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体育系男学生(20名)在安静状态、小于通气阈强度、通气阈强度、大于通气阈强度负荷后即刻1min的脑电变化进行测试。结论:通气阈强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脑皮质产生影响,增进了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强度,可改善大脑皮质神经元代谢能力,使其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对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很显著;大于通气阈强度运动后易使中枢神经细胞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2.
有氧代谢过程是肌肉收缩的最佳供能方式,有氧代谢能力决定着耐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竞技状态,所以对有氧代谢能力大小的了解,即无氧阈的判断殊受重视。尽管对无氧阈定义和描述说法不一,但自从Wasserman(1973)、Mac-Dougall(1978)和Green(1979)等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通气反应无创地对无氧阈予以测定以来,有关这  相似文献   

3.
乳酸阈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因此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广为教练员和运动所采纳用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将乳酸阈应用于速度滑冰的运动训练当中,对个体乳酸阈值在速度滑冰训练中应用进行评定,并分别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强度都进行了评定。提出实例来说明速滑专项耐力素质训练中利用乳酸阈训练提高速滑有氧耐力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使乳酸阈训练方法更加有效地指导运动员的冬夏季各项训练,为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心率拐点在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评定中的应用的可能性,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选拔和科学训练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U-15队的20名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测定最大摄氧量、心率、氧脉搏、通气量、呼吸商值;确定通气无氧阈、乳酸无氧阈、心率拐点。研究结果:本研究测得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各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受试者乳酸无氧阈、心率拐点的出现在时间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同受试者个体乳酸阈、心率拐点、通气无氧阈出现的时间和所对应的运动强度有明显差异,随着最大有氧能力的增大向右漂移。Conconi心率拐点可以用来评定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观察乳酸阈强度训练提升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改善身体成分的效果。方法: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绘制血乳酸-走跑强度动力曲线,依此确定运动干预强度及设计运动方案;受试者进行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训练;测定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超声心动等指标进行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为3.75±0.91mmol/L,乳酸阈强度为6.91±0.88km/h,乳酸阈强度训练靶心率为137±12.2次/min;实验组训练后,体脂%、腹部脂肪含量等非常显著的下降,最大摄氧量、肺活量、每博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性提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超重女大学生的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本研究得出的乳酸阈强度可作为超重女大学生有氧健身的参考强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无氧阈和阈上强度比例的训练负荷量,有利于改善有氧能力,提高100Km运动成绩;增加高强度训练比例,有利于发展专项速度耐力,提高1Km、4Km运动成绩。研究结果证明了训练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有氧能力是皮划艇项目运动能力的基础,作为高强度、高乳酸的无氧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供能的项目,皮划艇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对运动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结合皮划艇项目特征及供能特点,分析皮划艇有氧能力测试过程中多种评价方法(3 000 m耐力跑测试、最大摄氧量测试、高强度负荷后血乳酸测试和无氧阈测试等)。在诸多有氧能力评价方法中无氧阈测试有着广泛而有效地使用历史,其中以4 mmol/L乳酸阈(AT4)与个体乳酸阈(IAT)应用最为广泛,而心率无氧阈或可成为皮划艇项目无氧阈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有氧能力的高低是马拉松跑者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跑步经济性是衡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运动表现的关键指标,也是长跑训练效果的核心考量。由于力量和耐力训练对机体产生不同的训练刺激,教练员和运动员很少将力量训练作为提升耐力运动表现的手段,以防止有氧能力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发现,力量训练可以在不影响机体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转换肌纤维类型以及增强肌肉肌腱刚度和利用弹性势能的能力,提高跑步经济性和无氧能力,改善运动员耐力运动表现。本文基于对力量、耐力训练的生理学适应的探讨,总结不同形式力量训练对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为马拉松选手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提出建议,从而优化其耐力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9.
无氧阈(通气阈V_(AT))较最大摄氧量(Vo_(2max))对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影响更大(Scott等人,1983),而且依照个体无氧阈安排训练强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能力(Mclellan和Skinner,1981)。然而,由于无氧阈的测定始终限制在实验室内,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受到应有重视。1982年意大利学者Francesco、Conloni等人提出:在田径场上用逐增跑速而获得的心率转折点(Brp)可间接确定无氧阈。以后,另一些学者在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中也发现了心率转折点与无氧阈的关系(杨静宜,1984,Ribeiro等人1985)。值得注意的是:文献中所报导的实验对象多为有训练或无训练的成年人。而初次接受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无氧阈概念已广泛用于运动能力评价、成绩预测以及实际运动训练监督而成为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学的主要研究课题,并已取得很大进展。1976年德国运动生理学家Mader和他的同事提出4mm/L的无氧阈概念,并广泛运用于田径、游泳、划船等周期性长距离项目,使德国的整个竞技运动水平产生了实质性飞跃。以后他的同伴Kindermann提出个体无氧阈的概念,并将训练强度的安排与个体无氧阈特征相结合,使运动训练强度的制定进一步科学化,但长期以来无氧阈作为评定个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运用于 对长时间耐力性项目的机能评定和训练计划的制定。运用无氧阈对尤氧强度为主的短距离游泳项目迸行监控并围绕无氧阈来制定可行的个体有氧、无氧强度.将为无氧阈应用于无氧耐力训练开辟新的领域,并为无氧能力的提高棵体百广泛的讪l缤平段。  相似文献   

11.
有氧健身运动对城市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有氧健身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等方面的影响 ,对部分城市老年男性进行了有氧健身运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参加有氧健身运动的老年人 ,其体脂百分比下降 ,去脂体重增加 ,肌力加强 ,肺活量加大 ,哈佛台阶指数提高 ,这些反映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长期坚持参加有氧健身运动 ,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机能状态和健康水平 ,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浆左旋肉碱与有氧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2 7名自行车和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测其安静和有氧运动 30 min后血清睾酮和血浆左旋肉碱浓度。结果显示优秀耐力性运动员血浆左旋肉碱水平与正常人相似 ,不同项目之间差别也不明显。有氧运动后仅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血浆肉碱浓度明显地增高 ,其他人仅有上升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后血清睾酮稍高于安静时 ,但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心率、乳酸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志平  黄海  姜涛  叶鸣 《体育科学》2004,24(5):12-14
通过对普通女大学生训练过程中全程的心率跟踪及相关生化指标测试,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降低静息心率,使同级运动负荷时的心率下降,提高心搏储备;可降低同级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使乳酸阈水平提高;延长力竭负荷时间,有效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心率、血乳酸在赛艇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赛艇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心率的监测,发现在常用的训练手段中,心率、血乳酸浓度和运动负荷的强度大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训练实践中,心率可作为控制赛艇训练强度的有意义的参数.4mmol/L无氧阈功率训练不能达到乳酸状浓度的最高稳定态训练,无氧阈功率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模拟高温环境下的搏击健身操实验,分析学生身体成分指标,评价减肥锻炼效果和效率.通过对上海某高校女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测试,筛选体型超标者作为受试对象,分为实验组(高温环境搏击健身操组)和对照组(普通锻炼组).实验组进行高温环境搏击健身操锻炼,每周2次,每次90min,共36次.对照组参加俱乐部日常锻炼.锻炼后实验组的体重、脂肪重和体脂%,分别下降了3.1kg、3.08 kg、3.38% (P<0.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证明:高温环境下搏击健身操锻炼减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名体能类男性运动员,分为力量训练组和有氧训练组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实验。实验发现不同运动对人体成分的改变效果不同,力量训练可以促进骨骼肌的增长,有氧训练可以起到降低体重、减小体脂、抑制骨骼肌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高考压力下,青春发育后期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的身体机能状况,重点探讨四项素质训练对体育考生身体成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杰文VENUS5.5体成分分析仪分别对受试者进行9月份及次年4月份体育高考后的测试。结果:男、女两实验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训练后降低,肌肉含量增高;而两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水分、脂肪重量、矿物质、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四项素质锻炼对青春后期体育考生身体成分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肌肉重量影响较大,而对体重指数影响不大。2.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尽管发育及营养正常,但运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对身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少年游泳运动员代谢能力的生化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尿肌酐系数、血乳酸最高浓度和无氧阈游速的测定,评价他们的代谢能力。结果表明:一级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均明显比二级运动员好,建议对低等级运动员在加强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磷酸原供能能力,并做好定期的评定监测工作,以便及时调整运动负荷和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武术散打训练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 ,采用YMCA法对 10 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间接测定 VO2 max和PWC170 。结果表明 :散打组在 VO2 max和PWC170 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采用 VO2 max的绝对值更能准确的计算PWC170 ;在采用间接测定法评价 VO2 max时 ,使用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要考虑适应范围。提示 ,武术散打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在散打训练中应重视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