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记·中庸>记载:"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后来,人们用"执两用中"概括这一思想."执两"就是执持两端.<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两用中"可谓儒家"中庸"思想的"换言之",所针对的主要是社会问题.实际上,"执两"在科学等领域中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遇到“两头蛇”是凶兆。在古籍中有一则《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少年时“尝杀两头蛇埋之,归泣告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我今见之’。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子不死矣。’”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十八章【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字词】好,音hào好,喜好,喜欢。自用,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贱,卑贱,此指地位低下的人。自专,独断专行。反,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货殖列传>在重农抑商的汉代,专门为大商巨贾、贩夫走卒树碑立传,其间所倡导的货殖本位、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对塑造今天的全民创业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把"仁"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个如何把握"度"问题。"中庸"正是对"度"的把握和对各种关系的良好协调。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信息法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1世纪是信息世纪.美国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其所著的<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中便有这样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宣称信息将界定未来,这使我想起了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中的著名舞会场面.一个商人硬拉住本杰明,并主动赠送他只有一个词的职业忠告:‘塑料'.我不知道几十年后,如果重写这场戏,这个商人的建议是否会变成这样:就一个词儿,本杰明,‘信息’."[1]  相似文献   

7.
财迷俱乐部     
《战国策·魏策》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知伯无故向魏索要土地的故事,开始魏国不肯给他,但后来采纳了大臣任章的计策,如数地给了他土地,以骄其心,最后知伯又向赵国要土地,结果被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灭掉了。 《魏策》中那段文字是这样写的:“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  相似文献   

8.
他人眼中的贾宝玉 贾宝玉是个出众的美男子.<红楼梦>多次写到其他人眼中的贾宝玉.一次是北静王观察到的贾宝玉:"面若春花,月如点漆."北静王的评价是"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另一次是秦钟观察到的贾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  相似文献   

9.
1999年初,我离开工作4年之久的一家国际传统基金投资公司后不久,在<中国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了"中国--40亿美元基金遭遇‘滑铁卢'"一文.当年10月我加入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从事规范的风险投资业务.在<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出创刊10周年回顾版之际,感谢<中国科技信息杂志>重刊此文,并以以下短文为续:  相似文献   

10.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相似文献   

11.
…冷撇疑肇羹薰薰莽黔5、这病呢手一声水怎么会同呼叫和心静据2、风暴过后,海面恢复了平潜瀚的去谁中亏昌干日的毓尊,货船右手”—次声作的案。馨i知卜动一.能他振相和︸的率幅曰8、次声是一种低频率的声音,它的穿透力很强。其传播速度可以11、人的肌肉、内脏器官都有其固有频率,当次声波的频率与这种固有频致时.就会发至共振.产生较大的振雨影冬盯‘肚断肠‘嵘眨困盯盯蜡以”︺莎社﹃豁秘付﹃摊︸粉越城﹄界公动J姗娜珊是-夜行船遭遇“无形杀手”@余昌伟  相似文献   

12.
被视为迟钝化身的乌龟,今天正被科学工作者作为探索动物长寿奥秘的主要对象。原来,这水陆两栖的爬行类动物乌龟,已在我们地球上生活了2亿多年。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庞大的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由于抵挡不住地球沧海桑田的剧烈变化,都陆续绝种了,唯有它得以幸免,成了今日世界上唯一尚存的最为古老的动物。乌龟不仅是地球上幸存至今的最为古老的动物,而且是所有动物中的“寿星”。著名史学家史马迁在其《史记·龟策列传》中就说:某地一老人,用龟垫床脚。20年后,老人病故,子孙移其床时,发现那龟仍还活着。《庄子·秋水篇》还写道:“吾闻楚  相似文献   

13.
在《周易》著述年代的考证中,学者普遍认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首先画卦的是伏羲氏;演绎六十四卦并作卦辞者为文王;详解384爻并著爻辞者为周公;十翼以发千古之覆、明易学精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当然,也有通过经文中所述人物定年的,如"高宗伐鬼方""箕子之明夷"等;还有通过天文事件推算的,如"日中见斗"等.本文通过乾坤两卦中关于龙的描述及其引申,运用岁差定年对"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天象进行考证(通过反演北天最亮的恒星-牧夫座α升起于地平线之天象),进而确定其著述年代,可与已有的其他论证结果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电视台的越来越多,电视节目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面对有限的受众资源,收视率的高低就意味着节目是否能够生存.在"英国学者约翰埃利斯看来,电影观众和电视观众注意的方式是全然不同的.看电影是'注视',而看电视是'扫视'.扫视意味着无须特别费力于观看活动.术语本身表明了这种区别.他在<有形的虚构:电影、电视和录像>一书中指出:看电影者是浏览着,他一方面漫不经心的看着进度,另一方面又不放过大事,或者说,如其旧时的含义,'顺便看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观众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卷入程度,电视人必须动用各种手段来点醒观众,吸引观众、迎合观众、挽留观众.其中色彩作为构成画面的不可忽视的基本符号,在电视专题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易.系辞下》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对于WTO环境下的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因为一点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而获得第一桶金的成功,但在他们作到一定程度之后,却往往因为比竞争对手逊色一点而抱憾终生,那么,什么才是企业创业的时候比资金更重要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16.
著录全部作者是尊重作者署名权的表现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严肃的科学态度、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为核对和查找引用参考文献提供必要而充分的著录项目.审者、编者和读者也可以通过参考文献评估论文的学术水平,并可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跟踪研究进展.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规定:"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这一规定实施于1988年.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笔者认为著录三个作者已不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日用俗字>中说:"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林晶彝在<射鹰楼诗话>中也说:"人心风俗之坏由于赌博……士农工商弃其业而受其愚,迨亏输累次,每轻生自尽,或有为其势所迫,为盗为娼……"这两篇文章均道出了赌博的危害,并以此劝人戒赌.  相似文献   

18.
灵芝,古时亦称神芝、瑞草、仙草,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说:"草之有芝,犹鸟之有凤,兽之有麟,从古相传,以为瑞物."三国曹操之子曹植有<咏灵芝>,诗曰:"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彩晔若神."历代帝王均视灵芝为祥瑞之物,民间得之,常奉为至宝,多上贡帝王.1958年,黄山一位药农亦向毛主席敬献灵芝,郭沫若曾赋诗庆贺:"人间大跃进,灵芝动凡心,愿将千年体,献给英雄人",一时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9.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字子瞻,一字仲和,自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词兼精,可谓是北宋诗词领域中第一大家;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精通诗、词、散文,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家,他的史论、政论出类拔萃,见解卓然,<贩增论>、<留侯论>、<贾谊论>和<晁错论>皆是旷世名篇,其中<贾谊论>,立论奇兀,不同凡响.历代评论家认为汉代学者贾谊怀才不遇,英年早逝,抱恨终生,寄予极大同情.苏轼除了对贾谊同情之外,却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遇事操之过急,不能等待时机、经历磨练等方面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少年卓荦,气宇非凡,18岁就以能诵<诗><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而闻名于郡中,为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器重备极.在吴公的推荐下,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年才弱冠,朝右诸臣,无如其者.因其才华出众,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  相似文献   

20.
一 古往今来,物理学巨匠都是自然之美的发现者和阐释者,然而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心灵深处的震撼表达出来并感染普通的读者,却不是每一位大师级人物可以胜任的.就此意义而言,我说杨振宁是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大师,对那个被他自己称为"大自然旋律"的对称支配相互作用的赞美,始终贯穿于其科学思维之中;而其宣传手段的成功,又与他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品味大有关系.阅读<曙光集>中的众多文章,如<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贡献>、<分立对称性P、T和C>、<魏尔对物理学的贡献>、<负一的平方根、负相位与薛定谔>、<对称与物理学>、<美与物理学>、<爱因斯坦:眼光与机遇>……,对此判断更加深信不疑:杨振宁是一位具有高雅品味的艺术鉴赏家,他的审美品味集中地体现在对宇宙奥秘的欣赏和阐释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