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法孟 《精武》2008,(4):4-7
肘部 一、屈肘 1.肘,即手拗处也,曲而成脚为曲池穴,此穴位于肘关节内弯之中央,即上臂骨与小臂骨接合之骨缝处,为肢体要穴,属变穴,左右肘弯各一,在二十四拿穴中,虽不致命,其晕力较肩井穴为大,而且易拿。使用之法,假如敌人以左翻拳向吾迎头击落。我即略将马后退,左手随起,将其来拳一擒,覆手抓住其腕脉穴,使出点脉手法,压点其腕脉、阳豁、阳池三个脉穴(图42),一经执住其要穴,此三个脉穴则在自己之掌握中,即其自觉晕而且麻痹矣。  相似文献   

2.
马雷石 《武当》2001,(11):17-19
此式往前撞击时要用肘尖对准敌人之肚脐击出,虎口侧点住敌心胸,手已钻至敌咽喉,足踩住敌人足背如踩毒物,后手在二肋下随时准备拨格撩击敌人另一只手。塌法意在沾住敌人手臂或腿足以出劲,向下斜方一塌,使敌倾跌,势如鹰之捉物。敌如用拳击我,我可用拳向上攒,同时拨裹敌下腭,肘击敌胸,膝击敌裆,脚击敌腿。下落步可用前劈砸敌前颈或下砸裆。但在应战时要如拳经所云:“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拳去如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  相似文献   

3.
韩静波 《精武》2007,(2):10-11
压肘缠敌(右者)若力大,我用正缠法无法将敌臂制弯,则翻腕转身,将敌腕拉至我腹部,使敌前臂成手心向我之侧立式,同时以左肘尖绕过其臂,下沉勾拨并滚缠之(图1~图3),可将敌向后拨出摔倒。  相似文献   

4.
马虹 《中华武术》2002,(3):24-25
翻身二起脚 总述 击地锤、翻身二起脚、护心拳、旋风脚四式,是对付前后左右四面之敌的技击组合。上式击地锤击倒前面之敌,身后又有敌人双掌击我后心,我迅速转身180°,以肩靠、肘击、拳挒,接应身后之敌。将身后之敌击倒之  相似文献   

5.
贺春林  谭威 《武当》2001,(9):35-37
6、折臂后撩脚。①我与敌对峙,若敌以左侧身格斗式进逼抢攻,出左拳直击我上盘空位;我速撤左脚以右虚式避让敌拳锋芒,右手同时左上起经面前内旋右拨粘带敌左腕臂内侧,左手同时外旋仰掌上起护住裆腹;目视敌攻防手。  相似文献   

6.
刘法孟 《精武》2008,(3):28-29
(五)折腕 1.折腕二字,即是将敌人之手腕拗折之谓,亦是制敌之方,最适宜使用于敌人用仰掌向自己之胸膛打来,我便用折腕之法破之,不过使用此折腕手法,最重要是避重就轻,手法迅速。因为敌人以右仰掌击来,其所用之力,乃集中于掌心,向着我之胸膛打来,中庭、鸠尾、华盖、膻中几个穴道,皆是重要者,倘被打着,便受重伤.故而当见到敌人以掌向自冲击之时.自己应该在其掌击到之际,一个陷胸(图29),减少其冲击之力,则胸亦无所损。  相似文献   

7.
马虹 《精武》2006,(1):34-34
此式取“金刚捣碓”之名,形容拳势之雄壮有力。此式人称“母式”,因为声东击西、化打结合等陈氏太极拳固有战略战术特征,几乎都体现在此式之中。技击含义:接应左前方之敌,敌以右拳 (或掌)向我击来,我提双腕从敌右臂外侧接应。先掤后(?)、敌挤靠我再走大(?);敌退,我则顺势反拿、踢、撩发之。来,则顺势 (?);去,则顺势发。陈照奎老师称此法为“愿来就来,愿去就去;来之欢迎,去之欢送”, 体现了太极拳化打结合之妙。预备势:松静沉着应敌之姿,从容泰然备战之态,既有大将临阵之风度,又有严谨机警之神韵。动作一:设敌从我左前方以右拳(掌) 向我胸部击来,我以双手掤出接应。掤劲  相似文献   

8.
武当玄真制敌拳法□文/高松王连辉贾文红〖接上期〗4、叠肘冲面抓颈手若对方抢攻,左脚突进逼近我身,同时冲左拳攻击我中盘空位,右拳屈肘护住中上盘时;我则速撤左脚,以右玄虚式避敌攻势锋芒,使敌拳落空于胸腹前;同时右手由右下仰掌上托抓住敌左腕外侧,左手同时向...  相似文献   

9.
<正>练杨式太极拳的拳友似乎都说会练“玉女穿梭”,可是不少拳友的练法有悖拳理,例如:1.两臂掌腕推成一个平面,进击掌怎能冲击到敌人的胸胁部位?2.提掤手掌托在敌臂手腕之处,怎能锁敌仰臂露出胸胁,以备后掌进击?3.走转回旋自己晃动不稳,怎能使敌失去平衡?4.定步发劲后腿向后滑泄,怎能送出倒敌动能?  相似文献   

10.
王军生  贺春林 《武当》2005,(10):38-40
传统擒臂手防身制敌术主要精选了武当拳中擒制性手法。擒臂手在实战制敌中主要运用缠丝劲和杠杆力原理,拧拉击打敌攻防手臂之腕、肘、肩等关节,将敌手臂拧伤,同时以滑蹬或勾翘脚抵绊敌邻近腿,用手、脚之反向合力或定轴旋转力制敌倒地而将敌擒住。  相似文献   

11.
刘法孟 《精武》2008,(8):12-13
1.阴部,在脉穴中.称为“下阴穴”.此穴位于丹田之下,两腿之间.耻骨骨缝处,本为晕穴,但肾囊适附其外。取其穴.可以致人死命.乃重要穴道也,以故练拳脚功夫,打人多向其下阴穴,盖以若打此穴.则可使敌人痛极而晕也,不过打此穴道,以拍、点两种手法为宜,以膝撞亦可,尤其是坪身贴打,则更宜向其下阴穴而发。若突然被人在后面搂抱。两手将我拦腰箍住,则我有三种动作可以解救之,第一则为后脑猛力撞其人之口鼻(图112)。  相似文献   

12.
王悦 《中华武术》2007,(10):42-43
太乙五行拳,以武当派内家心法为底蕴,讲求抓筋拿脉,一招制敌。 7月,太乙五行拳亮相“武林大会”,这套神秘的拳法在江湖上掀起阵阵波澜,而人称“豹子头”的太乙五行拳年度总冠军周晋波更是将这一片江湖搅起千层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路迪民 《武当》2024,(1):17-21
<正>(接上期)二十九、玉女穿梭式许师云:“敌以拗手从后方侧面击来,即回身以拗手傍缠敌腕,随进顺步,以顺臂上掤敌臂。伸拗手击敌胸腋。”谨案:凡遇对面敌手高来即掤之,以他手击其胸部。如由侧方来手,则应先傍缠耳。设左手搂扣敌顺手,而右步在前,以右手击敌右鬓。敌若以左手横推吾臂,即进左步扣敌右腿,以左臂向左斜上方掤敌臂,以右手击敌胸胁或推掷之。  相似文献   

14.
史明 《武当》2001,(1):21-23
在临阵实战中,敌我双方均以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的老僧托钵式相互对峙。我以静待动,静观其变。对方右脚前进一步,以右顺步拳攻击我的胸部,我右脚立即向右前方斜迈一步;迅速起右掌由下向上钻出,由对方右小臂外侧格挡,并立即旋腕捋扣对方右腕,并向我右下侧捋带;左掌由上向下用掌外侧猛劈对方的颈部,顺带肩部之肩井、旋玑穴(此谓:一掌应三穴);同时,速起左脚由下向上踢击对方的腹部(如图13)。  相似文献   

15.
一、大水推鱼变化式遭遇歹人,若对方举起右手呈抽巴掌状,或击拳状侵来,我疾退右脚半步,身形微后闪的同时,抬左手呈八字掌,由左向右上用虎口撑托其小臂,化解攻势。随后,即以右掌根疾击敌右胸下肝胆部。若敌后退, 我疾以右脚猛踹其腹。若敌俯身,则疾以双手猛扯其后肩背或颈,并提膝顶撞其胸,落脚后再用右掌补斩其后脑。  相似文献   

16.
一、抱腿肘击 1.预备式:敌左手左脚在前,左防守式对我。我则亦以左防守式严阵以待。(图1) 2.敌抢先进攻。左脚前进半步,右脚蹬地,腰右转,以右拳摆击我头部左侧耳根部位。我迅速蹲身下潜,避开敌方进攻。(图2) 要点:我伏身下潜,一定要待敌右摆拳将要接近我头部时进行。掌握好时机是此动作要点,如下潜过早,则敌可变招以右肘击我头部或以右膝顶击我胸部;下潜过晚则易被敌摆拳击中。故在将要下  相似文献   

17.
太乙五行拳,以武当派内家心法为底蕴,讲求抓筋拿脉,一招制敌。7月,太乙五行拳亮相"武林大会",这套神秘的拳法在江湖上掀起阵阵波澜,而人称"豹子头"的太乙五行拳年度总冠军周晋波更是将这一片江湖搅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8.
擅长格斗者,会因人、因地、因时、因情而变化战法,做到敌变我变,在变化中占得制敌的有利条件,因而达到制胜的目的。技术动作与合理的战法结合起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面对不同的对手,应有不同的战法。擅长用拳的敌人,一般是指拳法较好,特别善于用重拳而腿法较差的敌人。对付此类敌手,我应站在敌攻击最远  相似文献   

19.
高国新  高步新  杨敏 《武当》2000,(6):40-41
敌我对抗,我速用左拳向敌心窝勾击,如敌突然用左臂按封而截(图11-1),紧接上动,我立刻以右拳向敌面目要害直打猛击,左拳回置护喉(图11-2),目视对方。  相似文献   

20.
贺春林  夏忠成 《精武》2004,(4):10-10
技法:1.我(左者)与敌对峙中,以左侧身守式设中盘空位诱敌出手,寻机制敌;若敌急于取胜,虚晃中突出左拳攻击我中盘空位,欲乘势进身施展膝肘连击法抢攻,我则速移步侧身避敌攻势,同时以左前锋手下切敌左肘,使其左拳击空:目视敌左手(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