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的由来与涵义进行考证与释义,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这两个词汇最初是出现在外文的翻译中;"体育大国"的涵义最初与"体育强国"相似;"体育强国"涵义的演进经历了"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为主"、"竞技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体育科学》2012,(12):9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4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于2012年11月9日上午在上海开幕,主题为:"体育改革:攻坚与突破"。论坛围绕体育改革的主题,设立了"体制改革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组织支撑缺失"、"竞技体育结构失衡与后备人才培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等4个研讨专题。同往届相比,本届论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体育发展是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根本性战略.在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努力引导和促进"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既是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中间地带.又是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的概念辨析与价值判断出发,探讨了二者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困惑与误区,分析了二者与城市体育发展的关联与互动,思考并重新提出了"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在实践中与城市体育的统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中国地质大学体育协会攀岩分会及《运动》杂志协办的"2012年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改革论坛",10月13日-14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顺利举行.教育部国家副总督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校体育分会主任杨贵仁,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庆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郝翔、副校长赖旭龙、俄罗斯体育大学副校长Yury Baykovskiy、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教育理事会副会长、澳门大学何敬恩博士、全国部分高校代表及中国地质大学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快乐体育走向终身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海丹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20-121,12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正向素质教育转化."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观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与体育教学实践中.但在实践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体育乐趣方面存在矛盾,文章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并就如何使快乐体育走向终身体育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了解美国体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特点,总结和借鉴美国体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与我国体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旨为我国体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观念的更新与新体制的构建,为提高我国体育博士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当前,由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还很松散,学校和社区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达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研究和探索其融合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经费保障和具体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体育媒体奇观批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凯尔纳的"媒体奇观"为理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体育"媒体奇观"的形成和现状,以及体育传播行为如何在"媒体奇观"的推波助澜下发生了异化.体育"媒介奇观"的主要特征是体育赛事的视觉化、体育名人的娱乐化、体育事件的商业化与政治化,导致体育越来越偏离其本质,体育文化趋向单一,体育精神淡漠.提出寻求媒介与体育共赢之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因社会背景、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体育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等因素的影响,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体育的标志性物质载体--身体,倍受体育课程的关注,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和复杂,这个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有所选择,简化身体活动背后派生的丰富内涵,挖掘出学校体育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遵循课程的"知识"本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强国与体育本质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提出"体育强国"概念的时代背景以及内涵和外延入手,指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慎重把握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契合,需要以人为本制度的支撑和保障,认为建设一个公正、客观、普适的评估标准和社会体育发展指标是很必要的先行工作.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西方的体闲体育崇尚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冒险性、刺激性,在健身中娱心。在中国人看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体育的真谛就在于“静”。本文采用逻辑方法论,对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体育运动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指出高科技的运动服装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运动成绩,促进了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而性感、时尚的运动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提高了收视率,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运动服装的社会化。由此总结出科技与时尚是当今运动服装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预测了体育运动专业服装和大众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无论是东方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还是西方对抗、竞技性体育,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东方人对生命与生存的理解源于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的呼唤,他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浑圆;西方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竞争精神不但支持他们在体育中超越自我、征服自然,而且借助体育强大的社会功能,竞争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内涵原理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的阐释,讨论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重视体育科学轻视体育人文的“重物轻人”、“重体轻育”的现象,以及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人文观念,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本源、竞技过程、竞技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出现的异化现象;同时通过竞技体育的异化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德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以人本位思想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文体育论     
体育文化残存指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其蕴含在内部的习俗和观念,在进入新的社会阶段后,并没有消失,仍然具有原来的意义和机能,作为前一个时代的遗痕还顽强地继续存在着.体育文化主体在体育生活中的精神状态有巫术、宗教和哲学三种.人文体育作为古希腊体育的一种文化残存,在经历了轴心时代、中世纪、人文主义运动等阶段之后,再次复活.人文体育,其富含巴门尼德哲学的人文精神,在今天,依然可演绎为一种神明怡然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座谈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论述了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体育游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建议体育教师本着发展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认真钻研体育教材,收集、改编、创编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在课堂内外组织体育游戏的群体活动和竞赛,使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心理与学生运动损伤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等视角研究足球运动特点;揭示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机制;探讨心理干预在足球专选班学生训练、比赛和恢复等阶段中的渗透与应用;提出基于心理学条件下的足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构想,旨在给教练员、学生、心理咨询师和医务人员等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电影的结合既丰富了电影文化又传播和普及了体育知识,这样人们在余暇时间即看到了电影又接受了体育电影给人的教育和启示,从而潜移默化的爱上了体育运动,使体育进入了自己的生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电影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体育电影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体育电影对社会体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