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见闻馆     
暑假里,我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到神奇的大千世界去旅游一番吧!那里的精彩世界一定让你收获不小。第一站:动物的奇特葬礼灰鹤的"追悼会"生活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一旦发现死去的同伴,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然后由"头领"带着大伙飞向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转圈。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家发现,有的动物对死亡的同类存在“悼念之情”,并会有五花八门的奇特葬礼。灰鹤当灰鹤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由首领带着大队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转,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最后,停立在尸体跟前,发出凄楚的叫声,并低垂着脑袋,似乎在召开肃穆的“追悼会”。  相似文献   

3.
不少动物学家发现,很多 鹤是极富情感的禽类:生活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恻隐 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每发现死之心”、“悼念之情”,并且出现 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 空盘旋。然后,由首领带着大队礼”还是很隆重的。 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 大象表现最为突出:老象 转,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一死,为首的雄象用象…  相似文献   

4.
动物的葬礼     
动物学家发现 ,动物也有“葬礼”,有些“葬礼”还是很隆重的。例如大象。老象一死 ,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 ,用鼻子卷起土块 ,朝死象投去。接着众象也纷纷照办 ,很快将死象掩埋。然后 ,为首的雄象带着众相踩土 ,不多时就筑成一座“象墓”,此时雄象一声号叫 ,众象便绕着“象墓”慢慢行走 ,以示“哀悼”。老猴死后 ,猴儿们会围着它凄然泪下 ,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生活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 ,每发现死亡的同类 ,便会久久在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 ,由首领带着大队飞落地面 ,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转 ,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而西伯利…  相似文献   

5.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有些动物对死亡的同伴要举行隆重的葬礼。猴子表现最为突出。老猴一死,其  相似文献   

6.
动物学家发现,有的动物对死亡的同类存在“悼(dao)念之情”,并会有五花八门的奇特葬(zang)礼。灰鹤当灰鹤(he)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pan xuan)。然后由首领带着大队飞  相似文献   

7.
当同伴死去     
当同伴死去的时候,不单单是人,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侧隐之心”或“悼念之情”,并且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的“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后,象群便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带领下将死者运送到山林深处。雄兽们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死者放入后,大家一起用鼻子卷起土  相似文献   

8.
“同伴互助”是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益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组织“同伴互助”这种研修模式时,要注重:学校内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同伴互助”的研修制度、培养“同伴互助”研修的引领者、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内驱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同伴互助”式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入手,感“知特殊”1.上课伊始,让学生通读全文,思考“:特殊的葬礼”特殊在什么地方。2.组织讨论,形成共识。特殊之一:这次葬礼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瀑布。特殊之二:主持这次葬礼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这是国葬。(问学生:假如是为“人”举行葬礼,什么样的人死后才有资格由国家总统主持葬礼?——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设疑: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给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呢?)特殊之三:参加这次葬礼的人特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二、图文结合,导“读昔今”(一)导读第三自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推进,“同伴教学”近年来日益备受关注。基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同伴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行动研究对同伴教学时大学英语的影响进行讨论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很多同学在解答“倍数”应用题时,由于没有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很容易出错。其实解答倍数应用题,要从关键句中分析出: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把标准的量看作1份,另一个量就相当于这样的几份。然后根据数量关系:1份的量×倍数=几份的量、几份的量÷倍数=1份量、几份的量÷1份的量=倍数进行列式计算。例湖边有12只白鹤,灰鹤的只数是白鹤的3倍,灰鹤有多少只?分析与解:灰鹤与白鹤比,以白鹤为标准,把白鹤的只数看作是1份,那么灰鹤就有这样的3份。现在已知白鹤有12只,就是知道1份是12只,求灰鹤的只数就是求3份数12×3=灰鹤的只数。12×3=36(只)。如果把…  相似文献   

12.
葬礼,是人类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礼。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许多动物与人类一样,对死者也要举行种种“葬礼”,而且有些“葬礼”并不亚于人类的悲壮和伤感。猴子的感情是极为深沉的。老猴断气后,猴儿们会围着它潸然泪下,挖坑深埋老猴,但又都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生活环境、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我国经典教育著作《学记》就提出“相观而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当下,同伴教育较广泛地运用在教育培训活动中,但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利用青少年趋众心理和注重同伴评价的特点,充分利用同伴教育来开展工作,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巧妙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学生中喜欢告状的人数多,且频率高。当学生在课间发现同伴没按老师要求去做会立即跑到教室、办套室找到老师并告知:“XX踩草坪了”:“XX吃零食”;“XX把纸扔在地上”……有时甚至会在上课进行之中大声“检举”:“XX上课喝水”;“XX抢做作业”;“XX偷看”……告状的学生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自身做得好的孩子,发现同伴“犯规”很着急。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多将女性与月亮相联系,《穆斯林的葬礼》也以反复出现的“新月”意象隐喻主人公新月的悲剧命运。在伊斯兰文化中,新月却是崇高、清静和希望的象征。通过文本细读,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新月”意象是一游离于以上两种“新月”意象之外的第三种存在,它揭示了文本的间性特征。这有助论者从《穆斯林的葬礼》对《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爱情传说的继承与创新,从文本与《金锁记》、《伏羲、伏羲》等文本的互文关系入手分析新月爱情悲剧的成因,为《穆斯林的葬礼》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 ,说明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 ,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谈话中设疑课始 ,揭题后让学生们围绕课题说说最想知道什么 ,“为谁举行的葬礼 ?”“怎样的葬礼 ?”“为什么是特殊的 ?”然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二…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儿童很容易交上朋友,并相信同伴会接受自己的想法。有些儿童则很困难,他们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协商问题,常因侵犯同伴的权益而与同伴发生争执,结果受到排斥,成为不受欢迎的孤立儿。这些儿童躲在“自我中心”的壳里苦思冥想,造成想象力过分高涨,产生出所谓“想象的朋友”。由于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如何利用课堂展示活动中的同伴反馈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有效学习。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以“提问”作为同伴反馈任务,有利于促进学生听众对展示内容的关注;以“描述性反馈”作为同伴反馈任务,有利于促进听众对展示策略与技巧的关注;而以“找错”作为同伴反馈任务,则有利于促进听众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经过培训与引导,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明确同伴反馈对内容、策略与语言等不同焦点的关注,逐步提高同伴反馈的质量,有效地促进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培训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有75%的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校本研修特别强凋这种“同伴互助”。但在教育实践中,同伴互助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同伴互助简单化,同伴间的合作停留于形式而缺乏课程意识,忽略专业引领和教师自我反思的作用,等等。对此,为了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校际联合形成片区,改变“互助”的方式,使片区教研方式成为“学校教研——全区教研”的中间形式。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