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语义分析法,对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自我矛盾、自我体验缺乏深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验法对辽宁省21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5027名本、专科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兴趣特征、自我意识、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恋爱观等8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表明: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自我意识、兴趣品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特征。在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比较中发现,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大学生。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组别的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比较结果表明:男生优于女生;一、四年级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二、三年级则相对较差;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城审与乡村学生心理存在差异并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自我矛盾、自我体验缺乏深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阐述了体育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内容,指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个性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应及时抓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善教学气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等端正学生体育教育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揭示出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意识的影响与作用,充分挖掘了体育教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上所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体育教育应该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理学     
G804.8 9900594论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体育教育=Onyoungsters' self-consciousness andphysical education[刊,中,I]/钱建龙,曾庆龙//湖北体育科技.-1998.-17(4).-34-38图2参3(YYW)青少年//自我意识//体育教育本文论述了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特点、途径,论述了体育运动对自我意识的功效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育手段完善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体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特点、途径,论述了体育运动对自我意识的功效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育手段完善少年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和教育的作用,而在健身、娱乐和教育的过程中包含了某些心理教育的内容,作者就在体育游戏中消除或减缓大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大学生探索精神与创造性的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体育游戏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为体育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畅体验理论,主要对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做调查分析,采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流畅体验主要表现为五个特征:自我意识降低、清晰的目的、挑战一技能平衡、行动一意识的融合、愉快的体验,以及在体育活动中的性别、年级、专业、参与时间差异上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樊伟 《体育师友》2010,33(3):71-72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任务之一。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培养其健康的个性,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是所有高校都必须关注的问题。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能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个性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游戏的规则性和公平性中塑造学生的公德意识和规范意识;可以通过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可以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四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价值倾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对体育游戏娱乐的倾向;所有大学生高度认同体育的健身价值;男、女生的价值观特点有明显差别,女生的价值观倾向较为单一,而男生价值观倾向呈现多元化特点;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具有明显的年级特点,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强,体育健身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篮球运动参与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进而避免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主要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探究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篮球运动时出现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动作不合理、自我保护意识差,踝关节专项准备活动不足、体能不足这四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体育创新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我环境两方面,社会环境涉及经济、政治、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自我环境则涉及创新主体的创造素质、心理品格、兴趣爱好等。本文分析了阻碍体育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和自我环境因素,强调竞技体育应激励创新者自我创新意识,同时营造宽松的体育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影响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按重要程度可以概括为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社会竞争、教师影响、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八个因子。影响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前15个因素依次是意志品质、社会就业压力、荣誉感、兴趣爱好、求知欲等。专家与大学生对影响成就动机发展的因素选择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7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目标定向对大学牛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任务定向、自我定向、能力感、自主感和归属感直接影响体育锻炼内在动机.此外,任务定向通过自主感和归属感变量对内在动机产生间接调节效应,自我定向通过能力感变量对内在动机产生间接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类型、频率对大学女生身体自我描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每周进行3~4次、运动时间达到3~6h以上的健美操运动、球类运动、有氧运动和适宜的对抗练习,且持续3个月以上的锻炼,能够对大学女生的身体自我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目标定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8所普通高校的87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考察了不同组别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定向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中目标定向得分表现出低任务定向得分和高自我定向得分的认知能力;男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女生且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城镇学生且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在自我定向得分上高于二年级且有显著差异;跆拳道专项的学生自我定向得分低于武术和散打专项学生且有显著差异;按照目标定向的构成,可以将受试人群分为4类。建议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特点和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设置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7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分层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友谊质量在成就目标定向与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任务目标定向、自我目标定向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友谊质量对体育锻炼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友谊质量对自我目标定向和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友谊质量和任务目标定向之间对体育锻炼参与的预测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各科目教师和家长不应忽视对学生和子女的同伴友谊质量的培养,自我目标定向者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应尽量选择和自己友谊质量较高的同伴一起锻炼。  相似文献   

18.
安徽80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体育在教育整体转轨的张力中表现出独特性,为了解有关80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1000名80后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与影响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80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持有的专一性倾向,是基于他们对运动背后的文化性背景、竞争性生活的浓厚的感情基础和价值认同;部分80后大学生在体育意识上对体育作用于健康的认识存有盲点;80后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恰恰是建立在重传统轻创造的学习意识中、习惯于重管理轻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创造能力及其潜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main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tudents' goal orientations,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on the motivational styles advanced by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e participants were 328 British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13.6 +/- 0.6 years (mean +/- s). Moderate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ask orientation,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perceptions of a mastery climate to be positive predictors of self-determined styles of motivation.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motivation.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mastery climate x task orientation and for ego orientation x perceived competence emerg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for students endorsing a high task orientation, the perception that the class climate was high in mastery cue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2) for students high in ego orientation, the belief that one was competent increased, while perceptions of incompetence attenuated intrinsic motivation. Additionally, a three-way interaction between ego orientation, performance climate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emerged. In light of achievement goal and self-determination frameworks, we propose that studying the potential interplay between both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goal perspective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may further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moti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特点入手,基于大学生团队意识现状、大学生参加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后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以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培养团队归属感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团队意识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