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从防震减灾的关注程度、对防震减灾的看法和态度、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震救护能力等方面,对鲁甸县部分中学生防震减灾意识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鲁甸县中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较弱,对地震的关注不够,缺乏防震减灾的知识和避震救护技能,对地震谣传的鉴别能力差,应强化防震减灾教育,提升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2.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雅安地震,地震灾害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心理阴影。确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我们的防震减灾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地理课程是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渗透防震减灾教育的主要渠道。地理教材中地震知识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防震减灾教育的成效。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对教材中地震知  相似文献   

3.
杨建瑜 《教师》2012,(36):44-44
一、防震减灾科普平台介绍地震的科普教育,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历史悠久,基础雄厚。鉴于此,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2006年11月申报成为广州市中学组第一间"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09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1.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宣传、培训等体系我校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的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疏散方案的编写;教师培训;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组建立;校园建设;校内外宣传阵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建设、维护、更新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  相似文献   

4.
桂文 《广西教育》2008,(16):4-4
5月28日,广西地震局副局长李伟琦代表广西地震局向全区教育系统赠送了防震减灾宣传资料一批,光盘900张。李伟琦在赠送仪式上表示,“5·12”四川汶川8.0级强烈地震,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掌握了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师生在地震时就很好地保全了生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科普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普及方式和传播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媒介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普网站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1]。本项目组在分析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学地震科普网站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武巧儿  刘桂娥 《青少年日记》2010,(6):F0003-F0003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到来之际,晋源区地震局、晋源区教育局联合在全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7.
试论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把地震监测预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解放后山西有台网记录地震活动数据,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了地震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尝试性的探索其中的规律,以便为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了我国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的不足.借鉴国外在应对地震灾害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从以预防为主、快速应对的角度出发,为我国在地震应急管理方面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建议.这些建议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防震减灾体制、措施及应急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对人类社会危害很大,在校园内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科普宣传,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和分析地震,学生既扩大知识视野又增强防震自救意识.  相似文献   

11.
姚凌元 《考试周刊》2014,(52):167-168
<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次大地震反映出公众防震意识淡薄、防震知识欠缺和防震技能低下是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对他们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防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他们懂得防震避震和震后自救互救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  相似文献   

12.
隔震技术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使隔震支座和消能装置吸收地震时地面输入建筑物的能量,减小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的振动,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及内部设施.依托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的隔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PKPM系列软件及具有强大非线性分析功能的ETABS软件,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消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8,(16):4-4
为提高学校应变处置地震事件能力,提高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广西地震局于5月20日下午在南宁市玉洞小学举办了一场防震知识教育讲座,玉洞小学的全体师生聆听了讲座。  相似文献   

14.
南阳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阳文化底蕴深厚,其旅游资料富含文化负载词。恰当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南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宣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南阳市旅游资料的英译现状,从实际出发来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期对南阳旅游资料的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中国应当借鉴和参考日本经验,完善和细化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另外,还应当通过立法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防灾训练,并建立综合性的防灾行政体系,确保防灾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从南阳实际情况入手,在对南阳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机遇和需求优势两个方面来论证南阳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可行性.目前,南阳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状态整体处于供需矛盾的尴尬境地,即旅游企业的供给和老年群体对旅游的需求对接度不够,南阳老年群体对旅游的需求仍处于潜在需求状态,老年需求得不到有效刺激,难以释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政府作为第三方介入,从整体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三方面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5年1月14日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Ms5.0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烈度分布状况、生命线系统工程结构震害特征等的分析,研究得出:震区内较多的砖木结构房屋,震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多次地震的叠加效应是此次地震受灾区域范围较大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加强民居建筑的建设管理,及时排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增强防震避震知识宣传等抗震设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为试点工程,分别采用地脉动法和初位移法测试试点工程在非隔震状态与隔震状态的动态特性,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在试点工程内部的传感器记录了大楼两次实际地震的反应;选取江西瑞昌地震的地震波输入ETABS软件,分析计算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在实际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并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作比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日记》2009,(6):68-68
年少的孩子娇嫩如花,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懂得保护生命是学校应该教给他们的基本生存法则。5月12日,清徐县职工子弟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共同收看了《地震知识宣传》光盘。通过认真观看,全校师生了解了地球的构造,地震的成因、分类,地震前的征兆,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如何在地震中逃生等知识。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设计,文章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方法,比较了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能较大地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避开场地的特征周期;同时,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和加速度反应都明显低于非隔震结构,较好地达到预期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