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开封菊展为例,在构建节事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大型节事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对开封菊展节事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节事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节事活动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运用IPA(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法,以开封菊花文化节为例,从参与者的角度对开封节事活动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参与者认为在影响节事满意度的感知项中,服务、价格、治安状况及节事活动文化内涵是最为重要的,而参与者对市民态度、节事活动特色、氛围及城市到达交通最为满意;2参与者对节事活动特征项的重要性感知高于满意度感知;3将17个特征项定位于IPA分析图中,并根据4个象限(继续保持、重点改进、勿需优先以及表现过度)的分布情况,对开封节事活动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IPA分析法对三坊七巷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较好;历史名人文化、节事活动、景区内部交通等感知要素游客评价满意度高于重要性,是景区竞争优势,今后可继续强化;传统坊巷格局、外部交通通达性、景区游览接待设施等感知因素亟待改进;核心区域延续性、旅游资源特色、餐饮价格等感知要素由于游客的期望值低,景区对这些服务可考虑采取适度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厦门发展节事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块"金字招牌",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源.节事旅游对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节事旅游,走创建精品节事活动之路,对于长远发展节事旅游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通过例举厦门的节事旅游活动,对厦门创建具有厦门特色的精品节事旅游活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外节事旅游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茗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7-149
目前我国节事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和国内的节事旅游现状,对我国节事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节事活动形式多样、主题多元,为参与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能够在短时期内吸引大量的游客、赞助商及媒体,对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及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近几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发展迅速。菊花文化节是开封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它的研究对开封城市形象及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统计数据缺乏的情况下,运用媒体研究的内容分析法,探讨中国节事活动的特点及其产业化问题,为节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文章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6月期间连续的关于中国节事的中文网页,并补充有关节事的最新数据资料为研究文本,用内容分析方法,从中提取2,276个节事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从数量、行业、主题、性质、规模和节期等方面,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节事的特征及产业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节事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节事活动已经和旅游业以及经济发展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节事活动的产业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节事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源于旅游者对节事情怀的满足和追求。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节事旅游也初露头角,但其整体上呈现出定位不明显、开发力度较弱、开发理念较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等不足。从武夷山节事旅游的长远目标来看,需要从品牌节事的打造、本土节事优势的发掘、专业化团队、节事服务的精细化等方面加以努力,使武夷山节事旅游独立、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访谈法研究明孝陵景区经营问题,通过对景区内参观游览的游客进行随机访谈和参观过明孝陵的游客进行QQ访谈,发现明孝陵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旅游产品体验性较低,景区讲解系统不完善,旅游设施不健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等。根据游客反映的情况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五项改进性措施:运用高科技打造"智慧景区";挖掘明朝文化,增加文化体验性产品;创设特色旅游纪念品;举办节事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增加景区内公共休息设施,建设服务一流的旅游信息中心,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节事旅游文化资本开发与运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节事品牌及其可持续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与提升节事旅游,需要开发由空间、人文、历史及经济构成的文化资本,构筑良性互动的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等社会资本框架,并通过激活与整合旅游资源、创意与革新节事模式,开发传统节俗与文化、强调民间与公众参与等策略加以充分运作,以弘扬传统民俗、节庆与文化,促进现代节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节事活动对一个城市的宣传,扩大城市社会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三亚近三年大型节事活动的社会效应的分析,充分论证了大型节事活动在建设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良好口碑、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社会作用,并提出了在成功举办大型节事活动的同时,应积极发挥节事活动的城市宣传效应,打造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2.
节事旅游是四川藏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四川藏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节事旅游策划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期建立培养专业节事旅游策划人才的长效机制,引进专业节事旅游策划人才。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节事旅游资源丰富,民俗节庆气氛浓厚。近年来南宁市节事旅游不断发展,已成为南宁市旅游主打项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南宁市应充分挖掘特色节事旅游资源,引进和培养专业节事旅游人才,加大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节事旅游营销宣传,以促进南宁市节事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南宁市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罗平国际油菜花旅游节对荆门节事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事旅游是旅游宣传的重要手段,云南罗平就利用了这种手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荆门节事旅游开发处于一个初级水平,有必要深度挖掘节庆旅游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的发展.文章通过对罗平节庆运作模式进行分析,为荆门节事旅游开发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葳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3):66-72,96
节事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最具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新利润增长点.从河北省节事旅游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入手,深入分析了河北省节事旅游发展的区位、客源市场、政策、资源等条件以及发展机遇,并以崇礼国际滑雪节为例,实证分析了节事旅游对目的地发展的影响效应,同时提出了河北省节事旅游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型节事活动后续旅游发展作为衡量节事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对举办地的旅游促进作用常常被忽视。文章以2014年青岛世园会为例,借鉴国内外节事后续旅游开发模式及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情况,为青岛世园会后续旅游发展提出设立世园区后续旅游发展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世园会后续产品开发与创新体系、打造世园会品牌、实行第三方评估等意见。以期对青岛世园会后续旅游发展有所帮助,对我国大型节事活动的后续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海地区的重大节事当属2010年世博会。对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有不少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以世博会为例,讨论了重大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巨大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受到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海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这一重大节事活动为契机,努力完善城市形象建设,并借助媒体报道扩大了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以旅游节庆为载体,可以推动县域旅游的发展,所以对民族县域旅游节庆游客行为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第七届桂林恭城桃花节为个案,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发现:恭城桃花节以桂林市民和广西区内散客为主;与亲朋结伴、单位组织是最主要的游览组织方式;游客参与桃花节主要以观赏桃花为主;游客满意度总体一般。要真正提高民族县域旅游的质量.让游客更多更满意,得进一步探讨有关的游客行为在节庆策划中的应用,从文化挖掘、运作模式、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运筹谋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深入发展,红色旅游节事活动此起彼伏,并成为推动红色旅游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因而应当针对我国红色旅游节事活动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体验的主要标准,影响游客收益以及随后旅游决策和行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泰宁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较高。而且游客重游率及正面口碑宣传与游客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基于灰色系统模型计算出的游客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