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的风骨,既有思想作风、采访作风,又有作人之骨,文章之骨,说到底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记者应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作“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记者。作人不要有软骨,对上不要有媚骨,对下不要有傲骨,这就是笔者认为记者必备的风骨。三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三者兼备,才能堪称名副其实的新闻记者,才能使记者的人品新闻作品谐调统一,光彩照人。   记者不要有软骨。——骨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骨头,骨气也,即做人应有的正气,浩然之气。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强化自己的骨,善养吾…  相似文献   

2.
类别:二战中的新闻记者编号──二战中派随军记者最多的国家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干上万的军人和平民当中,双方的战地记者总数加在一起,可能不到一个旅的人。美国在前线工作的记者人数是最多的,仅委派的记者就达1646人,其中有37人被打死,112人受伤。这还没有把士兵中的战地通讯员计算在内。此外,虽然德国人和苏联人也为自己的报纸和电台组织过有效的宣传家队伍,并且还自由地使用士兵通讯员,但是除了英国,其它任何交战国都没有向前线派出过数量可观的独立战地记者。也许人们认为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即世界往往倾向十从几家…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记者,都想给受众和社会奉献新闻佳作。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却是值得刻意研究和着力实践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记者自身的“新闻视力”,具体说,就是透视力、俯视力、侧视力、环视力、平视力。一、透视力。就是透视社会,研究自己的报道对象和基本受众的详细情况及倾向,找到适合的新闻“被载体”;透过素材,找出更深层次的好角度。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了解受众,或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受众的自然情况。并通过对受众的调查和研  相似文献   

4.
角度,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记者采写报道新闻的出发点。同样一件事,这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平淡无奇,另一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精彩好稿。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人呢?笔者认为,要写出“人浅我深、人平我新”的好新闻,除了要有好的素材外,还应该有自己独到新颖的报道角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下面就新闻角度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辈范长江曾说过:“新闻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影响太大,不能作普通人看待。所以说,新闻记者责己要格外严,律己要格外密。”记者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获得,是通过刻苦的修养得来的。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方式有很多,此处仅举二点:省察克治。省察就是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省,克治就是对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改正。对记者而言,就是要时时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检查和反省,这一点在青年记者的修养中特别重要,因为青年记者任务多、担子重,一  相似文献   

6.
不要掩饰知识上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以为新闻记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好像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有些记者受虚荣心的驱使,往往不肯承认自己知识上的缺陷,俄国“十月革命”以前,新闻界有一个派别,叫“苏伏林派”,这一派新闻记者的座右铭是:“记者如果不能事事都懂,至少也应当装作全都知道的样子。”其实,新闻记者的知识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一、新闻记者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存有缺陷。记者以社会为舞台,活  相似文献   

7.
韩剧《匹诺曹》以记者群体生活为背景,以YGN和MSC两家电视台的竞争为主线,呈现新闻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报道和影响。该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其中也留下值得深思的新闻观点,如新闻真实和新闻影响哪个更重要;观众应该看的新闻和观众想看的新闻何为先后;新闻记者如何平衡职业人和社会人身份等。  相似文献   

8.
何村 《新闻界》2006,(2):60-61
如今,“炒作”和“恶意炒作”这样的词汇频繁地见诸报端。作为新闻记者,也经常地被指责为“炒作者”和“恶意炒作者”。那么,究竟什么是炒作?什么是恶意炒作?炒作和正常的新闻报道有什么区别?这是让新闻工作者比较困惑的问题,也是应该向广大读者讲清楚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什么问题成了热点,就是一片“新闻炒作”的指责声,然后就是对记者的种种批判。似乎是所有的责任,都要由记者来负。记者这个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仿佛成为了矛盾和舆论热点的制造者。面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记者报道不对,不报道也不对,有时,记者真是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解到,截至11月7日,全国共有228327名记者持有有效的新闻记者证。据统计,新闻记者按媒体类型划分,报纸记者83884人,期刊记者6198人,通讯社记者2844人,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134250人,新闻网站记者1151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毕其一生的办报经验,精辟地概括成一句话:“说到底,报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之争,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高低之争。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苦练基本功,以过硬的本领赢得竞争的胜利。对此,笔者以为,记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11.
一到年底,各种会议请贴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新闻记者手中。对于记者而言,哪些会议值得去报道,哪些会议不需要去,对会议的哪些内容值得大书特书,哪些内容需要舍弃,这就需要记者对报道的选题、角度和切入点进行选择。而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就要求到会的记者在整体的会议里,擅长截取其中的新信息点进行报道。而这个点必须是贴近实际。与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维护记者采访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采访引发的新闻官司不少,无故无理阻挠记者正常采访,对记者进行人身攻击,破坏、损坏采访设备的事件更是时有发生,这一切引发了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思考: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如何界定?如何保护新闻记者正当合法的采访权利?中国的《新闻法》何时出台?记者采访权如何界定因新闻采访引发的官司屡见不鲜。四川日报集团的法人在一年的时间内,15次被告上法庭,在这些诉讼中,他们有胜有败,还有的一直无法宣判。其原因就是对记者的采访权限难以界定。记者的采访权限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新闻记者该享有多大程度的调研…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形象     
从小说家的立场来看,新闻记者是非常难写的。记者本身有一种微妙的特点。见面一谈话,你马上就会发现他是个记者。记者的特点来自新闻记者的职业,当记者的人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大不相同。记者的特点是什么呢?三言两语又很难说清楚。我本人当过十多年新闻记者,可以说对记者是比较熟悉的。尽管如此,写记者也比写其他行业的人难得多。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13,(6):63-63
宋正在2013年第4期《新闻界》撰文说,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按报道内容可以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一、新闻记者担负的角色。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记者是社会公仆、人民公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的角色观。他们必须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是党和国家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媒的话语范式有共通同化的趋势,但中外新闻媒介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记者在这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对中外新闻记者在报道角度、提问方式、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做出比较,并简要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袁莉容 《新闻爱好者》2011,(11):101-102
主观性及元语标记 说话者以不同的视角、情感、认识构筑信息并向受话者传递,话语都用不同的方式带上说话人的情感、角度,这就是主观性。沈家煊认为:“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成分.说话人在表达命题的的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曾经说过:“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刮进了新闻界,有的新闻记者不是努力去完成事业使命,而是挖空心思到处“抓肥肉、捞油水、领红包”,站污了新闻界的志誉,损害了党的新闻事业。社会上曾有顺口溜,以“捞”为标准,把记者分成六等,认认真真写报道的记者被列为第六等,也就是最末一等。我听了很伤心,痛惜记者在社会上的地位被个别人扭曲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记者,文明程…  相似文献   

18.
肖峰 《新闻知识》2001,(7):14-15
为了掌握新闻记者的成才规律,有人把记者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新闻型记者,一种是作家型记者,一种是学者型记者。我认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尤其应当提倡做学者型记者。因为,记者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报道事实,一方面是解释事实。解释,就是把社会问题研究比较透了,记者才能更好地报道,如果记者不拿出点时间研究问题,增长见识,我们的报道也难搞好,记者的社会责任也会落空。走学者型记者之路,就是提倡记者对实际工作和实现中的各种问题有深刻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范长江说:“记者要用毕生精力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跑,不断地写,不断地发稿。这是一种极紧张的、日新月异的工作。但是一个人原有的知识总是会被消耗掉的。所以当记者必须学会不断地自我补充,这主要是读书。另一方面,把自己平时在社会和知识大海中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