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2013-2019年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明显,发展失衡状态有所缓和,协同发展模式多元;然而,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增速放缓、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仍然悬殊、协同发展成效有待增强等问题。在国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强化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区域内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2023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要求,促进京津冀教育装备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前,京津冀三地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和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教育装备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国明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资源配置均衡性与效率性的有效途径。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三地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差距及其与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且呈逐步扩大趋势,影响了区域职业教育公平的实现。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均中职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河北省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弹性高于京津两市。为了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优化京津冀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建立京津冀中职教育财政法规体系;努力拓展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来源;建立中职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监管。  相似文献   

4.
肖庆顺 《天津教育》2023,(13):20-2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教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以来,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展望未来,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拥有广阔的协同发展空间和潜力,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应守正创新,在基础教育关键领域和路径上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启动—徘徊—沉寂—重提—蹒跚—倒逼而催生复兴"的复杂演进过程。其中,职业教育协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教育协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招生存在壁垒,三地职业教育投入差距悬殊,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平衡,制约协同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建议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建立以职业教育实验园区为载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承载区和以县域职教中心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多微承载区。京津冀职业教育"一集多微"协同发展模式;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投入职责和比例,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投入均衡;明确区域产业功能定位,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1):132-135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问题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作出了有益而成功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需要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困境与挑战依然存在,更需要从顶层设计、政府主导层面加强支持力度,创新协同模式,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变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省市成为了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三地的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就是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因此人才问题是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希望能够给河北省提供一些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8.
雄安新区承接京津教育重地的科研教育功能给河北省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长期存在于京津冀三地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伴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的推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点也进一步明确。笔者在释读"十三五"专项计划及分析雄安新区顶层设计意义基础上,提出搭建"新型网络化京津冀教育圈"网络平台;借助顶层设计,构建区域教育协同运行机制,优化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河北省高等教育错位发展,实现教育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联合培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构建,能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全球化、区域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教育协同发展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区域整体与部分有机统一,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三地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克服观念、期望、体制等不利因素,发挥地缘、命运共同体、人心所向等有利因素。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分步分层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基本原则,在资源分享、政策沟通、标准统一、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需要建立必要的组织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由领导决策层、专家咨询层、职能部门执行层组成的科学有效的协同发展组织架构;顶层规划设计协同机制;沟通协商机制;专家咨询、论坛汇智等研究咨询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至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一年有余。在过去的2014年,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共同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近期即将颁布;开展了对口合作,签署了多项协议;组建了多个平台;成立了多家整合区域资源的大公司……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相通的人文地理环境,这使得在同属燕赵文化的京津冀地区进行协同保护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协同保护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但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传承人的认定缺乏法律意义上的标准,传承方式扭曲不畅,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之下,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探索一条京津冀三地协同保护的法制保障之路成为了一条可选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前提下,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新思路:要从宏观上探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者的协同发展问题,建立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学位体系;从微观上分别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自身协同发展问题,形成协同创新下各自的培养模式;最后指出应开展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2015—2017年三年间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三地金融存在差距的总体原因,提出构建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格局的建议,以此加快推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中国第三极点已成为不争事实.探讨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功实现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顺利过渡,研究生教育也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源状况不理想、科研能力不强以及协同创新程度不够等主要问题,高校应通过实施招生制度改革、树立协同创新理念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方式以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政府应搭建平台、建立第三方组织促进各方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17.
<正>崔晓迪、翟希东、张晓凤在《教育与经济》2017年第2期中撰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分别从规模、结构和质量效益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中职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进而提出了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京津冀中职教育提升策略。中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相互适应、合作和促进的关系,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分别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地区经济规模的匹配度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三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日渐频繁的交流均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存在统筹规划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等问题。京津冀高校应秉持实事求是、合作共赢的态度,构建促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并落实具体措施,推动京津冀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为国家构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助力。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跨行政边界、关涉多主体、且时效滞后的复杂性过程与复杂性实践。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多维度"与"多样态"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京津冀三地展开;审视名目繁多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发现内生动力缺乏与"碎片化"协同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重构增进"公共价值"的核心理念、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治理,是进一步深入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资讯群言     
??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首先,要在规划和布局上协同,按照产业的布局重新思考专业的布局,避免专业雷同化。其次,要实现优势资源协同,三地职教发展各有特点,要把优势资源整合利用。最后,要实现创新上的协同,特别是在政策上要协同突破,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