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教材解读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文章脉络清晰,指向明确,着力刻画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九年义务教育浙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个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煜 《现代语文》2006,(5):20-20
司马迁的《史记》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笔法精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学语教材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取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篇中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深明大义,廉颇的骁勇善战以及知错就改的可贵性格分别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件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迁着力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技艺高超,使人物鲜活生动,如在眼前。这篇章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人物,其中,“秦王”的形象尤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蔺相如与廉颇身上,对这两个人物作这样那样的分析评价。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人物也应予以重视,他,就是宦者令缪贤。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虽然是一个次要人物,着墨不多,却不可或缺。第一,是缪贤的荐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三个故事都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就“完璧归赵”说,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分别概括为“秦王以城易璧,赵王一筹莫展”,“缪贤举荐人才,相如奉璧…  相似文献   

5.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层层推进,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与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师:《将相和》一文中,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三个小故事,在我们面前塑造了蔺相如、廉颇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骨肉丰满、性格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请你谈谈喜欢他的理由。(在我的思想准备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答案———蔺相如、廉颇。可是学生的答案却让我始料未及……)生A:我喜欢蔺相如,他在文中的三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能顾全大局的精神让我钦佩。生B:我喜欢廉颇。他在沙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立下显赫战功;虽然他一开始居功自傲,处处为…  相似文献   

7.
《将相和》一文中包含三个小故事,其中“完璧归赵”的篇幅最长,文本内涵丰富,表达手法多样。作者通过传神的语言、行为的描写,把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  相似文献   

8.
《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精神。三个小故事在内容上既有内在的联系,合起来是一个更为完整的大故事,但又各有起因、发展和结果,段落起讫也较明显,可以各自独立成文。根据课文这一特点,设计如下教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自行解决生字新词,了解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10.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本组课文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如“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课文的条理”等常规训练项目 ,引导学生把已有的能力迁移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将相和》是该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担负着领悟重点训练项目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 ,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 ,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 ,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 ,“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  相似文献   

11.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12.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历来都受到世人的推崇。以其中一篇代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剖析对象,按文学作品诸方面的特点作粗浅分析,旨在进一步地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蔺相如在历史上以智勇著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蔺相如的生平着重叙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从而突出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特点,而传后的论赞“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则成为对蔺相如最其权威的评定。那么,蔺相如在奉行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中,又是何以表现出如此出色的智勇行为的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能审时度势,据理执要。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于大处运笔酣畅,同时在细微之处也极显匠心。如“度”(du幃)字,出现在四个不同的场合和情境,对凸显人物性格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度”得机智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一节中显示了对事物准确的判断力和极强的预见性。这可以从课文里的两句话中的“度”字体现出来: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实不可得”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蔺相如审时度势,根据秦王拿到和氏璧时的轻率态度,立即预见到秦王答应给赵国的城池乃是一句空话,才提出斋戒五日的要求,以拖延时间,为下一步动作留出余地。当秦王…  相似文献   

15.
案例“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这两个故事着力刻画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赞扬了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深刻体会蔺相如的这一精神,我这样处理教材: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再精读前面两个小故事,深入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以下是我课堂上的一段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老师曾经布置大家认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这两个小故事,看看文中几次出现“只好”一词,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4册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其文有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课文注释云:“【因宾客】由宾客(做引导)。宾客,指门客。”实则有误。  相似文献   

17.
刘知栽在《史通》中经常提到“三史”,周一良先生认为这“三史”是指“旧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而非“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说:“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史传二》云:‘世以《史记》、班固《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矣。’知开元中犹承六代旧习,目此三者为三史。刘子玄之作《史通》,其心目中三史亦指此三书也。”(《敦煌写本杂钞考》)并以《史通》中《叙事》篇“《晋》、《宋》杀青,又三史之不若”与《书事》篇“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范晔博采众书,  相似文献   

18.
在战国时期的将领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大概是廉颇。因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至少有《赵将括母》《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四篇课文直接出现了廉颇,另外还有《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课文间接涉及到廉颇。──如此殊遇,别说是战国,就是整个古代中国,还没有另一位将领获得过。但是把《史记》中的《赵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章及《战国策·赵策》重读一遍,则发现廉颇的历史和流俗的看法颇有出入。兹就“廉颇老矣”问题作如下两个方面的探讨,如果人们思考问题能由此而换个层面,则幸甚矣!一、还廉…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气学思想包含“精行四时”的“圜道说”,“本生”“适欲”“达郁”的精气涵养理论,以及“与元同气”、执一无为的政治主张三个方面,是对先秦道家气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吕氏春秋》同时把阴阳家关于四时之气的思想纳入黄老道家的“精气说”范畴,在继承《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等黄老道家养气以施无为之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保证君主政令畅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李志建 《江苏教育》2006,(10B):10-11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九色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调达背信弃义,结果受到惩罚的故事。“单元练习”设计了“读读小故事”——《两兄弟卖酒》;积累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等。综观本组教材,就会发现编的意图是围绕“诚信”这一主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