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传统图书出版权、翻译权向图书重印权、报刊连载权、影视类改编权、数字版权等现代附属权利扩展,以图书出版的版权为核心辐射到非出版形式的版权,这是传统出版产业改变经营模式、开发版权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竞争、谋求可持  相似文献   

2.
于文 《出版科学》2016,24(2):20-24
跨媒介叙事是媒介融合趋势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出版、影视、动漫等传媒产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媒介叙事对作品创作、使用和传播行为的颠覆使版权问题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发展瓶颈。从协同叙事和社会化叙事两个维度对跨媒介叙事的行为本质进行透析,分析植根于这两种新型创作方式中的版权冲突,进而从版权许可制度创新、版权经营制度创新和版权法配套改革三个角度对版权冲突的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集团原创IP、纸书出版、音频、影视版权推荐会近日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版权保护协会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除了集聚大量传统图书数字版权,还通过举办"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获得了大量原创精品文学作品.据中国出版集团科技与数字部主任、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赖雪梅介绍,今年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正在进行复评,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更好地将上述版权作品价值最大化,特举办此次版权推荐活动.  相似文献   

4.
蔡骐  梁茜薇 《出版科学》2016,24(4):46-49
当前,媒体融合成为文化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影视与出版这两大文化行业之间的合作,逐渐从图书影视化进阶到影视图书化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彰显了影视对出版创新的反哺作用。从媒介视角看,影视反哺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文化互利;从受众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的盛行离不开粉丝型受众的参与,粉丝们在情感逻辑的支配下演绎多样化的趣缘传播行为,以强大的传播力和消费力推动影视向图书顺利转化;从产业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彰显了 IP 经济的发展潜能,出版行业应围绕图书 IP 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开发,建设以出版文化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生态,致力于全民阅读的复兴与书香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传媒之间的相互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电视图书这一跨媒体出版物为例,分别从媒介特性、表现手法、传播理念与影响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与图书两大媒介合作的依据,验证了传媒融合是实现文化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IP经营体现了传媒经济学中的范围经济模式.传媒产业不仅要靠传统的传媒产品,而且还要大力开发衍生产品,进行品牌延伸,从传媒产品领域进入一般商品领域,尽可能延伸产品价值链和经营范围.本文通过对罗德尔公司的杂志IP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版权价值+品牌运营”的成功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钟瑾 《出版广角》2016,(11):8-10
文学网站和网络小说的爆发,加上互联网公司以及资本的强势介入,将IP转化为影视、游戏产品,使得近两年IP市场热度不减,价格暴涨.相比之下,传统出版业却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业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视产品、游戏、图书其实是同一IP产业链上的不同形态,关键在于IP所包含的内容.换言之,出版业也可以通过开发IP,以出版物为标的,自己组建产业链,进行全版权运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IP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高频词汇,催生了行业内争相高价“囤围”热门创意内容的业态新现象.文化企业的顺“市”而为,反映出原生创意资源所自带的受众基础与市场潜力,即固态IP进行跨媒介的泛娱乐品牌化文化产品开发的内核驱动.文章以腾讯互动娱乐为切入点,对其跨媒介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国内文化产业现状的IP出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媒体经营在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那里, 单一的媒体很难抵御市场的巨大风险,像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无一不是集报刊、广播电视 (影视)、出版等于一体的超大跨媒体集团。在我国,随着媒介市场的急剧扩展,跨媒体经营也开始崭露头角,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国内发展中的传媒市场,跨媒介经营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某一媒介集团旗下拥有多种不同的媒体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加快融合发展的今天,文艺出版社应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IP化经营,探索融合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文艺出版社存在的IP化经营现状,指出应当从转变思维、完善版权管理、培养专业版权管理人才以及做好IP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文艺出版社IP化经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IP出版的考察——流行文化、粉丝经济与媒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出版是典型的流行文化现象,它以忠诚度极高的粉丝消费作为市场开拓的重要依托,同时充分运用了媒介融合策略,使自身成为“融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了版权商业价值的最大化.IP模式对于传统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2.
曹金焰 《东南传播》2021,(3):101-104
出版业的底层逻辑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版权各方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利用媒介融合的背景发展自己的路径和方法,IP策略是其中之一.IP策略是基于互联网络上同一内容的跨屏出版与传播,运用知识形态的创新和粉丝的关注互动与粉丝的跨屏转移,使同一知识版权形态(IP)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策略.IP运营的方式能有效提升书籍影响力和销售量,并能保持读者对类似内容和出版社的持续关注,对抗网络时代注意力四分五裂的境况.IP策略运用的最大障碍在于版权.IP策略的运用,需要版权的集中.IP策略运用的新发展,是基于垂直内容和场景结合的衍生版权开发.  相似文献   

13.
由图书出版主权利衍生出来的附属版权虽然并非正式概念,但它在出版产业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增值价值。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凭借媒介融合趋势提供的机遇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度、立体、多元开发附属版权可以充分开发图书版权,拓展"大出版"概念,拓展出版盈利渠道,整合出版价值链,对进入微利时代的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影视与出版联动的现象,在影视界与出版界皆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在出版行业对编辑策划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促使编辑扩展出版视野,促进多元选题开发;关注衍生产业,打造立体产业链;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出版IP;增强版权意识,夯实产业根基.在出版与影视联动的背景下,编辑策划应当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在精选内容,兼顾版权的基础之上,着力打造出版IP,完善产业链,让出版工作更好地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视传媒尤其是新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图书出版市场日渐低迷.然而以《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却在市场上不断创下销售佳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动画出版必须进行积极的革新,走出传统图书杂志发展的困境,探讨一条适合动画出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陈阳 《编辑之友》2003,(2):16-18
中文原创作品网榕树下依托丰富的网络文学资源,从事版权代理、图书出版、影视广播节目制作、广告等业务,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在“互联网冬天”的严酷形势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它在品牌打造、资源开发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趋势的加剧使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IP化经营可成为其基于自身优势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通过分析融合背景下IP化经营的内涵与要求,把握传媒生态变革带来的机遇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市场监督、无形资产价值深入开发、强化互联网思维应用、提升优质IP内容原创力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出版机构IP化经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儿童图书市场一直以来是出版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而美国学乐出版社(Scholastic)是著名的儿童图书出版商和发行商,也是儿童教育领域的技术领头人。随着互联网和各类移动终端的发展,图书内容的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对于儿童来说,单一图文结合的纸质书远不如声效画面结合的电脑等有吸引力。本文就学乐出版社将图书出版、游戏开发以及教育产业相结合的跨媒介平台进行分析,试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儿童出版的跨媒介经营新出路。  相似文献   

19.
日本动漫图书的产业化经营战略对我国版权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业是内容的加工和制造产业,而这里的内容,其实质便是版权.出版活动是由版权衍生的一系列经营活动;版权作为出版经营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出版活动的基石.所有的出版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版权这一核心要素而展开.在当今时代,要想最大限度地开发出版市场,其根本途径之一仍然是围绕版权展开深度开发与演绎.这点,在日本动漫图书的出版运营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认为中国图书出版IP象征着中国出版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筹码和议价能力.我国出版业要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图书出版IP,通过提升中国图书出版IP在双循环中的流通,突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阻碍,提升中国出版业及出版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能力.构建中国图书IP的文化创新路径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附加中国故事的外延、精选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特色文化表述.我国出版产业需依托数字出版、"出版+"、跨界衍生品、IP生态圈等助推中国图书出版IP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流通,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一盘棋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