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评工具(TGMD-3)、感知运动能力分量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问卷对小学3~6年级437名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感知运动能力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和Mplus8.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男生的操控性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P<0.01);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至中等正相关(r=0.103~0.477,P<0.05);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预测感知运动能力(β=0.222,P<0.001),感知运动能力预测身体活动水平(β=0.569,P<0.001),感知运动能力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不同项群优秀青少年有氧能力,寻找不同项群有氧能力特点。方法:选择上海市2003—2014年一线、二线运动员测试数据库,从中筛选88名16岁以上男性,年龄为(17.5±1.2)岁,103名15岁以上女性,年龄为(16.4±1.1)岁,均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对其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Z分值等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各项群间有氧运动能力特点。结果: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显著高于隔网对抗(P<0.05)与格斗对抗(P<0.01)。男性各项群间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无显著差异;女性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同场对抗(P<0.01)、隔网对抗(P<0.01)与格斗对抗(P<0.01);女性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格斗对抗(P<0.05)。结论: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高于其他项群;体能主导类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高于技能主导类项群;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优于相对值,其余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绝对值同步。为科学训练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教练员可以结合项群有氧运动能力特点,判断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水平,从而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8,(6):518-523
目的探讨32周不同模式体育教育活动对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大肌肉技能的问题出现率;有效提高了大肌肉动作能力。双脚跳与单手投掷能力提高的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4.
王盼  赵华 《体育科研》2024,(2):73-88
目的:评价低氧暴露对减控体重的影响效果,提供最优的减控体重方案。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10月的所有文献,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Stata14.0进行异质性检验、效应量合并、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49篇RCT文献,1 392名被试者;相对于常氧暴露,低氧暴露对减轻体重(SMD=-0.18,95%CI[-0.29,-0.07],P<0.01)、降低体脂肪(SMD=-0.23,95%CI[-0.35,-0.18],P<0.01)的优势明显。相对于常氧暴露,低氧暴露对去脂体重(SMD=-0.05,95%CI[-0.22,0.13],P>0.05)、肌肉质量(SMD=0.01,95%CI[-0.20,0.21],P>0.05)、身体水分(SMD=-0.12,95%CI[-0.48,0.23],P>0.05)的改善无明显效果。调节变量结果:低氧暴露对成年群体的体重减轻(SMD=-0.21,95%CI[-0.35,-0.08],P<0.01)、体脂肪降低(SMD=-0.28,95%CI[-0.42,-0.13],P<0.01)具有显著效果。低氧暴露对男性和女性的体重减轻、体脂肪降低均具有显著效果。低氧环境下,不控制饮食对体重减轻(SMD=-0.23,95%CI[-0.37,-0.09],P<0.01)、体脂肪降低(SMD=-0.33,95%CI[-0.49,-0.18],P<0.01)的效果明显;控制饮食和未控制饮食对去脂体重、肌肉质量、身体水分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低氧环境下,与消极暴露相比,积极暴露时体重减轻(SMD=-0.19,95%CI [-0.31,-0.07],P<0.01)、体脂肪降低(SMD=-0.26,95%CI[-0.38,-0.14],P<0.01)的效果明显;消极暴露和积极暴露对去脂体重、肌肉质量、身体水分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氧暴露相比,低氧暴露对减体重和降体脂具有明显优势;低氧暴露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体重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也有效改善成年男性的体脂率;低氧暴露期间,暴露方式和饮食干预影响减控体重的效果,积极低氧暴露、自由饮食对体重和体脂肪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复合式训练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影响。方法:将18名男子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9)与对照组(n=9),基于原有力量训练内容,实验组进行复合式训练(高强度力量训练结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并在实验前后对比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仅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显著提升(P<0.01);(2)干预后,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普通力量训练,可以使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肌力和快速力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优秀帆船单人艇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国家帆船队单人艇级别10名运动员(5男5女)进行8周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运动员在训练前后进行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测试,身体形态测试包括体重、上臂围、大腿围、胸围、腰围、臀围;运动能力测试包括绝对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有氧、无氧能力。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运动员训练前后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8周训练,运动员体重、胸围、左右大腿围、臀围分别增加了1.9 kg、1.3 cm、1.5 cm、1.1 cm和1.8 cm(P<0.05);卧拉和仰卧腿推举的1RM分别增加了3.8 kg和22.3 kg(P<0.05);药球向后过头投掷距离增加了0.9 m(P<0.05);腹肌、背肌耐力分别增加了33.6 s和31.7 s(P<0.05);1 min内TRX反向划船次数和左右侧支撑的TRX弓箭步次数分别增加了3.8次/分钟、6.2次/分钟(P<0.05)和8.2次/分钟(P<0.01);2 km测功仪的完成时间减少22.3 s(P<0.05),30 s自行车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分别增加了136.0 W(P<0.05)和121.3 W(P<0.01)。结论:8周的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身体围度增加,提升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有氧、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SSM(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查学习,分析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在与部分国家及地区比较后,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策略:(1)以幼儿体育概念为出发点,完善相关幼儿体育政策的制定;(2)高校培养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促进幼儿体育研究;(3)优化体育游戏,增加基本动作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及稳定性的训练效果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训练策略。方法:采用实验法将20名(男女各10名)上海羽毛球队一级运动员随机分配到动力组(n=10)和静力组(n=10)进行12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等速肌力和生物反馈动作控制测试。结果:(1)干预后,动力组在60(°)/s的等速测试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躯干向左、向右旋转的最大力矩显著增加(P<0.05),平均功率和最大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180(°)/s的等速数据中的平均功率、最大力矩和最大功率指标与干预前以及与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干预后,静力组的60(°)/s和180(°)/s的等速测试中3项指标与干预前、干预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最大稳定角度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2组对比,动力组在45°、135°、-135°、-45°方向上优于静力组(P<0.05),静力组在0°、90°、180°、-90°方向上优于动力组(P<0.05)。结论: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不能显著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慢速旋转力量的最大力矩,以及快速力量的最大力矩、平均功率、最大功率;静力性和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分别在某些关节角度增加核心稳定性,两者结合是提升躯干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可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9.
探讨幼儿足球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的影响,为干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提供依据。选取嘉兴市108名5~6岁幼儿为受试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12周幼儿足球游戏活动教学,2次*40min/周;对照组幼儿为静态性的课堂班级活动。干预前后采用PGMQS测量幼儿位移能力、操控能力及平衡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两组幼儿前后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显示:①干预前,两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②干预组和对照组幼儿后测结果与前测结果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结果高于前测。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存在延长效应,但结构化幼儿足球游戏活动明显提高了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因此建议抓牢幼儿早期动作发展的敏感期,以动作发展为主线科学设计幼儿足球游戏活动并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电刺激肌管细胞收缩模拟骨骼肌收缩,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C2C12细胞衰老模型能量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以此研究体外肌管收缩对衰老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肌管细胞建立衰老模型,并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水平;电刺激干预培育成功的衰老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组)、H2O2诱导衰老组(H组)、对照+电刺激组(CE组)、H2O2诱导衰老+电刺激组(HE组)。各组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对PGC-1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ATP水平测试盒测量ATP水平。结果:经过浓度为100 μmol/L H2O2诱导肌管细胞24 h后成功构建骨骼肌细胞衰老模型。与C组比较,H组的ATP水平表达呈非常显著性的下降(P<0.01);CE组的ATP水平较C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HE组的ATP水平虽低于C组,但高于H组,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C组相比,H组PGC-1α蛋白表达下降,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E组PGC-1α蛋白表达虽低于C组,但较H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2O2是诱导骨骼肌肌管细胞衰老的一种有效方式,衰老肌管细胞的ATP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进行电刺激干预后可以有效提高衰老肌管细胞ATP水平和PGC-1α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