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实践观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至《哲学笔记》逐步臻于完善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在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释“臻”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中“臻”字所收义项都是七个,但七个意义并不完全一致;另外,所收义项与所引例句有些并不恰当,不能清晰地反映“臻”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臻”的本义出发,结合其常见的词语搭配情况和构词情况,认为“臻”的义项应为六个,并说明了这六个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八股文发展臻至鼎盛,堪称一代文学的标志。因为它与戏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从八股文的三个典型特征即"主脑"意识,"结构"意识,"代言"意识的角度对陈与郊的《詅痴符》传奇创作进行阐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15日,在"《企业大学》走进臻达集团"的活动中,重庆臻达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德良先生接受了《企业大学》杂志的采访,并获得了杂志授予的"标杆企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共同探讨企业的教育培训建设问题,让成功企业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是一位独揽"四个第一"名号的企业巨人:我国西部第一个专注于精装修的集团公司,在我国西部精装修地产企业中客户的数量第一,我国西部精装修施管团队中的规模和产能潜力第一,第一家创办精装修行业商学院和技工学校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5.
向宗鲁先生校点的《说苑校证》是《说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由于校对不精,排印错误不少,标点间有商榷之处,故按文字校勘和标点商榷两个部,逐条胪列,以拭去白璧之微瑕,并使之臻于至善。  相似文献   

6.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臻”是“到达”之意,含“不断趋向、不断接近”之意,“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善恶果报观的影响在明清之际发展到极致,在许多明清小说中都见其渗透痕迹。从《西游记》文本分析,小说的整体框架结构及某些具体章节都以此建构。《西游记》众多人物形象均经过"抑恶向善"的历程,尤其是孙悟空形象更是因"性恶"而受惩戒,再因"抑恶向善"到臻于至善,修成了正果。我们根据《西游记》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再结合前人于《西游证道书》《西游原旨》中的多处点评,可以进一步挖掘与探讨《西游记》以善恶果报而"淑世辅化"的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寒假,王金刚老师工作坊组织大家拜读了付守永老师写的《工匠精神》一书。从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们心里就打起了一系列问号:匠人还有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教书匠有精神吗?那是什么?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家?…………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一口气读完了《工匠精神》。书中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我开始重新审视"教书匠"这个称谓了。从《工匠精神》一书可以看出,"工匠"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泥匠、瓦匠、木匠等。"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精神。弘扬  相似文献   

9.
"中和美"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几千年来,它对于中华民族审美观念、道德情操乃至民族性格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华传统的"中和"美学观念的文脉历程,乃是由《尚书》发轫,经孔子删诗活动的再阐释和荀子的发挥,在《礼记》《乐记》中臻于成熟,最后由汉代《毛诗序》定鼎。由先秦至汉,儒家诗学"中和"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领域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事件对中国文化文艺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53]承敝遭衰:正值周道遭到衰微。[54]黑不代仓:周文王房星之精,在东方,其色苍。孔子黑龙之精,虽有大德而无其位,不能代周。仓:苍。[55](周)流应聘:孔子应诸侯之聘周游天下。[56]叹凤不臻:《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意谓昔之圣人应王者必有凤鸟、河图  相似文献   

11.
教给学生看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设《形势政策》课的体会北京联大自动化学院魏续臻,王凤霞回顾8年来讲授《形势政策》课的历程,我们的体会是:坚持改革求实,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充实新鲜内容,同时注意练好讲课内功,是讲好该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作品一:《法眼看世界》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铜质收藏奖。作品二:《开封夜市新去处》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作品三:《演出之前》获"菊香水韵,大宋皇城"中国开封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四:《攀》入选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五:《初绽》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正>"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三昧"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如,陈志岁《纪念唐寅》楹联写道:"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陆游的《示子过》中有云:"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此外,"三昧"还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如,李肇《唐国史补》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简直是比喻之城。该书创制的比喻,多达七八百条,有些“条”里又包含好几“个”比喻,而且大多数比喻幽默机智,出神入化。《围城》倾倒众生,连批评和攻击也令人叫绝:“《围城》是一幅有美皆臻、无美不备的春宫图,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钱钟书是穿了裙子的男人。”  相似文献   

15.
论点集粹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旧教育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先生在《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原载《比较教育研究》 2005,12.8~23)一文中指出: 概括起来,按照《纲要》的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  相似文献   

16.
《齐物论》是《庄子》内七篇中最重要也最难解的一篇。自古以来,对"齐物论"三字的理解和读法就存在歧异,有认为"齐物"连读的,有认为"物论"连读的,有认为"齐物"而兼"齐论"的,莫衷一是。显然,"齐物论"的读法取决于如何理解,而如何理解取决于全文的主旨要义。如果把《齐物论》置于内七篇的思想整体中来探究,会发现物我关系是《齐物论》行文的基本线索。物我对立是庄子力图要超越的,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万物齐一",而是从根本上做到"吾丧我",以臻于"未始有物"的至人之识度。经由"吾丧我"而来的,是根本无"物"可言。因此,"齐物论"只能理解为"齐同物论",相应地只能是"物论"连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将七十年代末至今的高考语文试卷摊放在面前,并进行必要的比较分析,便不难发现:组成一份试卷的考试内容、题型、题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几个部分,明显呈逐步完善、臻于其美之势。通过一系列测试目标(如《语文科说明》所列示)实现了高考的主要功能,即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同时也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是语文考试改革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这门课,要胸怀"五性"。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小胶条测大气》是体现"五性"比较充分的一课。一、注重实践性培养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的2004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由我校远教学院远研所选送的《浅议试卷分析的功用》(作者:新疆电大学生处黄文炎)、《加强考试工作研究,规范考试工作管理》(作者:新疆电大教务处崔军、冯蔚)两篇论文双双获得中央电大"教学管理改革论文"三等奖,我校教务处处长王晓扬同志在会上接受了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等同志颁发的获奖证书。 中央电大在全国电大征集教学管理改革论文的活动是在去年9月至12月间举行的,征文活动以"中央电大  相似文献   

20.
看《十月》     
本期《十月》可谓对"收藏"情有独钟,不仅以"纪实文学"刊发白描的《秘境——中国当代玉市考录》,更有中篇小说《把脸拉下》、《赝品》,短篇小说《越位》涉猎"收藏",真真假假,你来我往,由收藏反映世态众生之相,倒是别有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