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选手难度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不缺组,分布较为均衡,但与冠军难度动作相比,难度级别明显较低,且难度级别分布明显成下降趋势,难度动作的完成与冠军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3.
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05年第7届世界运动会男单冠军和我国男单比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单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难度动作的级别稍高于国外选手;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合理;联合难度动作与冠军选手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前3名选手和中国选手共5套动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了中国选手在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以及难度分值、组别、空间的运用和完成情况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结果表明:这种差距表现在动作编排的艺术性较差;难度动作的组别、属类选择上缺乏多样性;所选难度动作对空间的运用不均衡;难度动作的总分值稍低。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图像解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国内外优秀的混双运动员成套动作中关于难度动作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混双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的比例较合理,符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训练水平,但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差距较大,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项目前8名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难度动作类别与数量、级别、完成质量以及每组难度动作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单项目的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的分布和利用率比较均衡,完成质量较高,出现了通常只有男运动员才能完成的难度,说明女单项目难度动作有向男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国女单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体育世界》2009,(3):17-19
通过对2008年第十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单项目中国选手与前三名选手成套动作的操化动作、空间转换、移动路线、过渡与连接及难度动作组别与分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女单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单成套动作的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健美操运动员于洋洋在近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决赛的难度动作和得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内容主要分2部分,首先对健美操女单项目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近2届女单运动员的各项得分进行了系统比较和分析得出了难度分数在成套总分中的重要性;其次的主要内容是以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为主要着眼点,深刻剖析于洋洋与女单其他高水平选手的难度动作与得分情况.发现:在日后的训练中应该继续加强难度动作的级别、提升难度动作的利用率;也要予以加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提升自身整体竞技实力迈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项目前8名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类别、分值、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和难度动作安排的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女单选手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单项目今后能有更新的突破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难度动作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前3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编排、类别、完成率以及根命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世锦赛优秀女单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编排分值、难度类别、完成率及根命名上一致性程度较高;大部分难度集中在0.5~O.7之间,高分值(≥0.8)难度已演变为优秀运动员难度分值提高的着眼点;难度动作以C类组别为主,均衡发展体能各子因素是运动员难度动作合理化的关键所在;高难度动作的掌握不够稳定,运动员专项体能有待加强;动作根命名较为集中,针对性体能训练已成为个性化难度发展的突破口;(2)优化运动员体能结构,使各体能因子能够达到最佳匹配是难度动作得以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周期规则的修订,FIG新版《2013~2016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出现了一批新增难度动作,为此,本文对新规则新增难度动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2013版新规则在A组、B组、C组和D组难度一共增加了45个新的难度动作,各组新增难度分别对运动员不同的身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可根据新增难度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掌握新增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设计思路基本符合规则的导向,但在难度动作的编排价值以及完成水平上较国外高水平选手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开始举办首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至今,我国几乎参加了全部该项赛事,混合双人的最好成绩已从1999年世锦赛的第18名上升至2006年的第5名,我国混双项目已经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以三个周期FIG的规则变化及2002-2010年五届世界锦标赛混双项目决赛前三名及我国选手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探求影响我国混合双人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我国混合双人项目的竞技水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大的突破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对当前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探寻国际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均衡性发展,为竞技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中邹凯与其他7位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自由操运动员参赛动作难度及动作连接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练员还应加强难度动作的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录像统计法,对2006--2008年版规则执行后的,第39、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选手,使用动作的难度、类型及完成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比赛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的比赛动作所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女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踺子上板类动作,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2腾空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新奥运周期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运动员为对象,从D组以上技巧动作和主要技巧串动作的难度、类型和连接,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对北京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另对我国男队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8届世锦赛及之前的三届世界大赛的研究分析,当代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特点是:整套动作D组以上技巧串数量逐渐增加,单个动作数量依次递减,难度变化不大;后空翻动作类型占总数的九成以上,前空翻二周迅速增加;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的串联动作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团身前空翻二周技巧串也明显增多。我国自由体操选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完成动作的能力和质量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得出了学校(包括训练基地)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行业体协、俱乐部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次要途径(社会化途径),提出建立小学(包括健美操培训基地)、儿童中心、少年宫、中学(包括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试点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培训中心、大学(包括体院、体育系、高水平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俱乐部、国家集训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