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因卖猪肉而出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日前在北大讲台上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这位当年的"北大才子",因为卖猪肉而一鸣惊人,当过公务员也出过书,却依然觉得自己实在是"混得不好"。而武汉的大学生呼维  相似文献   

2.
浦家齐 《上海教育》2011,(24):50-50
最近,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接受《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我想,这就是北大人的价值观倾向,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作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  相似文献   

3.
近日,两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受前校长许智宏的邀请,回到北大举办论坛.而他们委托中山大学专家所作的调查也表明,对于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卖猪肉这一工作,超过九成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据《信息时报》报道) 过去,一听说大学生卖猪肉、扫马路,立即会招来非议,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陆步轩回到北大演讲时,对于自己的经营曾坦言,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北大.可见,对于大学卖猪肉这样的事,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的,从他的话语中,隐约能够感受到当初选择卖猪肉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原声     
梁好 《今日教育》2011,(12):7-7
猪肉卖得好也是北大骄傲。 11月12翻至13日,来自全球的近300名北大校友代表齐聚重庆。履新不久的北大党委书记朱著璐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北大的骄傲。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卖猪肉、卖鸡蛋、擦皮鞋,甚至收破烂的不光彩”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去年北大毕业多年的中年大学生陆步轩操刀卖肉,引发轰动。紧接着又一位北大年轻学子毕业后在东北老家卖起了糖葫芦。这不,去年刚刚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周龙进超市找了一份卖猪肉的工作。见7月28日《现代快报》)大学生缘何卖猪肉?大都属于工作难找的被迫无奈。比如周龙毕业后四处应聘就业,始终未能如愿,最后在同学的介绍下进了超市,开始他觉得卖猪肉很没面子,情绪压抑,经过几个月的锻炼,观念变了,由当初的无奈变成了喜爱,坦然面对,干得很…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陆步轩,我还在卖猪肉。"近日,"北大屠户"陆步轩又在社交媒体上火了一把。将生鲜生意做成品牌,一年18亿元销售额,这些业绩让舆论场上过往对名校生卖猪肉的质疑几乎完全消失了,他也似乎完成了又一次人生逆袭。自陆步轩初次走进公众视野,已过去近20个年头。从毕业初期生意失败无奈卖猪肉,深陷"读书无用"论的漩涡;到放弃公务员、重返屠宰场  相似文献   

7.
数年前,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数年之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这回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北大生该不该卖猪肉,而是探究陈生在卖猪肉行业掀起的这场"变法革命".  相似文献   

8.
邓荣芳 《读写月报》2023,(34):51-52
<正>不久前,一则“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消息在网上盛传。其实,这些年有关高学历低就业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多年前曾有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后来又有浙大博士生延毕送外卖,再有北大博士生报考城管等等,都引发过“学历浪费”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他们的选择是在浪费教育资源,这是人才浪费。但我认为,自主选择职业未尝不可,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并不一定就是教育资源浪费,也谈不上人才浪费。  相似文献   

9.
山坡上最近来了一个收破烂的人,他整天骑着三轮车满坡乱转,嘴里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有破烂拿来卖嘞!”熊妈妈把小熊咕噜噜小时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卖给他了。咕噜噜觉得这实在太有意思了,他也想当个收破烂的人。有了!咕噜噜想出一个好主意:要是把家里的破烂全部放到车上,人家不也以为我是收破烂的嘛!咕噜噜骑着装满破烂的小车,带着KITTY猫走街穿巷,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l有破烂拿来卖嘞!”小狗、小猫、小猴推开窗:“呀!原来是咕噜噜呀!”小狗把肉骨头卖给他,小猫把死老鼠卖给他,小猴把桃核卖给他。咕噜噜说:“我没有钱给你们。”小狗、小猫、小猴一起摆摆手说:“不要钱算了。”  相似文献   

10.
年猪风波     
大年三十这一天,阿牛家宰年猪了。 阿牛一边望着一大堆热气腾腾的鲜猪肉,一边不停地吧嗒吧嗒地抽着草烟锅,陷入了沉思,连小女“要火烧肉”的声音他也似乎听不见。抽完了烟,阿牛转身,找来一只竹篮,飞快地把猪肉满装了一蓝。 妻子连忙问他:“做啥?”“今天是街天,卖一点吧。”妻子听后也不再说什么,还满心欢喜呢。原来阿牛的做法正合她的心思,两月前,家里卖耕牛钱不够向信用社贷了两百元钱。眼下期限快到了,卖些猪肉正好可还贷款。想到这里。她觉得丈夫比以前有心计了。  相似文献   

11.
同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成功商人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乞求般地向路人推销他的铅笔,顿生怜悯之心,把一元钱丢在卖铅笔人的手里,就走开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刚才买铅笔后忘记拿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你上面有标价。”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商人快步迎上这位成功商人,并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推销铅笔的‘…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0,(13):47-47
做完生意回来后,提姆觉得应该给妻子带点什么礼物回去。"那些香水怎么卖啊?"他问卖化妆品的售货员。售货员给他展示了一瓶价值30美元的香水。“还是贵了点。”提姆抱怨道。售货员开始有点恼火了,就给提姆一瓶很小的香水,价值15美元。“我的意思是,”提姆说,“我想看看一些真正便宜的东西。”售货员听了后,递给了提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
<正>走出机关搞创业,摆地摊、种菜、做房地产,直到8年前进军猪肉市场,目前个人身价近百亿……近日,被媒体称为"北大杀猪才子"陈生的独特创业经历,引起广泛关注。名校毕业,却做着在一些人看来颇有些"不入流"的猪肉生意,陈生不是第一个。15年前,他的师弟陆步轩,就曾因生活拮据卖过猪肉;一年前,另一位90后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和3个合伙人在北京开起了米粉店。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有关"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卖米粉,是否属于人才浪费"的争论,至今没有停歇。抛开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4.
青春是什么?     
<正>我今天站在这儿,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因为和你们在一起。年轻就是竞争力!青春是什么?很多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青春有不同的理解。从年龄角度来说,青春是年轻人的骄傲,但对老年人来说,我觉得他们依然保持着青春,因为青春代表一种活力,只有这种青春的感觉,你才能挑战自己。北大的张天一,大家可能觉得他很成功,读了一个法学硕士学位。今天去卖米粉,这其实也是一种挑战,放弃  相似文献   

15.
卖柴火的是个将近古稀的老头儿,干瘦干瘦的,虽然年迈却很有精神,只是稍微有些驼背,他几乎天天都从我的门口经过,带着那头跟他一样干瘦的小毛驴。这一天,我叫住他,问他柴火是怎么卖的。“50块钱一车,便宜卖了。天太冷,早卖了早回家。”他说。“40块怎么样?”我跟他砍价。“这是俺花了35块钱从20里以外的木材厂买的,您再给添两个子儿,怎么也得让俺们挣点儿,行不?”老头儿憨厚地笑了笑。我打定主意只给他40块,多一分也不给。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他说  相似文献   

16.
陆鑫 《课外阅读》2011,(8):328-328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在各种因素综合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受到社会上人们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处在风口浪尖的“80后”,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主群体,也是就业难的最主人群。在近几年里,北大才子卖猪肉、清华学生种蔬菜、复旦学生卖盒饭、广工学生休学当总裁……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社会上对这些事件产生了极大的议论,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80后”,我对此也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一璠 《高中生之友》2010,(6):24-24,25
一次.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到北大来给大学生们讲小品表演艺术。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茅台酒是国酒.红塔山是国烟.北大是国校.”虽然庄严中多了几分调侃的感觉.但认为“北大是国校”也并不缺少依据。而在我看来北大是一篇散文。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它既有如张中行先生所说的“散漫的一面”.又有那种“严正的一面”。我曾在北大进修一年.那一年里,我用探求的目光.自以为认真地、情趣盎然地阅读了这篇散文.这让我感到永远的幸运。  相似文献   

18.
收破烂     
山坡上最近来了一个收破烂的人,他整天骑着三轮车满坡乱转,嘴里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有破烂拿来卖嘞!”熊妈妈把小熊咕噜噜小时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卖给他了。 咕噜噜觉得这实在太有意思了,他也想当个收破烂的人。有了!咕噜噜想出一个好主意:要是把家里的破烂全部放到车上,人家不也以为我是收破烂的嘛!咕噜噜骑着装满破烂的小车,带着KITTY猫走街穿巷,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有破烂拿来卖嘞!”小狗、小猫、小猴推开窗:“呀!原来是咕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来正好拾掇了一些关于北大的趣闻轶事,与“面子”问题不无关系。因为北大乃国民精神之菁华所在,而中国人又是极要“面子”的,那里曾发生的事值得探究一下。蔡元培,北大第一任校长,对北大最大的贡献便是对其的改革。他融合中西文化,让新旧两派学者在三尺讲坛上各施所长,相互竞争,形成活跃的学术气氛,把北大改造成一片“精神圣地”。而在当时,大刀阔斧的改革却招来不少微词,众人的抨击更让北大的人觉得丢面子,时人盛怒:北大都请了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人当教授?首当其冲的是刘师培老先生,他曾一度与章太炎齐名,虽为国学大师却因蝇头小利为袁世…  相似文献   

20.
一位纽约商人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进了卖铅笔人的杯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忘记了我,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乐于同情更是一种美德,但是,学会同情也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艺术。同情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选自《散文》1999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