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肥胖人群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身心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基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对部分BMI指数为肥胖的大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一玉  何江川 《高教论坛》2010,(7):39-40,44
通过研究BMI分型与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间的关系,探讨了广西区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体质指数(BMI)值偏低会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台阶试验除外),BMI值偏低也会影响大学生肌肉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文华学院学生BMI呈"细峰肥尾"型,BMI分布基本正常,男生BMI高于女生.不同BMI等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BMI偏低或偏高均会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女生由于运动不足,存在着隐形肥胖.  相似文献   

4.
隋朝飞 《考试周刊》2012,(58):105-106
作者根据国际BMI标准抽选衡水学院大一到大三的50名肥胖大学生男女各25名,用运动加科学营养的方法减重,通过对肥胖的学生进行中医诊断和体格检查,确认内脏无病后,进行个体有针对性体质测试后制定减肥的运动处方,经过四个月的运动和控制饮食,观察肥胖大学生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等指标的变化,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某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了解大学生目前的身体健康情况,为今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我国2014年修订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对1135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指数(BMI)分布:平均值20.9士2.9,消瘦(15.8%)、正常(71.4%)、超重(9.9%)、肥胖(2.9%).体质测试不及格比例分别为:800米跑(34.6%)、立定跳远(24.7%)、仰卧起坐(32.0%).结论:消瘦和肥胖是影响大学生身体体质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MI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相关性,为找到合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19191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测试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800米/1000米跑、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结果:男生BMI指数与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肺活量和50米跑呈正相关(P<0.05)。女生BMI指数与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800米跑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50米跑呈正相关(P<0.05)。BMI与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低于0.3,为弱相关。结论:BMI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反映学生体质水平,面向全体或区域性学生群体的测试分析难以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如何深挖测试数据为提升学生个体体质健康水平服务,研究以880位初中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追踪样本,根据性别、年级、BMI指数等级指标进行不同类型群体横向与纵向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初中生三年体测项目成绩普遍呈倒“V”型变化,男女生体质特点异中有同;不同年级和不同BMI指数级别群体体质呈现显著差异;维持肥胖体重的学生三年各项成绩呈倒“V”型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标准》导向、群体差异、教学模式和联合力量提出建议。研究以追踪差异视角为解释与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开启新思路,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肥胖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林肯大学早在2009年就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3%的男生和4%的女生严重超过正常体质指数BMI。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18.5~24.9为正常,25~30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而这些胖学生的体质指数都在30以上。校方经过集思广益后出台了新规定:新生入学时要接受BMI检测,体重超标者,必须接受一周3小时的有氧运动、重量训练、韵律活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这些年来,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甚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体力活动对于体质健康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影响了体质的指数,而体质的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体质健康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体力活动影响体质健康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找到大学生体力活动开展的对策,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肥胖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林肯大学,早在2009年就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3%的男生和4%的女生严重超过正常体质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等于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肥胖症发病率、原因及对肥胖知识的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学习效率。方法: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中学生肥胖症发病率较高;2、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社会观念和环境的不良影响;3、中学生肥胖知识知晓率低。结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调整膳食结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降低肥胖症发生率和减少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Mechanisms underlying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school readiness and health outcomes, particularly obesity, among preschool‐aged children are complex and poorly understood. Obesity can induce changes in proteins in the circulation that contribut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obesity on health; such changes may relate to cognitive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kills important for school readiness. We investigated obesity‐related hormones,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school readiness in a pilot study of low‐income preschoolers attending Head Start (participating in a larger parent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adipokine leptin was related to preschoolers' BMI z‐score, the appetite‐regulating hormones ghrelin and 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early life stress; and that some of these obesity‐related biomarkers were in turn related to emotion regulation. Future work should evaluate how obesity may affect multiple domain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ider modeling common physiological pathways related to stress, health, and school readiness.  相似文献   

13.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干预理论、干预的内容及措施、干预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抵制肥胖     
《海外英语》2012,(10):6-7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一直领导一场名为“让我们动起来”的遏制儿童肥胖症的全国运动。她有关如何帮助孩子维持健康体重的计划由4部分组成:为家长在选择食品方面提供更多信息,帮助学校食堂向中小学生供应更加健康的食物,使人们在社区里能够更容易买到健康食物,鼓励青少年多参加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禹洋 《天中学刊》2007,22(2):29-32
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文章综合国内外的有关资料,深入分析了肥胖发生的多种机制和运动减肥的机理,提出了适宜的运动减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渭南师范学院38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来研究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存在普遍相关,身体自尊、整体身体和肥胖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严重问题,孕妇也不例外。这类患者在分娩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及出现异常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大大超出体重正常范围内增加的产妇。文章对肥胖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麻醉的病理生理改变、麻醉方式的选择、围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全面探讨此类产妇的剖宫产麻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索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肥胖的形成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者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州市732名3-7岁儿童进行肥胖症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肥胖发生率为5.7%,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与能量入超、遗传、缺乏运动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指出肥胖不仅影响儿童身体的发育与健康,而且降低活动、生活、学习能力,影响将来工作。儿童肥胖甚至可延续至成年肥胖,导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Obes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affecting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ealth of youth while increasing their risk of reduced quality and duration of life.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have begun to galvanize to address this epidemic and need quality empirical information to guide their policy, programming, and intervention effor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fini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 and the physical, psychosocial, and academic consequences of obesity among youth. The roles of schools and school psychologists in intervening against this overwhelming trend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current empirically based programs. Schools are recommended to take a comprehensive,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school policies and programs to increase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Psychol Schs 43: 361–376,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