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在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中国电影频繁摘取国际影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显示出中国电影外宣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三人类影片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政策引导、业界重心、人才培养和策略把握上探究下一步电影外宣的发展对策,探索如何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适应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文化对外传播应走出"依附型"的轨道,积极探索转变传播范式。应立足"全球化的文化大格局""数字化的传播大格局",推进以价值观诉求为核心、以话语创新为支撑、以形象和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对话传播",推进以"互联网+"重构传播要素及模式的"精准传播";应遵循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积极推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传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中,文化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文化形态和话语范式等方面分析中国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路径转型,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是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为典籍对外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典籍传播的现状,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策略,以寻求最佳传播方案、达到最佳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徐健  严兰 《新闻世界》2010,(11):139-140
全球化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文化传播也不例外。电影无疑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之一。本文以戛纳电影节中获奖的华语电影为参照,解读国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探讨华语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杨小凤 《传媒》2019,(11):73-75
新时代,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建设,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成果,发挥中国文化在提升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民网英文版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形式,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质量,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加强内容原创性,重点建设专题栏目,明确传播定位,强化传播意识和传播理念,建设优质的语言学习栏目,打造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影视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也以一种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更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第五代"导演们在各种国际影展上频频获奖,不仅为中国电影赢得了空前的关注与荣誉,也加快了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有对立与冲突、对话与交流、趋同与融合等主要方式.陈旭光的<从冲突、对话到融合>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的分析考察,对中西艺术交流和中国对外文化传播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伴随着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传播的“媒介”或载体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出新。在信息化传播时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为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报刊等,视觉传播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当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媒介的选择上,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视觉形象意识。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对于西方人来说又比较难学,运用传统的文字手段向外输出中国文化,效果是肯定大打折扣的。正像许多现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从香港电影武打明星李小龙身上开始的,而不是从学习《论语》、阅读翻译的中国文学名著入手的。  相似文献   

12.
柏林电影节中中国大陆电影获奖不少,它不仅成就了一个个国内新锐导演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途径和方案.回顾中国大陆电影的获奖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产业的真正成熟和可持续的良性的对外拓展与传播,既需要“强攻”式商业主流大片的“高歌猛进”,也同样需要“细水长流”的“中小成本”电影的“浅吟低唱”,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向度和题材类型共同建构和完善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蓝图和格局,承载着对外树立和传播中国主流形象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媒介重任.  相似文献   

13.
电影《小时代》也许很小,但以此为枢纽,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传播场域。借助传播学5W研究框架,可以大体了解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审视其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以及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什么样的新元素。《小时代》电影在学术场域的传播也值得关注,学术界借此探讨电影产业、电影美学、电影价值观、电影与社会等多种话题,论题相当丰富,学科背景繁杂,研究视野开阔,共同促进对中国电影乃至社会文化的辨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方面出发,全面评估2020—2022年间,中国电影在海外网络的传播效果。调研结果显示,2020—2022年因全球社交隔离等原因,中国电影海外平台传播效果好于之前年份;要重视YouTube意见领袖影响效能;境外媒体整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较为积极;Letterboxd、TMDB等专业平台对影片热度有较大影响;Twitter普通群体对民生问题电影关注较多、粉丝超过1千万群体对中国动画电影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建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评价体系、发挥中华文化主体性等加快“十四五”期间电影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孙晓川 《新闻传播》2013,(6):149-150
跨文化传播不仅仅以国家间文化交流这一种形态出现。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孕育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但其中也存在着交流、碰撞、融合,这也属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畴。电影的影像传播特点使之具有跨文化传播属性。同时,为了提高传播效果,电影文化工作者还需要进行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6.
章晓英 《传媒》2016,(2):56-58
英国视文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十分重视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文化传播.英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媒体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英国政府和民间媒体力量紧密结合,形成了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强大的对外文化传媒体系.本文以英国政府主管的电影和广播电视以及民间组织体系中的报业期刊和图书出版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其对外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崔圣  田田叶 《今传媒》2012,(1):153-156
文化因素在中国的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其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的对外传播产生了双方面的影响,这一现象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使对外传播更加有效,更好地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可以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定位、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的对外传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机遇下,大力支持并发展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将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作为名片推动中国文化的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与交流,提高互利共赢的综合效果与对外传播的整体水平。文章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路径创新,从传播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角度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目前南京地区文化外译传播现状为出发点,集中分析区域文化外译传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毕冉 《出版广角》2016,(4):45-47
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典籍英译工作与对外传播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蔡帛真 《报刊之友》2014,(2):126-127
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身魅力,也成为推动本国经济拓展海外、提升中国世界地位、营造良好国际形象、与其他国家及人民联络感情的重要途径之一。故而在国际传播中,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显得愈加重要。文章基于我国古今文化传播活动的梳理,从政府主导及民间活动两个文化传播推动模式分别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