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充满血腥的战争史,自从火器出现以后,战争便从以刀剑长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火器时代,但火器的最初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当时欧洲各国普遍装备的都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士兵每次射击之后,必须花上两分多种的时间才能完成再装填,而且火枪的射程也十分有限,最远的也不过200码左右。如果面对的敌人是  相似文献   

2.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以参将率部入闽,入闽后升任总兵.戚继光军队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当时倭寇纠集兵力,凭借先进的鸟嘴统筹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  相似文献   

3.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是武器发射的能源 ,故在军事上又称为“发射药”,没有它 ,火枪、火炮以及火箭都无法发射。然而在鸦片战争中、在八国联军疯狂侵略战争中 ,中国军民都只能用刀剑长矛及火铳等古老兵器与血肉之躯去抵挡洋人的新式火枪火炮发射出来的枪弹 ,演出一幕幕悲壮的场面。问题的焦点是 ,清政府腐败无能 ,军事装备落后。因此当时有的大臣提出向国外购买火枪火炮 ,以武装自己 ,这给人们一个错觉 ,认为火枪火炮是“洋人”发明的 ,其实最早发明火枪火炮的并非“洋人”。火炮 ,是指口径在 2 0毫米以上 ,用火药的爆发力发射弹…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做武器的国家,也曾在火器枪械制造上领先于世界,但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却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这归咎于满清“骑射乃满洲根本”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5.
枪与砲     
利用火药气体作为动力,发射子弹的武器,称为火器。因为子弹性质、大小不同,所以发射子弹的管子粗细也随着不同。管子内径称为火器的口径(见图6)。按口径的大小,我们将火器划分为枪与炮。枪炮的界限,本来不是固定的。一般将口径在十一毫米以下的(也有将九毫米以下的)叫做枪,而将在这口径以上的叫做炮。  相似文献   

6.
水电站工程.在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中管形座既是机组流道的一部分,也是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的重要环节.其安装时间制约整个工程的进度.用简易行车安装机组管形座压缩了工期,为电站提前发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20世纪是力量的世纪,钢铁、煤炭、天然气,乃至火器的使用,使人类有了强大的臂膀。21世纪则以智能为特征,以人才为动力,被称为信息化时代。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也因此,人类更加重视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语汇。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20世纪是力量的世纪,钢铁、煤炭、天然气,乃至火器的使用,使人类有了强大的臂膀。21世纪则以智能为特征,以人才为动力,被称为信息化时代。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也因此,人类更加重视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语汇。  相似文献   

9.
张利 《科教文汇》2008,(7):143-143
明永乐年间,随着火器在军事上的应用,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建制的火器武装部队,即神机营。其在永乐帝五征漠北中所发挥的巨大军事作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软胶囊也称软胶丸剂,它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鱼形,管形等。  相似文献   

11.
吴理 《金秋科苑》2009,(3):49-52
因为中国曾经被满清这个只知道“弓马娴熟”的民族统治了270年,所以后代的中国人都产生了一种误会,以为发明了火药的中国,竟然把本应成为先进武器的发明,白白浪费在无义的娱乐上。其实不然,清朝以前的元和明朝两代,都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与装备,中国在火器方面是曾有过辉煌的。  相似文献   

12.
子彈——槍彈或砲彈——的雷管,在火器瞠內被撞擊后,彈內發射藥就燃燒起來。火藥燃燒之後,能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用極大的压力壓迫着彈壳和彈頭,同時也壓迫着火器膛。在這压力的作用下,彈頭就被飛快地推出瞠口,同時火器也就猛烈地後坐。子彈在火器阻內,自靜止位置被氣體压力推動,到被压出膛口而飛行空中,一直到着落默為止,所經過的路線,就叫做彈道。子彈自靜止位置到膛口這一段路線,叫膛內彈道;而自膛口到着落点這一段路線,叫膛  相似文献   

13.
一.产品性能:蜂窝煤是我国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重要生活能源。受天然气、石油涨价、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因素影响,用煤户明显上升。但蜂窝煤炉引火难,无论是传统的底垫泛煤引火、电引火器引火、煤气烧或夜间封火法,都要30分钟以上用两块煤才能做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蜂窝煤的发展。经研究开发的蜂窝煤引火器,  相似文献   

14.
因为中国曾经被满清这个只知道“弓马娴熟”的民族统治了270年,所以后代的中国人都产生了一种误会,以为发明了火药的中国,竟然把本应成为先进武器的发明,白白浪费在无义的娱乐上。其实不然,清朝以前的元和明朝两代,都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与装备,中国在火器方面是曾有过辉煌的。  相似文献   

15.
朱钦士 《今日科苑》2012,(10):43-46
《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必要的工具是不可少的。在现代火器出现之前,人们要狩猎或搏斗,自然可以拳打足踢牙咬,也就是使用人体"自带"的工具。但是如果有武器相助,威力就大得  相似文献   

16.
火砲的故事     
炮兵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兵种。它在战斗中,以自己的强大火力,来歼灭和压制敌人的生动力量和火器,阻止敌人的反冲击和进攻,支援步兵和坦克完成战斗任务。炮兵的主要武器——火炮,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精良的。它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有过极大的变革。古代所谓炮就是一种抛石机。它是用大木头造成一个架子,上面有杠杆,用很多人拉着绳子,来抛掷石头,打击敌人(图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某铜矿石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矿石中主要的有用矿物为含铜矿物,可综合回收的矿物为含铜矿物和铁矿物.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的铜元素主要是以黄铜矿的形态存在,铁元素主要是以磁铁矿的形态存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特征分析后发现:磁铁矿粒度较粗,单体解离较易,但磁铁矿中常包裹有黄铁矿、黄铜矿及脉石矿物包裹体,铁精矿品级势必受到...  相似文献   

18.
朱钦士 《金秋科苑》2012,(10):43-46
《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必要的工具是不可少的。在现代火器出现之前,人们要狩猎或搏斗,自然可以拳打足踢牙咬,也就是使用人体“自带”的工具。但是如果有武器相助,威力就大得多。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武器。  相似文献   

19.
郝敏  陈伟强  马梓洁  张超  甘建邦 《资源科学》2020,42(8):1515-1526
铜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金属。中国长期以来进口“六类废杂铜”和“七类废杂铜”两种废碎料来冶炼再生铜。本文基于海关贸易和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数据,利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铜废碎料贸易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①2000—2015年,中国累计进口铜废碎料实物量6680万t,其中含金属铜约2000万t,占同期国内再生铜累计产量的56%;②相比利用铜矿石生产精炼铜,利用进口铜废碎料生产再生铜在非生物性资源消耗、温室效应和人体毒性等方面减少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同时累计节约铜矿山投资成本约580亿美元。然而,进口的“七类废杂铜”在带来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区域性环境与健康风险:一是进口低品位铜废碎料中夹杂大量有机物,在拆解和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是部分工业园区和小企业在工艺、技术、空间布局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引发了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因此,建议辩证和全面地认识铜废碎料进口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在坚决禁止进口“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电线、电缆和五金电器”这些“七类废杂铜”的同时,继续利用进口“六类废杂铜”作为重要的铜资源,以降低中国对原生铜矿石的依赖以及造成的采矿和原矿冶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媒体报道,台湾有食品企业涉嫌将铜叶绿素掺入大豆油,继而冒充橄榄油销售,报道称长期食用掺有铜叶绿素的油会伤肝肾。那么铜叶绿素是什么?到底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呢?什么是铜叶绿素铜叶绿素也叫叶绿素铜,它是叶绿素的一类衍生物,常用的还有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着色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