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许鑫  于霜  李丹 《情报科学》2019,37(6):133-140
【目的/意义】从领域、学科、国家/地区多维度了解基金资助及开放存取现状,探索开放存取模式对科学基 金论文的影响力效果,为开放存取进程的推进、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 数据 库中自然科学领域及其数学、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地质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八个代表学科的科技 论文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其开放存取及基金资助状况,并进一步对比基金资助下OA论文和非OA论文的影响力 差异。【结果/结论】整体来说,科学基金对论文的开放存取具有一定引导性,但各学科、国家/地区间存在差异。以中 国为代表,科学基金对OA论文的资助成效较好,但OA论文率仅为10%左右,其开放存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被 使用的效果还未完全展现。开放存取模式对基金资助论文的影响力提升作用尚不显著,反映当前开放存取期刊质 量还有待提高的现状,但开放存取模式对数学、遗传学的知识流动性和对地质学高价值研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作 用。  相似文献   

2.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3.
借助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资助基金和研究方向等,以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沿线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2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中国的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本文借助Web of science 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6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和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基金、研究方向等,以了解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结果发现,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两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科技合作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论能够有利地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WoS和ESI数据库对我国地球科学在全球地球科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论文量、引用次数、篇均被引频次、高影响论文、高被引作者、高水平期刊发文、研究热点等情况;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质心法分析了全球尺度上地球科学研究活跃中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论文总被引次数也快速增加,但篇均被引频次的增长并不显著;(2)从主要国家地学资助机构的贡献度来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对我国地球科学的资助产生的成果最多,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与美欧澳日等发达国家开展了较多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新增加的基金项目检索功能,首次考察了全球主要论文发表国家的科学基金论文资助情况。各国科学基金对论文的资助比例普遍在12%至15%之间,中国的基金论文资助比例为24.43%。各国基金论文的篇均基金数量均在2.49以上,中国的篇均基金数量为2.97。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不同基金管理部门和主要基金项目对论文的共同资助情况,发现目前中国科学基金对论文的重复资助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国家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人才资助计划。本文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根据2002-2013年国家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数据,分析了青年基金申请人和负责人的性别、年龄、学科与职称分布情况以及后续获得面上项目资助情况,初步分析了青年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员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基金h指数:基金论文成果数量与影响力的综合衡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在科学基金绩效评价中综合反映科学基金论文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给出了科学基金h指数的计算方法,用因子分析、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科学基金论文成果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科学基金h指数的特点。结果表明:科学基金h指数综合衡量了基金论文成果的数量与影响力,分别与基金论文成果数量和总被引呈幂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基金对社会科学研究作用的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乃瑄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5):462-464,527
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统计分析,从基金论文数、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论文的地区分布、基金资助的效果等几方面对科学基金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社会科学基金论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农业科学类研究热点,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借助中国科学文献计量指标数据库(CSCD-ESI)的统计基线指标,以2007-2017年105种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2520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发表年份、被引频次、作者来源地区、机构、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2008、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较高;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是高被引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科技部其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基金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基金来源;《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3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42.14%;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农业工程、园艺、林业方面的高被引论文最多,合计占比达71.75%;在17篇被引频次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中,有8篇综述性论文,占47.06%;说明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地区机构分布和学科分布均较为集中,小部分优质期刊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体,编辑应加强对相关作者群体、学科内容的关注,加强组稿、约稿和优质稿源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设立的目的,在于加强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地区研究工作的支持,促进全民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区科学基金,紧紧抓住地区特点,在其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配合下,重点资助了云南工业大学在云南民族建筑和抗震减灾两个领域的研究,使地区基金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CNKI数据库2007—2016年的数据资源,对《科技管理研究》高被引论文进行筛选,并对论文的被引频次、作者、机构、地区分布、主题、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刊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学术影响力现状,以期为期刊的选题、组稿、审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在2002~2011年10年间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选取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通过对这些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作者学历和职称等指标分析,发现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学科论文是本刊的高被引论文源,其次是园艺学和畜牧学;94%的高被引论文都有基金资助;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其次是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51.6%;编委论文为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贡献突出.最后,通过对本刊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从期刊栏目设置、作者群体定位、编委作用的发挥以及期刊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可为同类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报进一步明确办刊思路和组约优质稿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德国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8-2012年受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比较洪堡基金和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发现两个基金的资助对学术成果的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应加强国际化、提升论文影响力、增加对企业博士后的资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基金,对于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申请资助数据,从年度、学科、性别、职称等多维度系统分析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长为面上项目获得者的特征规律,研究发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显著提高了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面上项目的竞争性与成功率,但也面临着面上项目成功转化率逐年降低与各科学部、性别、职称的申请者在成功转化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大基金资助力度、强化项目绩效评价、完善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多元资助模式等优化资助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方法】 整理并分析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词等信息。【结果】 184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分布在18种SCI眼科学期刊上,其中Ophthalmology发表论文数最高(99篇);大多数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具有多位作者、多个机构及国家合作和多项基金资助的特征;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别排名前3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4篇;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的眼科机构。目前全球眼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视网膜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变性。【结论】 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有利于国内期刊编辑了解当前全球眼科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也为国内眼科学者的科研选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知网收录的基金论文资助现状和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中收录的各类基金论文的文献量和篇均被引频次的研究,发现基金论文从整体上来看能够获得比一般论文较高的被引用。由于存在基金论文的挂名现象和资助对象与论文内容不相一致的现象,致使高被引和低被引的基金论文存在分布上的双峰现象。在占基金论文比例较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这种情况最为明显,该类论文发文量较大,但是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却处于中游水平,这与该类基金的级别极不相符。这也就是基金论文比很难反映杂志质量的问题所在。在各类基金资助论文中,科研院所基金所资助的基金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9.68)。建议期刊应重视基金论文的筛选工作,使得基金论文实至名归。同时通过对高等院校资助的基金论文和各省市地方所资助的基金论文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基金论文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衡现象,这也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现实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7-2013年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在2008—2013年间ISI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杰青基金项目的论文产出超过或者正在赶超国际相应学科的基线论文影响力,基本代表了我国较高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我国杰青基金项目团队发表的论文数与被一定数量项目资助的论文数占该学部杰青基金项目所有发表论文数的比例之间存在对数正态分布关系;当论文受到一定规模的项目资助时,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高,但论文受项目资助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论文的被引数增加;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对论文影响力的提高有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科研管理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各领域学术带头人,有效推动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依据1994年至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3 988个"杰青基金"项目的资助信息,简单介绍了"杰青基金"的资助情况,借鉴文献计量学主题演化思想,总结归纳了基础研究学科演化的特征与趋势,分析了"杰青基金"在推动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支持优势学科,扶持弱势学科,鼓励交叉学科,促进学科协调演化等方面释放了巨大动能,有效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学科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