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大雅·荡>有言:"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相似文献   

2.
《诗·大雅·灵台》云:“于乐辟廱”。又《文王有声》云:“镐京辟廱”。这是“辟廱”(廱同雍,以下作雍)一词在古籍上最早的出现。“辟雍”词义如何?是什么性质的机构?众论不一,自来成为问题。《毛传》:“水旋丘如壁,曰辟雍,以节观者。”意谓:“辟”与“壁”通。壁体圆而内有孔,此水亦呈圆形,内有陆地高出水面如丘,上有建筑物。水绕丘,在行礼或游乐时,限制观众,今其在外观看。这主要是从形状上解释辟雍,历代解经家无异议。和辟雍相提并论的有所谓“泮宫”。《诗·鲁  相似文献   

3.
《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一句中的“居然”之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本诗所反映的意旨、上下文关系、“居”字字形演变以及词义发展来看,此“居然”非“居然(竟然)”、“徒然”、“居处”或“胡然”、“其是”等义,当为“安然”之义。  相似文献   

4.
西周早期,人们认为天造万物和人,万物和人都有天赋的性和命。作为万民之细的人君当节性、尽性,敬德修身,以拆天永命,以保定性、命,,这就是西周初期的古“性”‘命”观。西周人在这种编命论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周易》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原始的占卦术,而在《周易》筮辞中,这种“性”、“命”现在《观》卦文辞中得到鲜明的反映。一、先秦早期的“性”、“命”现关于天赋人命的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出现。陈梦家先生指出:“由天之观念的发生,而有‘天命’、‘天子’,它们之兴起约在西周初期稍晚时。”①事实上我们在西周初期的铭辞…  相似文献   

5.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传》解“太祖”为“太庙”,即“言王命南仲于太祖”,“谓于太祖之庙命南仲也”.《孔疏》从其说,并进一步解释为:“南仲卿士,文在太祖之上,是先为卿士,今命以为大将;太师皇父在太祖之下,则于太祖之庙始命以为太师,其实皆在太祖之庙并命之,故太祖之文处其中也.”《郑笺》解释“太祖”  相似文献   

6.
研究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最可靠的材料首推《论语》。尽管《论语》只是孔子后学记述先因材施教,因事立言之书,故书中对孔子的思想缺乏系统的组织和严密的表述,可这并不等于说孔子思想无章可循。其实,只要对《论语》中孔子的政治主张进行宏观的把握,微观的分析,再把它与西周以来“敬天明德”这一正统思想联系起来,其思想构架即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论语》中最能反映孔子政治思想构架的只有两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  相似文献   

7.
南仲小考     
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毛诗传》:“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属。”故谓此南仲为西周初人.又《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序》:“《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自然,此南仲当为宣王时人.可见,大小毛公  相似文献   

8.
历来说《诗》者,皆认为十五《国风》是按国别分的类,《商颂》《周颂》《鲁颂》也是如此;而对《大雅》《小雅》则另有说法.总之认为不是按地域来划分的类别。本文认为."综观《诗》的分别,可以发现它们应该是以地域为依据而划分的类别。在上古语言中,"雅"与"夏"相通.或互相连续.如“雅夏”.因此.这就是现在的“亚细亚”一词的来源。“大夏”就是《大雅》.“大夏”也就是“古希腊”.“小亚细亚”就是《小雅》。周武王前的西周.面对中原.背靠大夏,成为堪称中西合璧的广袤侯国。建立西周王朝后.很注意“采八方之音”.广泛搜集各地乐章.“大夏”和“小亚细亚”一带的音乐.对他们并不陌生.这就是在《诗》中出现《大雅》和《小雅》的历史背景。所以.正如同十五《国风》、三《颂》一样.《大雅》《小雅》名称也是源于地域而分的类。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北M11号西周墓地出土昔鷄簋2件,铭文略似。铭文涉及王姒及韩侯始封、《大雅·韩奕》等相关内容。通过对铭文进行疏通考证,认为:第一,此器不当作于西周中期前段,而当于康王时期;第二,器主身份为从属王室之等级较高之殷遗,铭文所见之王姒即成王王后;第三,此器所言韩侯,与《诗经·大雅·韩奕》时代相去较远,所指当非一事。此韩之地望,或如前贤所言在北燕附近。  相似文献   

10.
辟(bì) “辟”有“君主”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策“策”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反映了产生这些诗歌的时代——上自西周建国前后,下迄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本文拟单就其中反映的我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问题进行探讨。从《诗经》里的诗歌看,我国周王朝的先代原是很尊重妇女的。《大雅·思齐》这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一样源远流长.虽说《尚书·尧典》“诗言志”云云,将诗歌观念的发生推到远古时代,实不可信,但在商周之际及至西周、春秋时代,却是的确出现了,有《尚书》里年代可靠的《金滕》(文中有“于后公乃为诗之诒王”之语)和《诗·大雅》(“诗”字出现于《卷阿》、《崧高》之中)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几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一般意义上,我们讲中国传统思想,其主体就指的是儒家思想。或许由于宋明以来的道学家们基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特定立场而对孔孟之道的阐释,我们对孔子思想的重新解读,往往局限于其政治伦理及教育等方面,而对其天道鬼神思想总是泛而言之。笔者认为,深入解析孔子的天道鬼神思想,更能深切体会他积极入世的学说的精神。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其时正值人们普遍对自夏以来的天道思想产生怀疑之际,如《诗》中所云,“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蒸民,其命多谌”,“如何吴天…  相似文献   

14.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15.
我们谈朱子怎样从《诗经》中讲历史,谈了《大雅》和《国风》中的篇章,现在谈谈《小雅》吧。学者说,《诗经》之中,“风”与“雅”的区别,就好像现代音乐中的地方调与京调一样,非常明显。《大雅》共三十一篇,都是西周时作品,《小雅》共七十四篇,产生的时间最长,从西周到东周都有,而以周厉王、宣王和幽王的时代最多。它们的作者,多数是周王朝的上层人物,也就是贵族,少数是人民的作品。学者又说,《大雅》和《小雅》的产生地,在镐京、雒邑,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有周族史诗、战争诗、讽刺诗、民歌、恋歌、农事诗、生活诗祭祀诗、歌功颂德的诗等等,是…  相似文献   

16.
“天子”考     
“天子”一词,产生于西周。西周之前,商人不称“天子”。在商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有关历史文献中,没有“天子”一辞出现。《史记·股本纪》说:“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司马迁的这种说法,乃是根据后人的观念称呼古人的。在卜辞里,商王称“王”,称“余一人”。《商书·盘庚籍》里盘庚也自称“予一人”,不称“天子”。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说“汤乃践天子位?”会不会天禄石渠别有所藏?或太史公另有其据呢? 不会的。天禄石渠我们虽不可见,但从大量的卜辞来看,商代帝王与上帝的关系紧张,商王武丁就经常担心着上帝会不会作祸于自己。他问:“帝其作王祸?帝弗作王[祸]?”还问上帝会不会降(?)(饥馑,一说干旱)于自己的国家,会不会致咎于自己。如此担惊受怕的商王,那里还会想到去做受命于天的“天子”呢? 周代之前,人们对“天”的认识,还没有和万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里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为了加强疑问语气、感叹语气;谓语偶尔可以放在前面。如: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诗歌里,容许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如: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诗·小雅·鸿雁》 多我觏痻,孔棘我圉。《诗·大雅·桑柔》 除此以外,谓语在前,主语在后的句子极其罕见。《尚书》和《周易》偶有用例(见下文)。从西周起,更不易发现了,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在现存西周文献中只发现八例。但在《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却有很多用例。现象十分奇特,值得研究。 《夏小正》旧说为夏代遗书,孔子自杞国发现,这是一篇前历法时代“观象授时”之作,它记载每年十二个月的星象(缺二月、三月、十一月、十二月)和物象,当时据此以指导农业生  相似文献   

18.
《诗经》雅、颂中一些涉及到“辟雍”的篇章可以证明,作为西周重要礼乐建制的“辟雍”,是西周中期、具体说是周穆王时期才建造的,其直接的缘起是大祭文王。以此为标准,也有助于厘清几件青铜器的断代误差。  相似文献   

19.
西周统治者的“保氏”思想在其立法和司法活动中不可能没有体现,然而学术界却罕有言及此者。因此,就这一问题做一番探讨.以为周代刑法如何体现奴隶主专政的特点补充,应该说是有意义的。1 周统治的“保民”主张在其立法思想中的体现:(一)、以“保民”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致天之罚”。西周的统治者同夏、商两代的统治者一样,也实行神权政治,也乞灵于皇天上帝的无上权威。他们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雅》、《小雅》两部分诗歌是西周到春秋时期周天子、诸侯国君及贵族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展现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其中多数诗歌是在各种典礼上配乐演唱的,它们的得名和这些诗歌最开始应用的场合有关,用在重要典礼上的诗歌被称为《大雅》,另一些则名为《小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