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滴水转瓶     
一、实验材料与工具:大塑料瓶一个、饮料吸管4根、细线一段、剪刀、锥子、胶带。二、实验方法:⒈大塑料瓶剪去上部分,如图一。⒉靠塑料瓶底部,用锥子钻出4个等距离孔,如图二。⒊将饮料管剪成5厘米~6厘米长4根,按同一方向斜插入4个孔中,用胶带封闭固定饮料管,如图三。⒋在大塑料瓶上边等距离钻3个小孔,穿入细线,如图三。⒌将大瓶中灌满水,塑料瓶就按同一方向喷水旋转。三、实验原理:由于重力作用,水由饮料管喷出。又因饮料管按同一方向斜插入大瓶中,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大瓶便旋转起来了。滴水转瓶@蒋金燕!江苏 @陆…  相似文献   

2.
哈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要转起来啦!这么好玩儿的玩具相信宝宝一定喜欢。您赶快为他做一个吧。材料工具:小口塑料瓶、一次性筷子、彩色塑料球(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大号儿环状橡皮筋、彩色卡纸、彩色线绳、曲别针、小木棍儿、彩色即时贴、锥子、剪刀等。制作方法:⒈把筷子相互交叉,并用线绳把交叉处绑牢。⒉用锥子在塑料瓶的底部中心处穿一个孔。⒊把曲别针别在橡皮筋的一端,把另一端从塑料瓶底部的孔中穿进去,再从瓶口穿出来,套在绑好的筷子上。⒋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动物的头像,剪下后粘贴在塑料球上。⒌准备一些等长的线绳,分别将它们的…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第七册《反冲》一课的第一个实验,原设计的一个高塑料瓶,在瓶壁的下部用粗锥子沿着一个方向斜着扎6个洞,使6个洞之间的距离,洞到瓶底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用线悬起,然后向瓶内倒水,观察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能使学生看到水从瓶周围的孔斜着喷出,塑料瓶转动起来,转动的方向与水喷出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4.
转车与火箭     
一、五彩转转车材料与工具:塑料瓶、废圆珠笔笔芯(去掉笔尖)、棉线绳40厘米、螺丝钉、雪糕棒、彩笔、锥子、剪刀。制作方法:1用彩笔在雪糕棒上涂画彩条图案。2在塑料瓶底部与瓶盖的正中央及瓶身侧面的正中部位,用锥子各穿一个孔(孔的直径略大于笔芯的直径)。3将笔芯插入瓶盖中央的孔中。4将棉线绳的一端系上一小段笔芯(可从整支笔芯中剪下),然后将另一端从瓶身侧面的小孔穿进去,由瓶口拉出并系在笔芯上,再将笔芯插入瓶底的孔中。5盖好瓶盖,用合适的螺丝钉将雪糕棒和笔芯连接固定。玩法:转动笔芯将绳子绕在笔芯上。一手握住瓶身,一手捏住绳子…  相似文献   

5.
材料:大饮料塑料瓶、泡沫材料、小棒、鎅刀、锥子、剪刀。制作: 1.把一个饮料瓶剪为两部分。2/3用作制水车,在瓶周边相对位置剪出凹位。1/3用作制漏斗(见图1)。 2.用泡沫料剪裁出一个直径与高度约3公分的园柱体,把小棒从中穿过。用另一只塑料瓶剪出3公分的正方形塑料片4块,用鎅刀均衡地鎅开泡沫,把塑料片插入,制作小水车(见图2)。 3.把小水车架放在塑料瓶的凹位上,用水冲击小水车上的塑料片,这时小水车便会转动起来(见图3)。  相似文献   

6.
设计构思:我设计并组织学生采用一种透明小玻璃瓶替代塑料笔帽和橡皮泥来制作“潜水艇”,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塑料瓶中,挤压塑料瓶可以清楚看到玻璃瓶中水位的变化即气体被压缩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潜艇”沉浮的基本原理。制作材料: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玻璃瓶(蓝瓶)或科学实验材料袋中的玻璃瓶、无色透明塑料瓶、短吸管(细)、烧杯、水。制作方法一:1.将透明塑料瓶灌满水。(如图所示。)2.将蓝色小玻璃瓶口朝上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灌入适当的水,直到其刚好浮在水面上为止。3.将小玻璃瓶从烧杯中取出,使瓶口朝下并将其投入到塑料瓶中。(…  相似文献   

7.
<正> 材料和用具: 装鲜奶或矿泉水的塑料瓶(2~4个),锥子,粗铁丝,双面胶,彩色胶带,彩笔。  相似文献   

8.
材料:大饮料塑料瓶、泡沫材料、小棒、■刀、锥子、剪刀。 制作: 1.把一个饮料瓶剪为两部分。2/3用作制水车,在瓶周边相对位置剪出凹位。l/3用作制漏斗(见图1)。 2.用泡沫料剪裁出一个直径与高度约3公分的国柱体,把小棒从中穿过。用另一只塑料瓶剪出3公分的正方形塑料片4块,用■刀均衡地■开泡沫,把塑料片插入,制作小水车(见图2)。 3.把小水车架放在塑料瓶的凹位上;用水冲击小水车上的塑料片,这时小水车便会转动起来(见图3)。 4.用锥子把几个瓶盖打出大小不同的孔,套国瓶颈后,观察不同大小的孔,水流…  相似文献   

9.
气垫盘     
材料和工具:气球、垫板、塑料饮料瓶、橡皮膏布、剪刀、锯条、锥子、砂纸、百得胶等。制作方法:先用锯条把塑料瓶上面的口锯下来,再用砂纸把它磨平。接着在垫板上画一个直径50毫米的圆,剪下来,再在圆心钻一个直径1~2毫米的小孔。然后用百得胶把塑料瓶口胶牢在圆垫板的中央。等胶  相似文献   

10.
吊饰之一材料:大塑料瓶一个、小珠、果子冻小杯、包装纸或糖纸以及细绳等。做法:①把瓶子的上半部(约占全瓶高1/3)剪下(图一),把切口修平,然后将边剪成花瓣状。将“花瓣”向上折起,用锥子分别在每片“花瓣”上锥一个小孔。②取若干果子冻杯,底部锥一个小孔。③把糖果纸或色纸剪成细丝头,并用细绳把它扎牢后将细绳从果子冻杯底的小孔穿过,穿一颗小珠,然后穿过“花  相似文献   

11.
小拖车     
材料准备:鸡蛋塑料包装盒、吸管(或圆柱形雪糕棒、竹筷、塑料筷等)、塑料瓶盖、铃铛、尼龙绳、剪刀、锥子、针、线、各种小饰物。制作步骤:1、用剪刀把包装盒从中间剪开。分成盒身(有蛋格的一边)和盒盖;2、用剪刀或锥子在盒盖两侧分别戳两个对称的孔;  相似文献   

12.
巧用输液器     
1、做连通器将输液器两端针剪去,把输液器浸入红水中,挤压吸进水,提起两端,红水在输液器内,两端水位相平,改变两端高度,红水在输液器内上升、下降,最终两端水位总保持相平。2、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将输液器内吸进红水,关闭调节器。(如图)把输液器的塑料瓶用热毛巾焐住(或放入热水杯中),发现红水柱上升,去掉热毛巾(或热水),把塑料瓶放入冷水中,红水柱会慢慢下降。实验说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把输液器的塑料管内吸进一段红水柱,关闭调节器(如图)。塑料瓶调节器用手焐(或热毛巾焐)输液器的塑料瓶,红水柱向外移动,松开手(或热…  相似文献   

13.
材料准备: 空塑料瓶(可乐或雪碧的大塑料瓶)、药用滴管、水。 实验过程: 1.给塑料瓶加水,至瓶肩,瓶颈部分是空的。 2.滴管里吸进大约2/3的水。 3.滴管放入瓶中,滴管的头部像鱼漂一样浮在水面,然后 给塑料瓶盖上盖子并拧紧(如图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的关系,我将课文中的实验增加了一个塑料瓶(如图)。  相似文献   

15.
旋转变色轮     
宋晓燕 《山东教育》2009,(12):32-32
适合班级:小、中、大 制作材料: 硬度较高的废旧塑料瓶、大米、红豆、花生、红、黄、蓝三原色即时贴、钳子、剪刀、宽透明胶、铁丝、锥子等(见图1)。  相似文献   

16.
有这么一道题:如何取出深洞中的空气样品,并探究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多学生这么回答:将一个装满水的集气瓶(塑料瓶)拿到洞内,倒出水,擦干,带出洞外,倒入澄  相似文献   

17.
小实验     
波尔多液的配制1.实验用品玻璃杯2个、木筷、有刻度的塑料瓶(或玻璃瓶、玻璃杯)2个、硫酸铜1g、生石灰1g、水。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硫酸铜1g,加入水90ml,制成硫酸铜溶液;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加人生石灰1g,注入少量水,生石灰就变成熟石灰,然后加水至10ml,配成  相似文献   

18.
|l||..es|卜挂卜仇日话脚比眼陇拭沙川以姗姗那你比卜盯|卜卜与振小代卜卜卜低域附价仪件卜小比附伪..|11||||.||||J|..1|一、去伪存真(每小题3分,共33分) 1.“五一”黄金周,小林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材料:纸杯或塑料杯一只、弯曲的饮料管一根、水、锥(zhuī)子(或钉子)、胶带。二、实验步骤:⒈用锥子(或钉子)把杯子的底部扎一个与饮料管一样大小的孔,把饮料管的一端扎入孔中,并用胶带封严不漏(lòu)水,另一端位于杯中,距杯底有一小段距离,如下图一。⒉向杯中慢慢地加水,即使水超过了杯中的饮料管口,水也没有从杯底的管孔中流出来。⒊继续加水,观察当水加到饮管弯曲部位(最高处)时,杯中的水会从杯底的管孔中流出来,如图二①②。⒋当水位降到饮料管最高弯曲部后,水仍往下流,直到流到杯内管口下,管中进入空气后,方不再往下流,如图二…  相似文献   

20.
一、制作材料普通矿泉水瓶一个,小矿泉水瓶(或其他小塑料药瓶)一个(带盖),电烙铁或锥子一把,铁丝一截,小玩具电机一个,导线若干,1.5V干电池两节(带电池盒),以及开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