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  相似文献   

3.
郭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32-133
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准备、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校外公开课总结出几方面的措施,同时就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公开课不是作秀,让老师在与陌生学生的课堂上同样能够顺畅地交流,共同奉献出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存在巨大压...  相似文献   

5.
此前,笔者听过一节村小公开课.由于课前主办单位强调还公开课以严肃、科学、实效的真实性,换言之,维护公开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只允许讲课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见见面,并从原班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一下该班同学的基本情况,绝不允许讲课教师将授课内容提前向同学“公开”.于是,在授课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位年轻教师所执教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对陌生老师明显排斥的现象.期间,无论老师怎样“启发引导”,同学们就是不与教师配合.几经启发引导不见效果后,年轻教师的情绪随之滑落到了冰点,现场听课的老师也大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大约上到第29分钟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才被刚刚调整心态的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惜,授课时间已接近尾声,教师原本设计好了的很有特色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都被这“冷”所左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公开课都不陌生,但目前的公开课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如"造假"--提前演练,精心安排,再"公"而"开"之,让同一班学生重上一节熟练的"回炉课";如"包装"--"集体装饰,反复操练.  相似文献   

7.
每每上完一次公开课,学生们都急着想知道听课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以前,我还在心里暗自发笑:学生怎么这么无知,公开课主要是看我上课的水平,听课老师怎么会管你们学生的表现。但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好奇心,我总是大加表扬一番。确实,公开课上,学生也总比平时更认真,发言也更积极。这学期我又开了一节公开课。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望着同学们那微笑而又满含期待的表情,仿佛在问我:“老师,我们表现得好吗?”顿时,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无知的不是学生,而是我自己。以往上公开课,我太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了。这个问题该怎么提出,那…  相似文献   

8.
一、幽默滑稽,让课前交流巧化紧张借班上课的地点往往安排在阶梯教室或大礼堂,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来这些地方上课,陌生的环境、肃穆的气氛,会人为地增加学生的紧张感。另一方面,面对不熟悉的新老师,加上公开课时总会有很多听课教师在场,学生往往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不敢回答问题或害怕  相似文献   

9.
问:公开课多是几何课、活动课、探究课,而较少有人上计算课、复习课,您对公开课的选题有什么感想?答:不可否认,公开课具有展示、示范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老师上公开课,往往要考虑到课堂的现场效果。几何课、活动课、探究课,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容易吸引听课的老师,赢得更多的掌声,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而计算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不好组织,不容易“出彩”。再加上这些老师多是借班上课,教学进度不好把握,所以计算课在公开课上很少出现。上复习课难度就更大…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不少学校都给老师开了“公开课”,让老师有机会总结一学期教学,汇报成长心得。可有些公开课过于追求“新、奇、特”,有的老师还提前和学生打招呼“配合互动”,公开课成了“表演课”。一节语文课上,教学内容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相似文献   

11.
程丽华 《学语文》2011,(6):37-37
一次,去外地上一节公开课,照例是借班上课,没想到那个班学生特别活跃、热情,面对陌生的老师似乎一点也不感到拘谨。自然,那节课上得很顺畅,下课铃响时,我和他们道别,同时真诚地向学生们表达了我的谢意:“谢谢大家的配合!”回来的路上,教研员辛老师毫不客气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他们为什么配合你?你是来表演的吗?  相似文献   

12.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新初一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对担任初一语文课的老师来说,学生是陌生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是陌生的,学生的写作现状也是陌生的。如何尽快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并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写作,提高作文水平呢?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3.
每次“欣赏”完一节公开课,我都会问学生同一 个问题:你们喜欢这节课吗?为什么喜欢? 回答一: 生:喜欢!因为公开课上不论回答的对与错,老师都不会批评我们。 生:很喜欢!!因为上公开课就没有太多的作业了。 生:非常喜欢!!!因为上公开课之前,我们都“预习”过了,所以一点都不难懂,上起来很“轻松”,很“快乐”。 学生的回答真实得让我害怕。  相似文献   

14.
熊丙奇 《教育》2011,(1):17-17
岁末年初,不少学校都给老师开了公开课,让老师有机会总结一学期教学,汇报成长心得。可笔者在一些中小学听课时发现,有些公开课过于追求“新、奇、特”,有的老师还提前和学生打招呼“配合互动”,公开课成了表演课。  相似文献   

15.
听了一节公开课。本来所讲课文难度是较大的,特别是教师提问的思考题和给课文分段,老师不提示不引导很难答全面,分准确。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不但题答得好,而且分段也毫无困难,当老师提问时,学生仿佛胸有成竹,回答起来真可谓口若悬河,答案准确无误;其余的学生也都一呼百诺。台上台下教学双方配合十分谐调。 我有点怀疑,于是我私下里作了一点调查。起初好几位同学都不谈真实情况,守口如瓶,我费了好大气力才从一位和我有点亲戚关系的学生口里讨得真情。原来这位老师一听说上公开课,就把本课的思考题的答案以及分析都抄给了学生,让他们去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课不断改革过程中,在听公开课的时候都能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探究实验,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慢慢地发现我们的常态课课堂就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因为老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前概念的不了解、对实验材料准备不到位,  相似文献   

17.
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喜欢听公开课。因为公开课是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学科智慧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同的是,我喜欢关注公开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琢磨公开课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多了,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公开课上大多数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8.
周华 《湖南教育》2003,(15):14-15
人都是有缺点的。但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的缺点往往容易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的教育,而“先进生”的行为、心理缺失却常常被忽视。许多“先进生”在成绩优秀等光环的笼罩下,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迥异于“后进生”的毛病。这些毛病若不及时发现和矫正,必然会影响那些“先进生”健康成长。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灵气。不久前,一个班的学生去听一个外校老师的公开课。内容是《醉翁亭记》———环境教育渗透课。对这篇早已熟悉的课文,这个班不乏一批按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的学生。面对陌生老师的频频提问,主动发言者有3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9.
毛如静 《教师》2010,(33):31-3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然而,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部分老师为了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包装”课堂,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公开课中的一些教育现象进行剖析和矫正,和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20.
听了许多公开课,除了学到不少“真经”之外,总觉得有一些东西噎在喉里,不吐不快,那就是公开课上一些老师的情感虚饰。功利促成虚饰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平台。所以凡公开课我们都可以见到“探讨”这一环节,它好像已经成了新课标旗帜性的标志,似乎谁不用谁就跟不上新课标精神一样。其实有相当部分老师对它的理解还是处于一种皮毛性的浅层效仿阶段。探究的气氛越热烈越好,冷场是公开课第一大敌,于是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让课堂热闹起来成了第一要紧的事情。花哨的东西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