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演变成一个全新的“大教育”的概念。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应是终身的立体的。所谓终身的,从时间上看就是要把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几个阶段衔接起来,使  相似文献   

2.
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上实现突破转变教育观念,得从两个方面入手。克服三种倾向。一是克服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倾向。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教育理念上的一个新突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从表象上看,主要是使学校活跃起来,使学生活泼起来;从内涵上看,主要是一种境界教育和能力教育;从目标上看,主要是贯彻“两全”,同“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相一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和表象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克服片面理解教育价值的倾向。教育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3,(21):122-123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这个名词的拉丁字源里找出一个很好的回答。教育在英文里是Education,即从拉丁的Ex和Duco产生。Ex的意思是“从出”,Duco的意思是“引导”,合起来便是说,“引导出来”。畅言之,即是把个人原有的潜伏能力,导之使能充量的(按:的字疑为“发”字之误)展也。所谓潜伏的能力,是包括身体、智力、社会和道德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后的终身学习立体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的核心就是“育”,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从当前寻找“适应未来”的技能,转变成将来掌握“创造未来”的本领。社区教育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教育均衡持续分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思维的动因来自于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习兴趣单靠课堂的说教是很难培养的,只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践,从社会生活感受中逐步培养强化。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式程,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新教育对高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大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7.
从《我的教育理想》到《新教育之梦》,朱永新先生刻意把他的这两本书贴上了指向未来的标签,给我们勾画了一个关于理想教育的美好蓝图。但在我看来,书中所阐述的关于“理想”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都是前人和今人所反复论述的,也即所谓常识。既是常识,何必要给人一种“理想”和“梦”的“凌空虚蹈”的感觉呢?从操作的意义上看,与其将之当“未来学”的作拿来做理想的幢憬,还不如当常识性读物拿来做实践的参考来得更实在。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9.
学校指导氛庭教育的意义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谁也无法把人的全部教育承担起来。于是“大教育观”应运而生。所谓大教育观,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学校、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教育。它要求学校、、家庭各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往往比家长高出一筹。这就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因此,学校必须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量化管理办法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实手段之一。本文从江浙地区和云阳县现行学校制度的剖析中去解读成功的价值取向、寻找缺失的教育理念,以及存在的问题,借以改善学校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成功学校的教学质量制度建设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整体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教师的主动发展的。其发展方向是要把教师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制度的规范性与管理的人文性结合起来,体现学校效能的“增值”特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民学习,即是人人学习、处处学习;而终身学习,即是人的一生时时都要学习。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因此,我们要树立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新观念,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2.
学校要把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在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之上。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如何,能否有良好的终身发展,决定于他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其中,品德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学生发展的品德因素很多,其中“高远的目标意识”、“执着的竞争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品格”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文摘     
《职业技术教育》2007,(24):16-16
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沟通及衔接的路径选择我国采用的是中央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分别归不同的部门管理,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其与社会培训之间存在明显的"封闭"和"割裂"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吴晓义教授近日撰文指出,在我国,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相互沟通及衔接的较为合适的路径,是将国家的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有三种方式:一是建设开放式学校教育系统。在改变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互不沟通的状况的同时,努力把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二是建设多元化社会培训系统。要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还要特别注意职业培训体系的拓展和完善。三是建设制度化终身学习保障系统。从终身学习管理系统建设、终身学习法律支持系统建设和终身学习认证系统建设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就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应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所谓开放型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应和社会、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轨道上来。它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改变只进行说教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于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规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他在教育改革、开放和发展问题上提出的“三个面向”思考,他在教育主体和对象方面的尊重教师、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都始终围绕着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政治大局,因而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一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学校,邓小平十分明确地说:“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现时的社会,从质上讲,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从量上说,它…  相似文献   

16.
学生负担概括起来有四种,即作业负担、书包负担、思想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表面现象上看,“减负”是指减轻作业负担;从潜在的本质上去看,“减负”应该是指减轻思想负担。只有减轻思想负担,才是减轻了首要的和根本的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更好地在学校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的崛起,WTO的加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使得中国成人教育正经历着一次新的变革,突出表现在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上。即从关注职业走向关注人生;从关注学校走向关注社会;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在教育上表现为注重德育。张载作为宋明理学和理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充分肯定教育对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立人之性,分“为人”、“贤人”、“圣人”三个不同层次。加强道德规范的教育是提高社会道德风尚,达到德治的重要手段。从德育方法和原则上看,总体上要把握好“自明诫”与“自诫明”的关系,具体方法要得当。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联系社会和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和家庭中的积极因素,构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立体网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勾勒,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尺。 “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了一个“参考系”,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许多新的切入点。本刊“实效德育”栏目为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的开展,从活动开初就跟踪调查并组织撰写了一批稿件,推出这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创造的新鲜经验,以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本次推出的稿件,既有学校案例,又有县域案例,从点到面,立体交叉,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1)讲“八荣八耻”,要敢于拿典型事件开刀,由此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为帮助干部和教师正确树立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找到探索成功教育的新路标;(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践行正确荣辱观;(3)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日常思想行为的引导和矫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知荣明耻,给德育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使之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丰富学校管理内容,促进学校发展;(5)县教育网、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班级墙报等多种媒介一起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同时运转,共同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重点带动之后将有一轮的整体推进,我们热切地期望着。[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