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为有效课堂?有的人说:有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有的人说:有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人说:有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等等。  相似文献   

2.
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获得发展。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把学生叫到面前分析学生出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学生已在课堂上学过。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效率太低。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不要像有的教师的反映:题目一变,学生就不会了。教师有必要从教学过程中将每道步骤优化,将结果转移到过程,将知识变成智慧,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2014,(21):7-12
基础教育课程:您是如何理解翻转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学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什么考虑?张福涛:我认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翻转传统的课堂结构,即把“学生白天在教室听教师讲课学知识,晚上回家(或自习)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做作业,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或自习)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其中信息技术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建构知识、生成能力的重要场所.因而,课堂成为了学生生命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课堂效益.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与终身发展服务,课堂活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理念下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新课标认为.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堂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反思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知识交流的主要过程,也是学生多方面素质形成的主要渠道。要让学生有驾驭知识的能力,就应该让他们通过课堂,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美国有一名心理学家叫布鲁纳,他曾经说过:“教给一个人某一门学科,并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课堂教学,是知识形成的主要环节。为了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意识,为了将课堂的知转为能,学生应成为良好的知识“导体”,从课堂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能看到知识的光华。课堂要避免“绝缘体”的存在,我们为人师者应主动掌握学生心理,调整学生心态,使他们对课堂产生“缘”,也就是兴趣,因为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第一动力。无疑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兴趣的产生。要寻找或培养学生课堂兴趣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余耀清 《贵州教育》2011,(1):23+26-23,26
一、生命化的课堂充满着创造与生成 新课标把三维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意在昭示我们:课堂已不再是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宽泛、自由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安雯 《现代教学》2010,(5):29-30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是:高效课堂就是减负增效的课堂。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心力,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感悟更多的道理,培养更强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如果不重视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对枯燥的课本知识毫无兴趣,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因此教学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实践中感悟知识,通过课堂实验透彻地领悟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任琍 《现代教学》2009,(1):43-43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起着十分具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课堂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徐慧珍 《教师》2011,(4):54-55
生活化课堂是以课堂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溶于课堂,在引导学生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实现知识、能力及情感的生成。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满足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需要。其关注要点为: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情境、课堂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提取课文陈述知识的内容蕴含的方法教育素材,努力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本身的思考与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课堂思维有较大力度,教学效果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以下课堂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课堂教育的主要任务有3个:思想教育、双基教育、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双基内容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化学老师,就是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与化学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教学环节中有机地渗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及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不断改善课堂结构。可采用:创设情景一释疑解惑一归纳知识(规律、方法)一训练巩固、迁移提高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进一步系统整合,使学生的能力提高有一个质的飞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改善课堂结构,在课堂40分钟内达到“夯实基础与滚动提高”的最佳结合的最好效果。本文以电化学的复习课为例谈谈改善课堂结构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保持学习兴趣,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思维障碍,捕捉教的最佳时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课堂40分钟内达到“夯实基础与滚动提高”的最佳结合的效果。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势态。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生物课堂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枯燥乏味与机械性的,为了使高中生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积极,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应该把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老师自身,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从而使学生的课堂知识、语言组织能力与知识整理能力都得到全方位提升,使学生进入参与性高中生物课堂,防止学生机械性接受知识,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呢?比尔·盖茨认为"翻转课堂"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来完成。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结构在时空上颠倒了过来:课前,学生利用教师上传在校园网上的数字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老师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课上,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积极参与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8.
许政 《四川教育》2012,(1):34-34
第一板块:领会课标精神,整合三维目标 【对话圆桌】主持人:不论是实验稿还是修订版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学生发展的“整体统一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老师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情感熏陶、价值观树立的课堂,而忽略了三维目标必须有效整合在一起.才能从整体上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娄莉 《成才之路》2010,(23):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不是一个进行简单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最重要的阵地。课堂应该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成长。”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呢?  相似文献   

20.
朱学艳 《成才之路》2010,(36):I0021-I0021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