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冬子 《初中生》2009,(9):56-57
2006年4月20日,各大报纸、网站争相报道了一个令国人恻然落泪的消息:37岁的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相似文献   

2.
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要沿着丛飞的步伐,去寻找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要带着丛飞洒落的甘露,去滋润那一张张期盼的小脸;我要携着丛飞的翅膀,去放飞心中的每一个善念。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愿是那大洋中航行的海船,去寻找爱心的彼岸。长长的历史留下了沉沉的回忆,历史说:"付出吧,为了你的生命与心灵。"当爱心像阳光雨露般降临在灾难深重中的人民的心头时,那会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壮举啊!编织一个充满爱心的乐章,为他人,为社会,也为了却丛飞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楠杨 《家长》2011,(10):27-28
忆起往事,我感到很惭愧,我的爱心"打折"的同时,也让儿子"近墨者黑"了。转眼间,儿子升入小学高年级了。为了培养儿子的爱心,让他在享受我们为他营造的良好生活、学习环境的同时,使他懂得关爱别人,我特意在他开学前,带他去北京"太阳村"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去之前,我和儿子商量,带一些东西给那里的孩子们。我的目的除了让儿子奉献自己的爱心,还要让他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让他明白他拥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4.
陈昌华 《江苏教育》2010,(12):60-60
爱心大使丛飞,11年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当他病重躺在床上的时候,却收到这样的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们供到大学毕业吗?我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09,(9):68-69
爱心大使扶贫助弱 因家庭贫困,丛飞初二时便辍学回家。后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相似文献   

6.
编辑手记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埃里克的美国男孩,不论学习怎样努力,成绩却始终不好,那些写着“C”的成绩报告单总是令他伤心落泪。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儿子已经16岁了,如果不能学有所成,将来靠什么生活呢?然而,儿子在祖父葬礼上近乎完美的爱心表现却让母亲对儿子有了全新的认识。从那一刻起,母亲知道她绝对不会再因儿子考不出好成绩而严厉斥责他了。因为母亲所预想的那个仅仅考高分的儿子形象根本就无法与已经非常出色的儿子相比。儿子的善良和爱心,都是上帝赐给他的无价之宝。如今,儿子已经20岁了,他仍旧在继续传播他的善良。无论走到哪…  相似文献   

7.
在“义演”舞台,他是“歌手丛飞”;在178个孩子嘴上,他是“爸爸丛飞”;在深爱他的妻子心中,他是“男人丛飞”;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好人丛飞”。“义演”300多场次的“义工”歌手丛飞1969年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的一个贫苦家庭。初二时,丛飞因家贫被迫辍学。但他认定凭自己洪亮的歌喉可以实现当歌星的梦想,于是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终于进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后来,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儿子的爱心 下午,儿子问我要两元钱,并解放说:“小区里来了一个老爷爷,很可怜,我想给他两元钱。” 我欣慰地把钱给了他,不多时,儿子拿着一串冰糖葫芦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学会感恩     
2006年4月20日,作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在深圳去世。在他最后的那段日子里,有一个受过丛飞资助的大学生说,他收入不高,无法报答生命垂危的丛飞。连最起码的同情与关怀都不肯付出,这种事情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当“感恩”仅仅成为一种经济负担,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良知,还有真正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须知,“感恩,不是压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债务负担,而是催人向上的动力”。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深切地领悟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0.
儿子的爱心     
每当有人问儿子他最喜欢谁时,儿子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最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么多人我都喜欢。” 儿子的回答使我欣慰,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的爱心。 他看描写SOS儿童村的电视剧,当他知道了那些孩子都没有妈妈时,就动情地对我说:“妈妈,你当我和他们的亲妈妈吧。” 儿子对小动物们也充满了爱心。给他讲故事,结局如果是大灰狼吃了小白兔,他则会流下泪来,并一定要  相似文献   

11.
王鸣蔚 《教师博览》2011,(10):42-43
为鼓励孩子的爱心,校长亲自颁发"每天关窗户奖""我想多要玩具,还希望世界和平!反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李文在他今年10岁生日时许下的愿望。他还告诉妈妈,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消防队员。听到儿子的话,他的妈妈赵女士被震住了。一年前,儿子跟随她和丈夫来到英国伦敦,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读书。短短一年,让原来内向的孩子不但变得善于表达,而且也不像以前在国内那样整天为学业所苦,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赵女士告诉记者,李文这些和国内孩子迥异的想法,来自于英国小学独特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2.
300多万元的捐款,17万元的外债,178个失学孩子的爸爸……这些数字让我们认识了深圳的一位歌手——丛飞。十几年来,丛飞用他默默的奉献和坚持,温暖并感动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如今,37岁的丛飞却永远离开了我们:2006年4月  相似文献   

13.
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我抛开一切琐事,躺在床上休息。儿子走过来,满怀期待地说:“妈妈,我们说说话吧?”看着平常被我忽视的孩子,我才忽然发现儿子已经渐渐长大了,他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我们怎么忽视了他也有与父母交流的愿望呢?我就问儿子:“那你想说什么呢?”儿子说:“随  相似文献   

14.
在家里,8岁的儿子最喜欢吃小白菜。到饭店,我执意要给儿子点一份,可儿子一再拒绝,我问:“你不是最喜欢吃小白菜吗?”儿子说:“我喜欢吃你炒的小白菜,我要吃有爱心的小白菜”。8岁的孩子要吃有爱心的小白菜,他纯洁的童心最渴望的是爱。  相似文献   

15.
第九章让泪水作证——丛飞的178个孩子2005年5月24日下午,《深圳特区报》领导带着3名年轻记者,来到病房看望正在接受化疗的丛飞。报社领导告诉丛飞,明天这3位记者就出发奔赴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对他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报道。记者问丛飞有什么话要捎给山区的孩子,躺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2006,(9):1-1
我知道爸爸想要一个儿子。然而,他得到了3个女儿。他觉得他的愿望很难实现,只能临时凑合把我当作他的儿子。作为爸爸最小的女儿,我自然赢得了和他一起去野外活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人抱怨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自私、任性,几乎成了独生子女的“标签”。但事实上校园里并不缺乏富有真情和爱心的孩子。2005年10月16日,两年一届的上海市第六届“金爱心学生”评比揭晓,经过层层筛选,上海市300所学校评选出了“金爱心学生十佳标兵”。勇挑家庭重担的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一学生乐斯文就是其中之一。他那双目失明、左手左脚残疾的父亲,虽不曾亲眼见过儿子,但却用他那特有的“眼睛”——右手,认识并熟悉着儿子;身患绝症的母亲,虽无法亲自为儿子编织幸福,但却用她那特有的慈母心关注着儿子的成长。乐斯文,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我儿子今年十二岁,他从小在他爸爸打骂声中长大,缺乏爱心,非常不自信,做事偏激,说话难听。在校内爱打架,同学都怕他,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儿子班上有45个同学,有一次,老师让大家写作文"我最喜欢的同学",有32个人写"我最喜欢潘小非"。潘小非就是我9岁的儿子。很多家长问我:你怎么教儿子的?他怎么有那么好的人缘?我想,同学们喜欢他无非是因为他善良、有爱心、很细心,会关心人,他将每个人都当朋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