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市场经济在带来高效率、离增长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严重的价值冲突和困境。因此。澄清这些价值冲突与困境的原因,合理调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克服当前价值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存在一元价值取向的困境,教育不允许落后却又在制造落后者。这一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一元价值取向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坚持以人为本,建构教育多元价值取向是教育摆脱自身困境并解决“问题学生”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育存在一元价值取向的困境,教育不允许落后却又在制造落后者。这一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一元价值取向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坚持以人为本,建构教育多元价值取向是教育摆脱自身困境并解决"问题学生"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永杰  李志超 《华章》2007,46(11):3
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使价值冲突成为一种经常而普遍的现象,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各种范围、各个层次的文化价值冲突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社会的长久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走出困境展开了积极思考。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相关制度,解决高校不同主体之间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必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冲突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诸领域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学校教育作为广泛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价值冲突问题自然也不例外。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冲突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困境体现出来的。虽然价值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却分享着共同的类型特征,在界定不同价值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价值冲突大体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不同价值逻辑之间的冲突;一类是同一价值逻辑内部不同价值选择优先性的冲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价值逻辑之间的冲突源于不同价值逻辑前提预设的不可通约;而同一价值逻辑内部的价值冲突则源于不同价值选择的优先性排序问题。当前,解决学校教育中价值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话、交流而在冲突各方之间达成一定范围和程度的价值共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追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日益强烈的改革需求与成效甚微的改革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构成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从理性视角审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关键举措与主要特征,可以发现现存困境的内在原因是政府改革取向中强势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导致理性关系失衡,从而使改革中手段与目的、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价值割裂。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差别待遇与公民平等权的冲突、有限流动与统一市场的矛盾、常住人口与户籍城镇化的落差。突破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困境,要超越工具理性主导,重塑和彰显价值理性,保持政府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张力,协调改革成本与收益、均衡效率与公平、统一表征与本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实践中分类发展理念与传统发展理念发生碰撞,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面临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主导逻辑、评价逻辑以及资源配置逻辑三个方面。价值冲突影响下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陷入博弈困境,体现在品牌困境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度困境造成高质量发展路径摇摆,资源困境影响高质量发展动力。因此,从高校、政府、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战略调适,应用型大学应当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应当优化政策供给引导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市场化资源配置为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要使高校发挥集体优势,提高组织效能,对教师的价值引导尤为重要。然而,现行高校的权力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有着不同价值追求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失衡,以致于教师的价值选择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冲突,具体来说,是教师自我实现与外在价值标准的冲突和教育理想与行政权位的冲突等。然而,要缓解此价值冲突,让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和谐共生,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导师与辅导员充分、有效地沟通是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前提和保障,两支队伍普遍存在的沟通困境严重制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甚至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消极影响。当前,沟通困境主要表现为沟通主体的知行困境和沟通介质的组织困境;主要根源是由于二者在认知、行为、评价等方面存在价值冲突,而且矛盾双方找不到均衡点;要化解这一困境,需要从实现教育价值理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搭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性的沟通平台,发挥育人力量间接联动的组织效应等三个方面着手,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ory loc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managerial new middle class within the rising tension between old systems of the industrial capitalist model of education, epitomized by a reliance on high‐stakes, standardized testing and the newer forms of produ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fast’ capitalism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professional and managerial new middle class is faced with a dilemma since they benefit from systems of high‐stakes, standardized testing, yet require schools to also teach the types of skills and flexibility associated with knowledge economy.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is dilemma represents the contradictory class location of the new middle class relative to both discursive and productiv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职教育实施的核心和关键。目前,高职农林经济专业实践教学走进了实践教学地位较低、教学基地缺乏生产性、教材缺少特色实践教学专业岗位技能模糊的困境。为走出这个困境,就要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制定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农经专业特点,建立科学的高职农林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分化的动力呈现出三种不同经济形态各自作用又相互影响的特点,这种机制导致了社会分化的动力同社会转型的动力缠绕在一起,国家在处理社会分化问题上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理想模式,继而比较分析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并详细阐述了集体主义市场理论。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集体主义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体制问题;资本化作为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并不同于资本主义化,且是解决中国目前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社会体制的转型使计划经济时代定位为单位福利和地方性、群众性福利事业,依托单位和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学前教育体系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需要重新定位。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及对学前教育产品属性的分析,学前教育是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民主、文明、进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应基于这一新的基本定位来确定其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首先应明确其公益性质,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其次应根据现阶段政府的财力及不同阶层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家庭与政府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可行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第三应以维护公平为基本导向,重点向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倾斜;第四应根据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明确幼儿教师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身份,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诚信体系的完善,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和基础。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诚信缺失严重,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危害。诚信危机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诚信历史、诚信管理较弱的现状以及现有的诚信环境。建立诚信面临不利的路径依赖、囚徒困境等困难。建立诚信体系的措施主要有加强法制、强化信用道德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伦理支撑。特别是对于转型经济体,企业伦理缺失的后果极其严重。“囚徒困境”的存在使得企业极易受制于市场竞争压力,表现出“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做出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有效的外部制度安排将有助于企业走出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8.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相对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战争对美国经济的作用却是有限的。这不仅是因为同美国20世纪的历次战争相比,越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小,而且由于美国政府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虽然战争可能进一步恶化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环境,但其并非此时期经济困境的主要原因或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组织作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诉讼时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究其原因是,出口企业之间在反倾销问题上无法单独逾越"囚徒困境"、"公共物品"等非合作博弈和"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破解"囚徒困境",纠正"市场失灵",使出口企业做出理性的行为决策,必须依托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使我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中的部分弱势群体,不但要以脆弱的神经来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而且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社会资本困境。本文试图跳出经济学将社会弱势同构于经济贫困的传统思考模式,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关系网络、体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等分析视角切入,对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