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在实际环境中 ,往往有许多化学污染物同时存在。它们对生物体同时作用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与任何一单独化学污染物分别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完全不同。因此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 ,称为联合作用。根据生物学效应的差异 ,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四种类型 :1 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 ,同时或短时间内先后与机体接触 ,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 ,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之和。也就是说 ,其中某一化学物质能促使机体对其他化学物质的吸…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排出体内代谢产物,改变其周围微生态环境,从而导致同一生态环境中,植物与植物、微生物之间,生长发育相互排斥或相互促进的自然现象。近10年来,关于植物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且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农、林业生产、果树蔬菜栽培和园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排出体内代谢产物,改变其周围微生态环境,从而导致同一生态环境中,植物与植物、微生物之间,生长发育相互排斥或相互促进的自然现象。近10年来,关于植物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且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农、林业生产、果树蔬菜栽培和园林艺术,以及应用于植物群落和生态平衡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相互关系中化学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营养系统中相互作用,协调进化,其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植物受害后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和昆虫信息素两方面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的为害时,能通过改变体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释放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来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或相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为争夺阳光、空气、水分等而发生斗争外,还会发生植物之间的化学战。近年来,植物生态学家对群落中植物种间的化学分析发现.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会对生长在一起的其他植物产生化学抑制或促进作用.这即是植物的他感作用。早在1832年,秋康多尔(DeCandcolle)就指出,农作物连作会减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根部分泌有毒物质并积于土壤所致。澳大利亚植物学家莫利体(HM0liSCh)于1937年首先提出了“他感作用”这一术语,又称植物毒素抑制作用。起他感作用的物质可在高等植物之间直接起作用。其他生物也…  相似文献   

6.
杨金花 《科技文萃》2000,(11):148-149
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植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一些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特殊的化学物质,以向周围的同伴发出警告,促使其他植物采取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共用效应"是指在生物学学科中,有关化学物质的作用或生理生化过程往往表现的重叠现象.归纳整合这些知识点,深入挖掘重叠知识点对于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依靠自身产生的各种微量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这些化学物质叫做植物激素,它们来自于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如芽的顶端分生组织)。本节教材的中心是研究植物在自身调节过程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这些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自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自毒作用的概念同种植物的一些个体通过向环境中释放某些代谢的或分解的化学物质而对其它个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影响 ,就是植物的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植物种内相互影响的方式之一 ,是种内关系的一部分 ,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以说是植物界“化学战争”的特例。2 自毒作用与自毒作用物质196 7年 ,Webb、Tracey和Haydock做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他们发现 ,在乔木树种棕榈科的银桦(Grevillearobusta)种植场上见不到它的幼苗 ,而在邻近的南洋杉 (Araucaiacunninghamii)种…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世界充满奇趣。有的动物凶猛强大,有的动物弱小无比,有的是巨兽,有的是小雀……——《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共栖是指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较多,一方受益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生物共栖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暂时生活在一起。同学们,你对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定很感兴趣,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双锯鱼和大海葵,北极熊与北极鸥、北极狐,它们之间有趣的事情。双锯鱼和大海葵在我国南海和世界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丛里,有一种体色艳丽的小鱼,它们的身体表面有鲜艳的朱红色和雪白色相间的色带…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念的提出及其物质基础1 93 7年 ,德国学者H .Molish指出 :某些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他感作用。他认为 ,这是植物生存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1 940年 ,I.H .R .Bocle发现 ,蒿叶的分泌物对与其毗邻的植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研究发现 ,是一种化学通式为C2 5H2 0 O4 的芳香族酸 (苦艾精 )在这里起决定作用。后来许多学者研究后证实 :桃木属、桉树属、臭椿属的叶均有分泌物 ,主要是酚类物质 (如香草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 ) ,它们对亚麻的生…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科学家曾推测,植物中有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叶子和根尖之间传递信息,然后刺激花蕾形成。后来通过研究,俄科学家把这种神秘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成花激素”。现在,来自瑞典农业科技大学的植物学家进一步研究获得的三份成果,揭示了植物究竟是如何知道开花的。原来,植物中有一种叫“FT”的基因。这种“FT”基因活跃在叶子中,它能够制造出一种在叶子和根尖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分子”,然后“信使分子”刺激植物的基因程序,产生花蕾。实际上,“FT”基因制造的“信使分子”是构成之前俄科学家认为的决定植物开花的“成花激素”的关键成分。简…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六十年代末,Mc 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生物自由基(Free Radical)伤害学说,用以解释需氧生物细胞的受害机理。近年来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人们的注意力从生物自由基逐渐转向植物体内毒害效应更广的活性氧的毒理研究。本文拟对活性氧的基本概念、植物体内活性氧产生的途径、危害、及植物自身对活性氧的防御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杨伦 《中学生物学》2006,22(1):42-44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当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浓度时,植物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观察二氧化硫对葫芦科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实验室里利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用浓度为0.014mg/L和0.028mg/L的二氧化硫分别对长势相同的南瓜幼苗和黄瓜幼苗进行刺激,观察并记录了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情况,发现这两种植物受害的程度与植物的种类、叶片的叶龄及二氧化硫的浓度有关。当二氧化硫浓度相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南瓜幼苗受害的程度比黄瓜幼苗严重;同一植株不同叶片受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其受害程度的先后顺序是:成熟叶、老叶、幼叶。当二氧化硫浓度不同时,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也有所不同,浓度越大,其受害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间普通存在的现象,在园林绿化中注意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合理安排园林植物布局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效应,是指实施税收筹划活动以后所产生的作用或结果.税收体现的是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资金增加或减少,而不是抽象的.无论是政府还是纳税人,任何一方实施税收筹划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效应.因为效应往往是互动的,在更大程度上同时存在于两者之间或更多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刘德明 《生物学教学》2002,27(10):41-42
多种生物均能在体内或向体外散发多种化学物质 ,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信息素”这一现象已被人们利用来进行生态治虫 ,在不少地方取得了一定成效。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植物在遭受害虫吞食时会予以反击 ,一方面植物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杀灭或驱逐害虫。例如 1981年 ,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大肆蔓延 ,把 4 4平方千米林区内的橡树叶啃食精光 ,橡树林受到严重危害 ,可是到 1982年 ,当地的舞毒蛾突然消声匿迹 ,而橡树林则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使森林学家们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舞毒蛾是一种极难扑灭的森林害虫 ,大面积的虫…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在自然界中,植物一直都是处于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它们无法移动逃跑,更无法反击,怎么能进行“自卫”啊?在自然界中,植物虽然是一个弱势群体,但它们受到外来侵略时,都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释放出独特的信号,或引来害虫的天敌,或产生一种致命的化学物质,致使敌人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领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亦然,校长能否正常开展工作,其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构成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影响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影响,从反映论来说,是指对他人或周围事物所起的作用,回答的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产生的相互感应效应。影响力,从事实来说,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是影响者本身的一种力量的体现和标志。影响力一旦发生作用,就转化为一种影响。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般人看来,植物都是沉默不语的,因为我们并不能感觉到它们之间有信息交流。但其实,植物总是把各种密码信息发给邻近的植物,以便它们能抵御昆虫的袭击和其他威胁,并召唤这些昆虫的天敌来保卫它们,而人类才刚刚开始学会窃听这些秘密对话。植物之间的交谈以化学代码的方式进行——它们会散发出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碳分子,并将它散布到空气中,以此发出信息。挥发性化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在植物中含有的种类高达三万多种,极易在空气中挥发。某些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