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归纳数字化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情况.阐述数字技术在运动训练、体育健身器材与运动服装的开发、体育科学选材、体育信息与情报管理、体育竞赛、体育数字化资源等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以数字体育为核心概念,论述数字体育应用分类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文献法与访谈法,对数字化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以数字化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向“科技体育”的方向发展为主题,对数辽化技术在运动训练、体育住处与管理、体育竞赛、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体育数字化资源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必将推动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的前沿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运用人工智能的原理与方法,在简要阐述人工智能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工智能在现代体育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讨,并对人工智能在现代体育教育技术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求为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化作为我国体育腾飞的一翼,也愈益为体育工作者所重视。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正不断地被应用到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科研诸方面。体育运动科学已逐步地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这就要求对体育运动图像进行数字化解析和信息处理。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联合研制的体育视频图像解析系统,可把运动过程按时间顺序客观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前瞻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内容和层次,并对“中华体育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一应用实例的研制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跟踪和展望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综述性研究方法,综述了数字化人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研究结果与结论:数字化人体技术在运动服装的设计、体育与健身运动器材的开发、体育科学选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研究、预防运动损伤、中医抗疲劳药物筛选、体育保健针灸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体育科研方法他说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体育科研和体育科研方法,特别是统计方法的应用中暴露出太多的问题,统计方法了解得太少以及研究问题与统计技术的不能有机配合仅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认识论、方法论上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先进的科学教育造成的。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科研方法的最基本的概念认识出发,讨论了理性与非理性、确定与不确定、精确与模糊、方法与技术以及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对定量研究的应用从“必然”到“自由”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学校体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模块功能设计上进行探讨。目的:推动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探索学校体育数字化赋能体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结果: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监测为基础,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合作协同化、运动数据可视化发展,满足学生多层次和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研究结论: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互联网+体育”实践,有助于实现学校数字体育赋能体教融合应用精准调控,提升数字体育的应用价值和体育信息化水平,打造体育数字化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渗入各个领域。利用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规律,分析技术动作,既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新的领域,又为提高体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乔晶 《当代体育科技》2021,(7):84-85,8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高校体育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高校体育的管理当中包含着文本、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在处理有关信息方面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的技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该文主要是对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的管理中的相关应用展开叙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体育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振军 《体育科学》2002,22(1):101-104,106
研究目的:研讨生物芯片技术在体育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跟踪和预测生物芯片的发展及其在体育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与结论:生物芯片是集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生物信息学和微电子科学以及纳米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技术,对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具有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和快速准确等优点。它包括信息生物芯片和功能生物芯片两大类,在体育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极大地推动体育生物学科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统计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是大势所趋。体育统计教学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体现在统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开发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利用三个方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编制高质量的体育统计CAI课件,加强对统计教师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计算机时代,体育院校从现在起就要非常重视计算机教育,就要积极拓宽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目前,体育院校正在培养跨世纪的体育人才,只有掌握计算机技术,才能与外国进行体育方面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职业与专业的涵义入手,对体育教练员职业专业化的内涵、必要性及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练员专业化是指体育教练员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体育教练员群体为争取体育教练员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它是提高体育教练员职业社会地位的需要,顺应体育教练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符合体育教练员教育改革的需求与方向。其实施策略为:树立专业化意识、重构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自主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谊 《体育学刊》2001,(1):18-20
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及其科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弄清楚体育与竞技的概念以及体育科学体系的内涵,不仅有益于学术交流,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而进行的增强体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尚露寅 《体育风尚》2023,(12):44-46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各行业中具有的应用价值愈发明显,教育行业当然也并不例外。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给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其还能够从而本质上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与质量。为此,教师需在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展开综合研究,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领域,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所取得的成功已越来越得到广大体育教师及教练员的重视。我们知道高科技在运动教学训练领域中的介入,不仅把训练教学科学化提高到了崭新的阶段,也带来了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不失时机地把高科技成果应用到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发展方向。[1]而计算机辅助系统技术的出现,为体育朝着更快、更好的水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本文试图从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及游泳教学和训练的特殊性等方面阐述,将计算机辅助系统技术等应用于游泳教学训练中对计算机辅助系统在游泳教学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格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技体育现状出发,介绍了网络信息技术在体育赛事信息管理、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体育信息资源的建立以及竞技体育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实例,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与竞技体育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教学的不断改革,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教育已经无法分开,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优化无疑是肯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新时代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而体育教学的创新也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体育物质数字化管理,本介绍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体育物资进行统计、检索、查询等方面的研究,为体育物资的管理推出一个崭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