的校园,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生活.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对孩子的入学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孩子入学时"紧张不安""哭闹不休"或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吴忠岭 《学周刊C版》2013,(5):128-129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这就使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对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死记硬背会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乐趣,让学生在拼音教学中能主动参与并获取知识,是所有教一年级的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使普通话成为城市幼儿园和乡中心小学以上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下面仅以我校为例,谈谈我在小学普通话培训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从幼儿园阶段平稳快速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状态,对小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列举分析了小学新生入学阶段的不适应表现,并提出了一些使小学新生可以平稳快速进入小学阶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学是学生入学的起步阶段,尤其小学生有自身的特点,这是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们所不同的,由此看来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相比之下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负责,对他们的家长负责。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把我们的小学班级工作做好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小学班主任拥有足够的智慧和魄力,妥善解决好小学班集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促使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幼小衔接"整体管理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和理性指导,本文从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入学情感及入学的适应性培养等方面提出做好"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幼儿园应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要针对幼儿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知识,提早要求幼儿掌握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语言、运算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李清杰 《时代教育》2014,(7):231+233
焦虑是对刺激性事件无力应对的一种痛苦反应,小学生入学焦虑症是分离焦虑的一种,是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时,由于环境差别太大,和父母分离时表现得不安、焦虑,不能适应小学的正常学习。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入学焦虑症的表现及其危害,并对造成小学生焦虑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校、家庭环境、社会等外在因素,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自身身心素质等内在因素,最后提出了矫治小学入学焦虑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